傳說中的神龜。徑尺余,有九尾。明·陸粲《庚編·九尾龜》:“海寧百姓王屠與其子出行,遇漁父持巨龜,徑可尺余,買歸,擊著柱下,將羹之,鄰居有江右商人見之,告邸翁,欲以錢贖焉。商曰:‘此九尾龜,神物也。’皆驗之,商因踏龜背,其尾兩旁露出小尾各四。便持錢乞王,王不肯,遂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來,平地三尺,逮水退,翁往視王某,但見衣衾再床,父子皆不知去向。人鹹云:為水府攝去殺卻也。”
另種說法
一,晚清古典小說名
魯迅先生勾勒有清一代"狹邪小說"的發展脈絡,殿後的就是這一部《九尾龜》,可見此書在小說史上有一定地位。
作者(張春帆,名炎,別署漱六山房,江蘇常州人,卒於一九三五年)自稱"並不是閒著筆墨,曠著功夫,去做那嫖界的指南,花叢的歷史"(33回)。可批評家們偏偏不領情,幾乎眾口一辭認定這《九尾龜》就是"嫖界的指南,花叢的歷史"。說此書立意在警醒嫖界中人,作者大概不會反對的吧?第15回作者不就聲稱"在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嫖界醒世小說》"嗎?至於說"花叢的歷史",那更是這部小說構思的中心。"在下這部小說,原名叫做《九尾龜》,又叫做《四大金剛外傳》"(72回)。何以作者要故意否認自己的立意與構思呢?看來著眼點是"閒著筆墨"四個字。張春帆不過為突出"在下編書的一片苦心,一腔熱血",強調此書"處處都隱寓著勸懲的意思"(33回),合於教誨文學的正路。
二,《水滸傳》中人物
九尾龜-陶宗旺,祖籍光州人氏,莊家田戶出身,習慣使一把鐵鍬,也能使槍掄刀,人喚“九尾龜”。宋江江州被救後,返回梁山時,在黃門山遇見歐鵬、陶宗旺等四人。陶宗旺等人從此歸順了梁山,負責建造梁山泊城垣等一些建築物,是梁山第七十五條好漢。後來征討方臘時陶宗旺戰死。張恨水曾經專門寫一文贊他,說他是水滸中唯一真正的起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