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點
由於乏燃料通常先在反應堆水池內儲存一段時間,然後才轉移到乏燃料中間儲存設施,在初始儲存期間,放射性核素的數量、輻射場的強度和衰變熱的產生量都將大大地降低,這就使得在乏燃料中間儲存設施內導致事故的各種條件的形成過程相對變慢,在它們達到極限條件之前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採取糾正行動。
因而,乏燃料轉運和儲存操作無需依賴於複雜的能動保護系統。這樣乏燃料乾式儲存設施可由非能動的系統組成,能在幾十年內提供充分的安全特性,有關乏燃料的運轉和儲存操作也變的相對簡單。
相對於需要水池的濕法儲存,採用乾法儲存乏燃料具有許多優勢,例如:乾法儲存不需要使用儲存水池燃料儲存容器能夠承受較大的衝擊和溫度變化技術相對簡單幹法儲存設施建造成本低非能動性質,運行、維修費用低模組化建造,容易擴容結構比較方便與運輸的接口操作非能動冷卻式乾法儲存裝置由於設備(泵、壓縮機等)需求少,所以它的維修量少而且可靠性高。還有,應該不要忽視乾法儲存還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可能在很少或沒有腐蝕問題的情況下進行長期儲存以及對操作人員和環境相對小的輻射劑量退役時,問題要少得多產生的二次廢物最少有可能把它作為乏燃料最終處置的一種方法但總體而言,乏燃料乾式儲存的優點較為突出:技術可靠、環境安全、二次廢物少、總費用低、建造周期短、操作簡單、便於管理。所以,它已成為二十世紀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成熟技術。
1、乾法儲存的安全性
乏燃料乾法儲存必須達到的基本安全目標:
提供足夠的輻射防護,保障設施內的員工不受到放射性輻射的影響燃料儲存在容器內,防止任何放射性物質從容器內釋放到周圍環境中這些目標並不難實現。在乾法儲存容器中,容器破裂導致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周圍環境中的幾率很小。在乾法儲存容器中,固體物質(核燃料組件)被完全置於一種堅固的、較厚的容器中。這種系統發生完全崩潰並釋放出放射性物質的可能性很小。然而,當燃料並未完全裝在容器內,處於移動過程中,尤其在裝料和卸料過程中時,必須謹慎處理。
為了確保乾法儲存容器系統提供足夠的輻射防護和安全殼,設計這樣的系統時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在儲存過程中,燃料包殼必須保持完整性必須避免高溫,因為高溫可能導致燃料降解必須防止發生意外的鏈式反應(“臨界”)必須提供有效的輻射防護必須避免放射性物質的釋放一旦發生問題,必須確保實現燃料回取
大多數水池和乾法儲存系統可以完全滿足這些要求。
世界各國的經驗和許多監管報告增強了乾法儲存具有安全性的結論。美國核管會(NRC)表示在100年之內乾法儲存是安全的,而且是環保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乾法儲存系統不會面臨安全挑戰。有效的監管和安全監測對於確保建造高質量的儲存容器和配套設施、確定裝載燃料和儲存容器密封的工序是至關重要的。燃料裝載結束之後,需要對儲存容器進行定期監測。在正常運行期間,發生事故也包括地震、龍捲風或者飛機墜毀時,設計的系統都必須保證其安全性。
2、乾法儲存的靈活性
乏燃料乾法儲存是一種相當靈活的方法,不但提供了最方便、最具成本效益的乏燃料儲存管理方法,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適應了不斷變化的環境。對於追求開放式燃料循環的國家,如美國,在研究處置庫的過程中,乾法儲存提供了長期安全儲存乏燃料的選擇。對於追求閉式燃料循環的國家,如日本,乾法儲存為控制後處理的時間和速度提供了更靈活的選擇,這樣可以實現更好的經濟和能源目標;如果一個國家推遲後處理並且不希望建立分離鈽的貯庫(如日本),或者為了採用先進技術實現長期管理,暫時儲存乏燃料,都可以使用乾法儲存。對於結合上述兩種策略的國家,乾法儲存在路線方面提供了額外的靈活性。在每個反應堆場區、中間儲存設施(如德國)或者多個場區,包括堆內或堆外設施都可以採用乾法儲存系統。如果需要的話,任何設施內都可以增加乾法儲存的容量。簡而言之,乾法儲存可為乏燃料管理提供靈活性,為計畫建造永久處置庫或後處理設施爭取時間。
3、乾法儲存的經濟性
乾法儲存所採用的系統、乾法儲存設施所需進行的改造、每個國家的許可證要求以及乾法儲存設施容量的差異,都會導致乾法儲存的具體成本不同。
在美國,不管乏燃料的具體貯量多少,在反應堆內建造一個新的乾法儲存設施所需的前期總成本約為900萬美元或800萬-1200萬美元。購買和裝載乾法儲存容器的成本,包括勞力、消耗品、退役,乏燃料中每千克重金屬的成本介於60-80美元。由於一旦將乏燃料裝載到儲存容器中,就不需要做任何工作,因此運行成本非常低,主要成本是為維持核管會的設施許可證所提供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監控。對於儲存設施與反應堆在同一場區的情況,許多成本可以計入反應堆運行的成本中,這樣淨運行成本就只需75萬美元/年。對於獨立儲存場區或已停堆的反應堆內儲存場區,這些成本應屬於儲存場區,淨運行成本相當高。對於停堆的反應堆,其所有的乏燃料都進行了乾法儲存,每年的運行成本約為300-400萬美元。(相比而言,在反應堆停堆後,如果業主選擇將燃料儲存在儲存池中,與之前的水池儲存沒有區別的話,年成本約為900萬美元)。如果反應堆仍然繼續運行,將反應堆整個運行期內產生的約1000噸乏燃料乾法儲存40年,未貼現總成本約為1.2億美元或120美元/kgHM;如果反應堆停堆的話,未貼現總成本約為2.5億美元或250美元/kgHM;這40年的貼現值很少,因為幾乎所有的成本主要是前期的費用。按照5%的比例計算,在整個儲存期,如果反應堆繼續運行的話,淨現值將為100美元/kgHM;如果停堆後乏燃料儲存40年,淨現值為160美元/kgHM。大型中間儲存設施每千克乏燃料的儲存成本類似於在堆乏燃料的儲存成本。
與後處理或直接處置的成本相比,乏燃料臨時儲存的成本很低,這是可以預料的,因為臨時儲存只是暫時的解決方案,在幾乎所有的行業,永久的解決方案都是比較昂貴的。從嚴格的經濟角度來看,反應堆運營商應支付臨時儲存費用,允許為乏燃料後處理或直接處置成本貼現(discount thecost)。問題的關鍵是不應該由於臨時存儲成本較低、最佳化了時間和速度而推遲永久性解決方案,這只是提供了靈活性,最終還是要實現永久的解決方案。
技術分類
乾法儲存乏燃料在美國、加拿大、德國、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得到越來越普遍的使用,有些國家可能會採用該方法將乏燃料臨時儲存上百年或更長時間。到2012年,世界上已經有阿根廷、比利時、加拿大、捷克、法國、德國、匈牙利、日本、韓國、立陶宛、烏克蘭、英國、美國、俄羅斯、西班牙、中國等十多個國家擁有乏燃料乾法儲存設施。各國核安全當局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都已制定了相關的法規和標準,該項技術正在世界範圍內逐步推廣。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10年11月的《世界乏燃料管理趨勢》報告中提到“長期乾法儲存正在成為一項不斷向前發展的事實,儲存時間長達100年甚至可能更長”。乾法儲存乏燃料的費用較低,美國把這些裝有乏燃料的容器儲存在戶外,儲存費用僅約100~200美元/kgHM。德國和日本把乏燃料容器儲存在具有厚壁的建築物里,因此費用增加了一倍。
福島事故發生後,對水池中儲存乏燃料的安全問題給予了特別關注,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締約方確認了進一步討論該問題和可能的乏燃料乾法儲存的重要性。
乾法儲存是核燃料循環後段過程中已得到積極發展的一種技術。乾法儲存通常把乏燃料組件放置在封裝容器里(一般為碳鋼,也有不鏽鋼如304L),容器周圍包裹著厚厚的鋼筋混凝土外殼,並留孔讓冷卻空氣流向容器壁,設計儲存期一般為40~60年。
乾法儲存可採用儲存室技術、容器儲存技術和筒倉技術。對於乾法儲存的分類,目前尚無一致意見,特別是容器儲存,有按使用材料來分為金屬容器和混凝土容器,有按立式和臥式來分類的,也有按用途來分類的,如儲存單用容器、儲存和運輸雙用容器以及儲存、運輸和處置三用容器。
典型的乾法儲存裝置(容器、筒倉或混凝土容器、半地面的凹井或乾井以及儲存室)都基於模組式的概念。這意味著,在建造大容量的儲存裝置時可以避免大量的一次性投資。模組的大小不受設計要求的限制,儲存裝置容易適應今後乏燃料管理策略的改變。
乾法儲存已經達到了成熟階段,德國、瑞士、俄羅斯和美國都對幾種金屬容器的乾法儲存做了試驗,設計安全準則都能得到滿足。乾法儲存的一些新方案以及現有方案的各種不同的變體還處於開發之中,研究發展計畫的內容包括:燃料損傷機理的研究、破損燃料棒行為的研究、安全有關問題的研究以及驗證試驗。可以說在這一領域進行的大量研究給出了下面的結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乾法儲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都不存在嚴重的問題。
根據對乏燃料儲存技術的研究和工程套用現狀,可以看出乏燃料乾法儲存技術已是一種成熟的、且經過工程實踐驗證的技術。該技術已經廣泛地套用於世界各國,並正在不斷地得以推廣,其中以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國在乏燃料乾法儲存的技術研究和工程套用中的經驗最為豐富,具有較高的工程技術能力。
在我國,開發建造乏燃料長期乾法儲存庫,有非常現實又十分緊迫的意義。它既可以解決我國乏燃料儲存能力不足的現狀,又可以為後處理研究開發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1、乾法儲存室
在儲存室內,乏燃料被置於大型的混凝土廠房內,其外層是輻射防護層,內層含有許多適合儲存乏燃料部件的凹處。乏燃料儲存在可容納一個或多個燃料組件的密封儲存金屬管或儲存筒。通過強制通風或自然通風,將儲存室系統內的熱量轉移出去。在一些儲存室系統中,將乏燃料從燃料轉運容器內轉移到儲存鋼管內。而在其它儲存室系統內,乏燃料則保留在儲存容器內,之後將燃料置於燃料轉運容器內,然後用起重機將乏燃料運到儲存筒內。這樣,儲存室系統通常也需要起重機或燃料處理設備。國際上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加拿大的MACSTOR系統。
2、乾法儲存筒倉
在乾法儲存筒倉系統中,乏燃料儲存在混凝土儲存筒內,無論是垂直放置還是水平放置,儲存筒內都配有金屬內襯或獨立的金屬罐。混凝土起到輻射防護的作用,密封的金屬內襯或金屬罐是安全殼。運輸罐通常用於裝載乏燃料並將其運往筒倉。空氣對流排出熱量。採用筒倉式儲存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韓國、阿根廷、亞美尼亞共和國等。
3、乾法儲存容器
在乾法儲存容器系統內,廠房外或廠房內會建造一塊混凝土板。根據實際需要,添加大型儲存容器以儲存乏燃料。儲存容器起到輻射防護和安全殼的作用。最初建造設施的成本很小,裝載乏燃料之後,其運行成本也很小,但儲存容器的總成本卻很大;因為每個儲存容器的成本與之前的成本基本一樣,但是如果儲存較多的燃料,其經濟規模較小。對在堆設施而言,通常使用在堆燃料處理設備將乏燃料從水池中轉移到乾法儲存容器內。生產廠家設計出各種各樣的儲存容器,包括金屬和混凝土儲存容器(後者通常含有金屬內襯)。原來,像儲存庫和筒倉一樣,儲存容器只用於儲存乏燃料。最近,一些儲存容器已經過許可認證,具有“雙重功能”,即儲存和運輸乏燃料。繼續改進儲存容器旨在實現“三重功能”,即儲存、運輸和永久處置。
由於儲存容器的固有靈活性,該系統受到反應堆運營商的認可。美國和日本大多都計畫採用乾法儲存容器在反應堆內和遠離反應堆的地方長期儲存乏燃料。
容器
乏燃料乾式儲存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投入套用,至今已有30多年的套用歷史,在技術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縱觀目前各國套用的乏燃料乾式儲存設備,主要可歸納分為金屬容器式(包含儲存式與儲存-運輸雙功能式)和混凝土容器/模組式兩大類,見右圖。雖然金屬容器和混凝土容器的設計、結構配置與特性不大相同,但作為乏燃料的中間儲存設備,都需要滿足下列要求:
(1)良好的輻射禁止,使環境輻射劑量低於規定限值。
(2)足夠的結構強度,經受可能的天然及人為意外事件情況下均能確保結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並迅速恢復正常運轉。
(3)良好的散熱冷卻,並確保整體機構的溫度低於限值。
因此,乏燃料乾式儲存設備的生產商必須基於上述要求,結合具體的乏燃料參數及核電廠特性,有針對性的開發出不同型式的產品,並且需要通過環境安全、社會輿論與經濟等各項評估。
1、金屬容器
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將乏燃料的衰變熱直接由熱傳導散出。另外由於金屬比混凝土的密度大,在相同的禁止效果上,金屬容器的截面積與重量比混凝土的要低。因此金屬容器除作為儲存設備使用外,也常設計成多用途的容器,滿足儲存和遠途運輸的需要。
國際上金屬容器式乾式儲存設備的供應商主要有GNS、Holtec、NAC、Transnuclear等公司。下面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產品進行簡單介紹:
(1)GNS公司的產品:GNS公司的CASTOR系列金屬容器,針對不同的燃料及需求有許多不同的改良類型。CASTOR-440/84在容器的頂部、底部與周圍都有一層中子吸收材料,並利用金屬的包覆達到輻射禁止與結構安全的目的,燃料的熱量則直接通過容器最外圍的金屬散熱片導出。BAM曾對CASTOR容器進行一系列的跌落試驗與分析,其中包含最嚴格的19.5m跌落試驗,都能滿足高標準的安全要求。
(2)Holtec公司的產品:Holtec公司的金屬容器主要包括Hi-star100。Hi-star100容器具有儲存及運輸雙功能。儲存時垂直放置,運輸時搭配減震器水平放置運輸。容器結構主要分為三層,最內層為鋼內襯,與燃料密封鋼筒相鄰,中間層為厚層鋼板,用於禁止Gamma射線,最外層則用鋼板薄殼包覆中子吸收材料。由於整體材質都是良好的導熱材料,可以直接使用熱傳導的方式將燃料熱量排走。
(3)NAC公司的產品:NAC公司的STC和S/T容器也具有儲存及運輸功能。STC與S/T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有無搭配密封鋼筒。STC須搭配密封鋼筒,燃料先裝載到密封鋼筒後,再置入儲存容器中。S/T系列則沒有密封鋼筒,需將容器整體吊入裝罐池進行裝載。目前大亞灣核電站使用的乏燃料運輸容器就是NAC-STC型容量。S/T系列則主要套用於乏燃料的中間儲存。
(4)Transnuclear公司的產品:Transnuclear公司的TN系列金屬容器,其頂蓋使用螺栓式固定,此方式不需焊接,施工較簡便,並具有較佳的耐候性。搭配減震器後,可用於運輸。其側面壁體配置有垂直方向的散熱片,但此容器的中子禁止最外層再加一圈鋼板包覆,使其整體外觀為較規整,利於燃料裝罐後去污工作。
2、混凝土容器
因混凝土是良好的輻射禁止材料,因此常被用作核廢料儲存結構。加上成本低、原料容易取得、製造技術及設備需求較簡單等,受到普遍青睞。
目前國際上常見有GNS、Holtec、Transnuclear與NAC等廠家所生產的混凝土和混凝土模組乾式儲存容器,已廣泛地為世界各國核電廠所使用。以下按不同公司生產的產品進行介紹:
(1)GNS公司的產品:CONSTOR系列混凝土容器屬於鋼板包覆式混凝土容器。是以重混凝土作為禁止和中子吸收材料。該容器為密封式的儲存容器,因其使用重混凝土,能以較小的厚度達到相同的禁止效果,同時獲得較佳的導熱性,再搭配補強鋼筋,可進一步提升容器強度及導熱性。此外,由於重混凝土的使用使重量較輕,提高了可運輸性也是CONSTOR系列容器的一個特色。但是重混凝土原料較難獲得且成本較高,所以多數混凝土容器仍以普通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所以必須搭配對流散熱機制才能達到良好的熱量導出。
(2)NAC公司的產品:NAC公司產品有UMS、MPC與MAGNASTOR三種混凝土乾式儲存容器,都是被動通氣式混凝土容器。其中MPC與UMS是同一系列產品,其容器設計大致相同。NAC公司為我國台灣乏燃料乾式儲存設備的技轉廠家,台灣金山核電廠採用的是經改良的INER-HPS乾式儲存系統,便是自NAC的UMS系統進行局部修改而成。為再增加禁止效果及安全性,台灣採用的INER-HPS系統在容器外圍又設定了一層厚350mm的混凝土禁止層。NAC公司考慮未來乏燃料儲存將朝高容量與高燃耗的方向發展,儲存設備需有更好的散熱效果,於是改良研發出MAGNASTOR系統。除容量增加外,MAGNASTOR在設計上向改善容器外的輻射劑量及提升其散熱功能方面著手。其進氣口的設計較扁平,可減少進氣口處的輻射劑量,容器內壁的鋼內襯表面,鰭還設計許多垂直方向的狀結構,以提高熱對流效率。
(3)Holtec公司的產品:Hi-Storm 100混凝土容器,包含了鋼板包覆式混凝土容器與通氣式混凝土容器的設計,並結合上述二者的優點。鋼板層內包覆普通鋼筋混凝土,因採用鋼板包覆式的結構設計,能避免內部混凝土遭受外界環境侵蝕,有較好的耐久性;又可提高儲存容器的強度及耐震性。此外,外層鋼板進行光滑處理及保護塗層,有利於除污工作。Hi-Storm100混凝土容器的進氣口設計,利用底部曲折的混凝土間隙結構,作為熱對流時的進氣口,以避免輻射直接外溢。下方底座禁止與內壁體間,有環狀間隙能讓空氣自進氣口進入後流經底座禁止周圍、容器內壁與密封鋼筒的間隙,至排氣口排出。
套用狀況
自1986年美國核管會頒發第一張乏燃料乾式儲存容器許可證以來,截止2012年底,國際上已經建立了存量接近4萬噸的乾式儲存設施。
1、美國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美國目前在運的核電機組有104座,共產生了約7萬噸乏燃料,並以每年2千噸的速度遞增。美國的乏燃料採用直接處置的政策,由於乏燃料及高放廢物處置場建設計畫推遲,核電廠必須自行解決乏燃料離堆儲存問題。美國的乏燃料離堆儲存採用乾式儲存的方式,目前有超過70%的核電廠建立了乏燃料乾式儲存設施。有約2萬噸的乏燃料儲存在或即將轉移至乾式儲存設施中。圖2展示了典型的乏燃料乾式儲存設施。
2、日本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日本擁有50台在運核電機組,每年卸出約900噸乏燃料。日本核電廠產生的乏燃料主要存儲在核電廠的乏燃料池中。由於乏燃料存儲量已接近乏燃料池的容量,一些核電廠被迫增加存儲能力,以避免乏燃料池的存儲量超出儲存能力。1997年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建成了一個由20個金屬儲存容器組成的乾式儲存設施。日本原子能公司的東海2核電廠建造了容量為260噸(24個禁止容器)乾式金屬罐儲存設施。圖3展示了日本核電廠的乾式儲存設施。
3、法國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法國目前運行的核電機組有58台。法國在執行核能計畫初期,由於自產的鈾礦數量有限,為了提升法國能源的安全性,強調乏燃料是一種資源而不是廢物,即採取乏燃料再循環利用策略。
法國僅建有一座乏燃料乾式儲存設施,用於儲存法國原子能的重水研究堆產生的乏燃料,儲存能力為180噸。
4、韓國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韓國在運的核電機組有23台。到2007年底儲存中的壓水
堆乏燃料存量為4,327.53噸;重水堆乏燃料為5,092.33噸(其中2,425.68噸為乾式儲存,2,666.65噸為濕式儲存)。除了部分重水堆乏燃料儲存於Wolsong核能電廠內的乾式儲存設施外,其餘均採用在核電廠內濕式儲存。核能電力公司-韓國水力與核能發電公司所負責營運的壓水堆電廠,由於廠區內空間不夠,計畫建設一個異地集中乾式貯置場。
5、加拿大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加拿大目前共有19台核電機組在運,堆型以重水堆為主。乏燃料目前暫貯在核電廠及中間儲存設施中,目前統計有來
自22個核電機組及2個研究用反應堆所產生的42,000噸乏燃料。乏燃料從反應堆卸出後,先在水池中儲存7年到10年,以降低其輻射熱與放射性,之後再移轉到乾式中間儲存設施中。
6、英國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英國目前運行中的核電機組有16台。反應堆類型大多是先進的氣冷堆,其產生的乏燃料在核電廠內短暫儲存至少100天后,以鐵路方式運到燃料處理廠進行儲存與再處理。乾式儲存部分則僅有Wylfa電廠建設乾式儲存設施。英國乏燃料管理策略以往是採取再處理方案,然而在2009年公布的國家核能發電政策初稿中,新建造的核電機組將採取開放式燃料循環,乏燃料將長期儲存100年後移至最終處置場存放。
7、我國乏燃料乾式儲存套用狀況
我國目前在運核電機組17台。秦山三期核電廠(重水堆)為解決乏燃料的出路問題,參考其他CANDU堆的通用做法,在秦山三期核電廠區內選用加拿大AECL公司的MACSTOR-400型混凝土模組技術建造乏燃料臨時儲存設施。該設施計畫建設18個QM-400乏燃料乾式儲存模組,已於2009建成了2個儲存模組,並每隔5年建造2個模組。除此以外,國內其它機組還沒有乾式儲存設施。
發展趨勢
儘管上述各種乏燃料乾式儲存設備各有特點,但無外乎都是在確保乏燃料的安全操作、臨界安全、餘熱導出、防止放射性物質外逸以及避免操作人員接受超過規定的劑量的前提下實現乏燃料從核電站內儲存水池轉運到中間儲存設施中。
經過前面各廠商的各種乏燃料乾式儲存設備技術的簡單介紹,我們不難發現其發展趨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向著更經濟的方向發展,由金屬容器演變為混凝土容器。比如乾井式儲存法,就是在地下構建混凝土存儲容器,利用大地進行禁止和提供熱阱,在經濟性、輻射禁止和散熱能力上有較大的優勢。
(2)由單一用途容器演變為雙用途容器。
(3)向更大容量方向發展。
(4)向裝載更高燃耗,以及鈾鈽混合燃料的方向發展。
前景展望
截至2012年底,國內已運行的核電機組有17台,總裝機容量為1,36萬千瓦,每年將產生300多噸的乏燃料,目前已累計產生4,489組乏燃料,至今已外運的有858組乏燃料。隨著在建核電站的陸續投運,後續核電站乏燃料外運需求將更多。“十二五”期間,預計新產生乏燃料4,249組,需離堆儲存的乏燃料將有576組;“十三五”期間預計將新增9,500組,需離堆儲存的乏燃料將有3,200組左右;按照現在的建設速度和規模,到2020年,累積產生的乏燃料將會達到14,000組以上。
根據我國在運核電站2011~2025年需要離堆儲存的乏燃料統計共有約8,276組。我國現有的500噸離堆儲存水池已經飽和無法繼續接收乏燃料。正在西北擴建的800噸乏燃料水池,計畫2013年底投入運行,可接收約1,600組乏燃料。“十二五”期間計畫開工建設1,600噸儲存水池,含400噸和1,200噸各一個,計畫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投運,可接收約3,200組乏燃料。“十三五”期間計畫再建設一個1,200噸乏燃料儲存水池,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可以儲存約2,400組乏燃料。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我國離堆乏燃料儲存水池2011~2025年預計總共可以儲存6,956組乏燃料,尚有1,320組乏燃料的缺口,這部分乏燃料需要另想辦法。如果後續離堆儲存設施的建設進度跟不上,後期乏燃料外運與離堆儲存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這將影響到核電站的安全運行。
乏燃料乾式儲存是被國際經驗證明更安全、靈活性更好的乏燃料儲存方式,也更符合我國乏燃料離堆儲存的現實需求。可以為我國後處理大廠引進和技術研發提供充足的時間緩衝。是乏燃料後處理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乏燃料乾式儲存設施也將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因此根據我國核燃料循環後端發展現狀,有必要儘快開展我國乏燃料乾式儲存設施的研發和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