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特徵
中龍骨骸中龍是最早回到水中生存的爬行動物,它的腳掌有蹼,身體呈流線型,長尾巴上長有鰭狀物。因為後腿比較長,他們被推斷是用來在水中推動身體往前進。它容易彎曲的身體使它可以輕易地以側向滑行,但因為粗厚的肋骨,它們不能轉彎(這特徵同樣見於現代的海象)。
形態特徵
中龍擁有小的頭骨與長的顎,鼻孔位在尖端,使得中龍可以在水面下用鼻孔呼吸(類似鱷魚)。中龍最大的特徵在於眾多且細的牙齒。每個牙齒都位在齒槽里,但過細的牙齒難以抓到獵物。所以中龍被認為用牙齒來從水中過濾浮游生物。
地理分布
僅見於南非和巴西的陸相地層中。此種爬行類化石被魏格納作為他的大陸漂移學說的重要證據之一。推斷這種小動物為淡水生活者,不能橫渡數千公里的大西洋。在巴西和南非發現它們,說明非洲和南美原先曾是連線在一起的一個大陸。化石已在納米比亞、巴西、烏拉圭、巴拉圭被發現。
生存環境
石炭紀(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延續了6000萬年。石炭紀時陸地面積不斷增加,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布。大陸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給煤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石炭紀陸生生物飛躍發展,海生無脊椎動物也有所更新。
與泥盆紀相比,蜓類是石炭紀海生無脊椎動物中最重要的類群,而腕足動物儘管在類群上減少
在石炭紀晚期,脊椎動物演化史出現一次飛躍,從此擺脫了對水的依賴,以適應更加廣闊的生態領域,以北美賓夕法尼亞早期地層中的林蜥為代表。生活在陸上的昆蟲,如蟑螂類和蜻蜓類,是石炭紀突然崛起的一類陸生動物,它們的出現與當時茂盛的森林密切相關,其中有些蜻蜓個體巨大,兩翅張開大者可達70cm。
石炭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與泥盆紀比較起來,有了顯著的變化。淺海底棲動物中仍以珊瑚、腕足類為主。早石炭世晚期的浮游和游泳的動物中,出現了新興的筳類,菊石類仍然繁盛,三葉蟲到石炭紀已經大部分絕滅。
最早發現於泥盆紀的昆蟲類,在石炭紀得到進一步的繁盛,已知石炭、二疊紀的昆蟲就達1300種以上。陸生脊椎動物進一步繁盛,兩棲動物占到了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