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浴熏療法,正是利用皮膚這一生理特性,讓藥物有效成分透過皮膚表層,直接作用於白斑患處,提高藥物吸收率,並結合人體的自身調節,恢復黑色素細胞的正常生理代謝功能;同時有效改善血液循環,調和血粘稠度,激活真皮內酪氨酸酶的活力,促成黑色素的合成,加速白斑複色。
中藥浴熏療法——發展史
中藥浴熏療法,在中醫治療中屬於外治法之一,俗稱“藥浴”,古已有之,最早見於我國醫方《五十二病方》中治療嬰兒的藥浴方。《禮記》中有“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的說法,《黃帝內經》中也“其受外邪者,漬形以為汗”的記載。尤其在晉唐時期,隨著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藥浴被廣泛套用於臨床各科。至清朝時,中藥藥浴療法日臻成熟,其形式更是多樣,洗全身的稱為“藥水澡”,局部洗浴,又分為“燙洗”、“熏洗”、“坐浴”、“足浴”等。
近年來,利用中藥“浴熏”治療白癜風等皮膚疾病的臨床套用更是空前絕後,其治療效果遠遠高於單純的UVB紫外線光療。現代研究表明,中藥“浴熏”療法中的藥物離子成分通過皮膚、黏膜的吸收、滲透、擴散等途徑進入人體內,避免了內服藥對肝臟代謝的影響,增加了局部病灶有效藥物的濃度,直接針對病因部位發揮治療作用;同時濕熱刺激又能引起血管擴張,促進局部及周身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中藥浴熏療法——作用機理
依據中醫外治“究其根,清其源”理論,濟南現代白癜風醫院專家組在沿襲傳統藥浴配方的基礎上,經潛心探索、推陳出新,融入白癜風的藥理研究推出了“中藥浴熏”療法。
中藥浴熏療法,其作用機理簡言之,通過中藥透皮吸收原理,系藥物作用於局部患處及全身肌表,並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里發揮治療效用。
中藥浴熏療法,不僅有利於疏肝補腎、理氣解郁、化瘀通絡、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並能夠迅速滲透細胞壁膜,從而激活病變部位的黑色素細胞,恢復其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同時有效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加速機體的自愈能力。
中藥浴熏療法——特色優勢
“中藥浴熏”療法,其藥效成分經科學炮製,不僅避免了服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對人體造成的毒副作用,而且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中藥浴熏”療法,藉助水的特性可使原有藥效增強,其物理效應與藥理作用相結合,藥液一方面不斷持續全面給藥,另一方面又可清除局部致病原及代謝產物,比單純的局部用藥療效要好、起效也快,又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等功效,同時也減輕了白癜風患者大劑量服藥的痛苦。
臨床研究表明,對於那些病程長、面積大、四肢末梢發病及採用各種藥物治療不明顯的白癜風患者,採用“中藥浴熏”療法治療效果尤為顯著。該療法,見效快、治癒率高、療效穩定,而且愈後不易復發等優勢,為久治不愈的白癜風患者帶來了康復的曙光。
相關詞條
-
藏醫藥浴療法
藏醫藥浴療法又稱藏醫藥浴法,藏語稱“瀧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風、空“五源”生命觀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觀及疾病觀為指導,通過沐浴天然溫泉或...
藏醫藥浴療法 操作方法: 藥浴的護理 另外一種是蒸汽藥浴 【療法評析】 -
藥浴療法
藥浴,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自周朝開始,就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就是用中藥佩蘭煎的藥水。其氣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濕、醒神爽腦的功效。偉大愛國詩人...
作用機理 種類 -
藥浴
即用藥液或含有藥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種方法。藥浴對人體具有獨到功效,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沐浴前在水中“加料”亦有助促進健康,例如加入適量白酒,可...
簡介 發展 種類 作用 材料 -
小兒藥浴療法
《小兒藥浴療法》是2011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江紅、朱珊。本書不僅適合於廣大醫務人員學習參考,也適合於廣大患兒家長參照使用。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中藥浴足保健療法
(十四)陰痛 (十五)汗足 (十二)牙痛
圖書信息 章節目錄 -
藏藥浴
藏醫藥浴又稱五味甘露浴,最早記載於藏醫藥經典著作《四部醫典》,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藏醫藥浴最常用的方法是水浴。藏藥浴盛行於吐蕃“政教合一”時代,最早...
簡介 特點 起源 療效 優勢 -
中藥藥浴
中藥藥浴,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自周朝開始,就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就是用中藥佩蘭煎的藥水。其氣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濕、醒神爽腦的功效。偉大愛國...
藥浴 發展 概述 材料 程式 -
中藥浴
中藥浴對人體具有獨到功效,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沐浴前在水中“加料”亦有助促進健康。
-
中醫藥浴黑素激活療法
“中醫藥浴黑素激活療法”採用中科院認證專利配方,以我國傳統中醫藥為基礎,結合現代超微臨界提純技術,通過藥浴熏蒸的形式治療白癜風的一種外治療法,與P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