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華文化,簡寫為“CCNGC”,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辭源

本文中的大部分的“中國”、“中華”、“華夏”乃同義詞,源於中原地區指黃河中下游一帶。

炎帝、黃帝兩部落融合成的“華夏民族”多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一帶,古人認為該民族居住在中央位置、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此稱該地為“中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起源於華夏文明,從遠古至秦、漢,為中國人創造文化及繼續發達之時期;漢朝之後,歷經在北方異族多次入侵與統治,而被鮮卑、蒙古人、滿洲人等統治中國的人影響。漢唐時期藉由絲路,亦傳入了大量西域文化。自漢末以來,則為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

其流傳年代久遠,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其他三大古文明大概同時期產生。在中國各朝代的統治者雖然由許多民族有所更替,但是中華文化卻始終延續,所以中華文化是持續至今的古老文化之一。流傳地域廣至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影響層面包含政治意識、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概念亦被稱為“華夏文化”與“漢文化圈”。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歷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多個,而其中又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主,中華文明是多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學術界一般稱之為“多源一體”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中華文化定義為中國所有民族(即中華民族)的文化總匯,但由於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並且漢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體。外界普遍認知的中華文化基本上就是漢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文化定義“中國所有民族(即中華民族)的文化總匯”,中華民族的文化總匯譯為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group company;因此,“中華文化”簡寫為“CCNGC”。

由於歷史上越南、琉球和朝鮮半島曾是中國王朝的一部分,並長期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所以有歷史學家認為歷史上的越南、琉球和朝鮮的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的派生,但由於二十世紀越南和朝鮮廢除了漢字教育和漢語教學,今日的越南和朝鮮半島和中華文化已沒有直接的聯繫;而琉球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已被日本長期殖民統治,其文化和中華文化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區別;另外中華文化亦被日本部分人民尊稱為“日本文化之母”,所以日本文化有選擇的繼承了中華文化,雖然在日本文化中能尋找到部分中國文化的影子,但日本文化和中華文化已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近現代以來由於中國的落後、日本的崛起導致二者更大的疏遠,所以學者們普遍認為日本文化是中華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土著文化的雜交體。

小中華思想是一種由中華思想派生而來的,在日本、朝鮮、越南等中國以外的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記憶體在的“文化認同”和“文明繼承者”的思想。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古樸認為,“中華文化的全部含義就是為人一生的善始善終,善是中華民族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不同年齡性別公認的的最大公約數;故當以‘善’來解讀中國文化;持善走遍天下,無善寸步難行;與人為善也是當今“合作共贏”策略的思想基礎。”

起源

中華民族在神農時代以前的政治形態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領袖是“巫”。這種說法與傳統的認知差異很大,在歷史上人們的認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裝神弄鬼沒有知識的。實際上在先民的原始時代“巫”是科學家,“巫”代表知識的權威。

原荒時代,先民知識未開,見大自然各種現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氣候變化的風雨雷電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對於這些疑惑要想獲得答案,只有去向“巫”請教。“巫”對於這種現象,經過觀察,思考,分析等過程後做出的結論是風有風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電有電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無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

另外,人類有兩件事情無法自己處理,必須求助於他人。一是生理的,人沒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須要請醫生診治。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總是患得患失,東想西想,猶豫不決,這時就要請教他人提供意見作參考。心中有猶豫不決的事,要請教至親好友,或者向專家諮詢。在原始時代,這兩件事發生了,求助於同一人,就是“巫”。由古“殹”字寫作“醫”,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證明。

(一)先談一談“巫”的治病

原始時代,先民所害的疾病是很簡單的。多數是飲食不適合,所引發的腸胃病“腹瀉”之類,和氣候不適應所引起的“感冒發燒”等。當先民生病去求助“巫”的時候,“巫”最初也是用祈禱的方式求助於神。但是病是現實的,正在腹瀉的病人靠祈禱是止不住的。聰明的“巫”便改換用食療的方法,順手采一些植物給病人吃。當然沒有經過白老鼠、白兔子、猴子做試驗,直接做臨床,是非常危險的事。所以病人吃的結果,有的病好了,有的沒有影響,有的更嚴重了。“巫”又把它記錄下來,什樣的草治什麼病,把植物的形狀繪出來。到神農時候又把它整理歸類彙編成《神農本草經》”,所以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就是指此事,絕對不會是用自己做試驗。

(二)再關於問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先民所問的事,以氣象為主。主要是為了打獵。讓我們回想一下,氣象台具有最新的科學儀器,尚且無法預 測氣象的變化,“巫”又有什麼本領可以確實預測呢?然後“巫”發現對於事情發展的推斷,不如用藥治病一樣那么直接,那么明顯,會產生極大的落差。對於人民的問題,又不能不回答。聰明的“巫”對於人民所提的問題不再予以明確的答案,而改採比喻的方式給對方一個暗示。而其比喻多隨興採用民謠歌詞。一直流傳到伏羲,把歷代的“巫”回答人民的答案加以整理歸納成六十四個個案,這就是《易經》的由來。“醫”和“易”是一對雙胞胎,是人類文化的兩大主軸,有關《易經》的版本流傳:在人類沒有符號文字之前,是採用結繩記事,《易經》的八卦的“陽爻”,“陰爻”是用一個大結,和二個小結分別做代表。一串一串繩子結掛在牆壁上就是“卦”的由來。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疊而組合成的,因此每一個六十四卦的卦是由二個三爻卦相聯結,所以便稱做“連三”。又因為三爻卦中沒“三”這一卦,只有“山”“艮為山”。由結繩進步到符號文字以後,把“三”連結起來就像“山”如乾卦的排列是「」好像兩個山字連結起來的樣子,故把“連三”改為“連山”了。由於文明的進步,人類知識漸開,對周遭事務的認知也有改變,故對“連山”易有所修訂整理。至黃帝時代,發明了文字,把原先掛在牆壁的“連山”易,修改成平面的符號。發現易的排列,應該由坤乾兩卦開始。而且人類生活最重要的地方是大地,故把坤、乾排在乾卦前面,排在第一,為了正名故改為“歸藏”。一直延用到殷朝。周文王被紂王政治迫害,被囚在羑里。周文王被囚困在羑里為了避免紂王對他起謀反的疑心,所以對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書籍不敢讀。只有弄一本“歸藏”易來讀,以示胸無大志。即是文王羑里城演易故事的由來。“歸藏”易經周文王修訂整理即改名為《周易》。對《周易》發揚最有力的是孔子。孔子周遊列國反魯,六十八歲獲得《周易》,發現自己心中一切的疑問,在《周易》中都可以得到滿足的答案。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可見其用功夫之勤。並為《周易》寫了十篇文章,闡揚《周易》的理論。最後感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自嘆讀易太晚了,假如在五十歲讀到《周易》的話,就不必周遊列國,到處問道了。《周易》經過孔子整理後,就定稿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敢更改隻字詞組。所以《連山》、《歸藏》、《周易》實際上是一本書,由於版本不同而書名亦有所異。

遠古文化

智人時代,已經開始出現文化,此時期考古發現有織縫衣物和葬禮,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懂得耕作。在湖南已有文獻記載有第一個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開始出現,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區考古發現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等,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

後來陶器和玉石和文代開始興起,其中以仰韶文化以彩陶(在紅底上描繪出彩色的陶器)與龍山文化的黑陶為主要特色。仰韶文化年代約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範疇。生產工具以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骨器也相當精緻。各種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現紅色,紅陶器上常彩繪有幾何型圖案或動物型花紋,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特徵,故也稱為彩陶文化。從挖掘的墓地遺蹟證據顯示,仰韶時期為母系社會。後來在黃河下游與長江中下游發現的龍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擁有更先進的建築技術,除了石鋤和石鍬與獸骨與木製的鍬之外,還使用石制的菜刀與鐮刀與貝類制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變成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了。

公元時期

二里頭遺址—文物 二里頭遺址—文物

從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夏王朝晚期的河南洛陽二里頭文化已有出現中國最早的都城,二里頭遺址其中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還有鑲嵌錄松石的獸面銅牌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銅鑲玉石製品。玉器有圭、 璋、琮、鉞、戈、刀等用品,與製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岡文化的遺址經研究確認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權歷經多次變動,盤庚遷都到殷墟之前,應該已經遷都多次,二里頭遺址可能也是被廢棄的首都之一。

除了黃河下游出現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以外,還有處於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的河姆渡文化,這些遺蹟說明了在新石器時代的前半期,無論在中國的北方與南方都已經發展出農耕文化。隨著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古代四川一帶(古蜀)有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證明巴蜀地區等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是同等為中華古文明發祥地。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並且一起繼承之前的文化遺產,也可證明中華文化早期也是多元發展的,而中原文化是主體。。

後來經過堯、舜、禹和夏、商、周等時期的發展而日臻成熟,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楚文化等,這些地域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早期的主體—華夏文化。

神話傳說

中國神話,中華文化與歷史的瑰寶,通過口耳相傳或書面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在寓言、小說、宗教、舞蹈、戲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份,最初的文字記載散見於《山海經》、《水經注》、《尚書》、《史記》、《呂氏春秋》等古典中。晉代至明清時,中國文學史上又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志怪小說”或“神魔小說”的類別,當中很多是參考了神話、傳說和仙話,其中有名的當屬《封神演義》、《西遊記》及《聊齋志異》等。

符號圖騰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 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和鳳,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中國的帝王自稱“真龍天子”,具有權威的象徵。龍是一種在中國傳說中虛構的動物,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龍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地域文化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逐漸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並且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除了主體民族漢族外,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也擁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中華文化主要可分幾個地區: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一帶的黃河流域;四川、雲南、貴州一帶的長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帶的長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蘇一帶的長江下游;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新疆地區;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區;廣東、廣西一帶的珠江流域,福建的閩江流域等。

黃河文化(北方)

中原文化、胡同文化、秦隴文化

長江文化(南方)

楚文化、荊楚文化、湖湘文化、吳文化、越文化、徽文化、贛文化、江淮文化、巴蜀文化、嶺南文化、閩文化

其他

儺文化、藏文化、大坌坑文化

海洋文化

媽祖信仰、鄭和信仰、天妃宮、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

思想

在春秋戰國時代,文化泛濫成災,諸侯們互相討伐,促成了封建制度的萌芽。中國的知識份子或探討救世的學問,或發明各種學術以利諸侯爭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的年代。那時期產生的各學術,總稱為諸子百家。以下為對中國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三大學派。

法家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在中國傳統法治文化中,齊國的法治思想獨樹一幟,被稱為東方法家或齊法家。齊國是“功冠群公”的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太公的封國,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輔佐虞舜,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創立始禮法並用的制度。太公封齊,簡禮從俗,法立令行,禮法並用成為齊國傳承不廢的治國之道。管仲輔佐齊桓公治齊,一方面將禮義廉恥作為維繫國家的擎天之柱,張揚禮義廉恥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強調以法治國,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以法治國的人。至戰國時期,齊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和百家爭鳴的策源地,繼承弘揚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學派。管仲學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為先秦法家學派的最高成就。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深受齊文化薰陶的荀子,還培養出韓非和李斯兩位法家代表人物。先秦法家主要分為齊法家和秦晉法家兩大陣營。秦晉法家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齊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教兼重;秦晉法家奉法、術、勢為至尊與圭臬,齊法家既重術、勢,又重法、教。[1]

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2]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法家主張“以法治國”,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重視法律,反對儒家的“禮”,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件的所有權。“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併戰爭的勝利。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集法家大乘,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隋書·經籍志》列出的法家經典有《管子》十九卷、《商君書》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韓非子》二十卷、、《新書》三卷、《正論》六卷、《法論》十卷、《政論》五卷、《阮子正論》、《世要論》十二卷、《陳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難論》五卷。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也被稱為“聖人”。

孔子周遊列國,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負,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其一生主要貢獻在於,奠定了教育的基礎,他在政治上採取保守主義,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些開明的啟發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對於思想領域的開創性見解間接的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這一文化鼎盛現象的形成。

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

孟子在母親的教育下,用功讀書,學成以後以孔子的繼承者自任,招收弟子,並且遊歷列國,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雖然受到了尊敬跟禮遇,可是因為被認為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又沒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經試圖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到了晚年,孟子回鄉講學,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從事著書的工作,寫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以及盡心。由於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兩篇,因此全書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差不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今山西安澤)人,生於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於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關於荀子的記載很少,而且頗有出入。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最大的儒學的。他的思想記載於《荀子》一書中,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趙多國,後任蘭陵令(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家居蘭陵至死。

在蘭陵時荀子開始教書與寫書,有名的韓非和李斯就是他這時候的學生,他也在這段時間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雖是儒家之繼承人,但他並沒有盲目地將儒家學說全盤接收。反之,荀子將儒家學說融會貫通、加以發揮,提出了“性本惡”等影響後世深遠的學說。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慎到、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等。

道家

道家以“道”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見於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當初也叫道德家。從廣義上來說,主要分為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其中老莊派以大道為根、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性為尊,以無為為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黃老派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張因俗簡禮、兼容並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刪繁就簡、休養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統,體現了“離體為用”的特點,成為了歷次大亂之後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駢、環淵等;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屬於道家的別支,代表人物楊朱、子華子。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盤繼承。[3][4]

道家哲學不同於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是解釋此原理的內涵,從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11]所以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由此道家黃老派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並提出了因循天性、順勢而為、寬刑簡政、休養生息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主張,而老莊派認為現實中充滿了束縛和限制,大至鯤鵬,小至蜩鳩,都需要憑藉一定的外部條件才能活動,即它們都是“有所恃”的。為了擺脫所有的束縛,達到完全“無所恃”的精神自由, 就需要“齊物”“逍遙”的生活態度。另外,老莊派還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以實現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以實現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同時,老莊派還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 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虛心實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法於陰陽,以朴應冗,以簡應繁。” 等等;而楊朱派認為所有的人都一毛不拔,同時互不侵害,就可天下大治。

政治觀∶老莊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張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黃老道家追求大一統,主張因俗簡禮、寬刑簡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兩者都主張無為而治。

人生觀∶黃老道家主張因循萬物,身國同治,老莊派主張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慾”、“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代表人物:

老子

老子

據一般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公元前604年,謚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學主無為之說,以自隱無名為務。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但是比較多人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主張“無為而治”。

莊子

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市),生卒於約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莊子早年曾在蒙作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他生活貧困,但淡泊名利,楚王聞其賢德,曾派使者贈以千金並請他作宰相,被他拒絕。遂終身不復仕,隱居於抱犢山中。

莊子學識淵博,交遊很廣,著有《莊子》一書,大旨本於《老子》,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獨到見解,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列子

中華文化之根 中華文化之根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鄭國(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列子》一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劉向所整理之《列子》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而成八篇之數,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餘篇章皆已失散。

文子

老子的弟子,與卜商子夏同時,而少於孔子,曾問學於子夏和墨子。現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認為是漢以後的偽書,但1973年河北定縣40多號漢墓出土的竹簡中,有《文子》的殘簡,所以確證是先秦著作無疑[3][4]

宗教

八卦 八卦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形式。

佛教自從漢代傳入中國後,在不斷和中華文化交流中融合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被稱之為漢傳佛教。

儒家不是純粹的宗教形式,但儒家卻有宗教所無可取替與到達的高度。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主體,宗教信仰上以祖先信仰為主。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此外還有其他各種中國本土及各地地方性信仰,比如關公信仰、媽祖信仰、三山國王信仰、以岳王崇拜為代表的忠烈信仰等等。祭祀祖先軒轅黃帝、祭孔都是代表性的具有信仰色彩的活動。

服飾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被國人稱之為漢服的服飾,從三皇五帝到明代千年歲月中代表了中華文明的主體服飾,明朝末年清朝滿族統治者進入關內後,通過剃髮易服的方式強制漢族人民身穿滿族服飾,使得中原地區的漢族傳統服飾一度中斷。當前很多年輕人專注於恢復漢族傳統服飾。

漢字

漢字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漢字不僅在華人地區中存在,也被日本等非華人國家使用,是傳承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漢字 是在圖形符號的簡化過程中形成的。在山東省泰安市發現“大汶口陶符”距今約6000年,已是漢字誕生的雛形,比殷墟甲骨文要早2000多年。商朝的殷墟出土的動物甲骨上的甲骨文為現在所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漢字。同時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先秦的文字頗不統一,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將漢字發展分化,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改秦國的大篆為小篆,結束了文字分化的歷史。

小篆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形聲會意字出現,讓文字記載更為準確精密。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的一大進步,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今天人們書寫方式有隸書、楷書、宋書、行書等等。由於現代中國大陸進行簡化字改革,如今的華人社會裡存在繁體漢字和簡體漢字兩種主要書寫系統。

語言及漢語成分

漢語,包括標準語和各個漢語方言:北方話、東北話、江淮話、中原話、西南官話、湘語、吳語、粵語、贛語、客家話、閩南語等

文學

中國神話、中國寓言、中國典故、中國小說、中國四大古典小說、新文化運動、中國詩詞、唐詩、宋詞、元曲、現代詩。

教育

自漢朝開始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了2000多年的儒學教育。隋朝時確立科舉制度,宋朝時開始興建書院。

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入西學,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廷的視野。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雖然直到宣統元年(1909年),沿襲中國300多年的“八股取士”制度才真正廢除,地方科舉考試才真正停止。但是,教育方式的這一根本性變革,從思想體系上動搖了滿清皇權的根基,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以及血氣方剛的年輕新銳隨即脫穎而出,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為滿清王朝的覆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大陸地區主要實行高考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台灣地區則是以學力測驗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

國子監太學科舉制私塾

書院四大書院翰林院

高考學力測驗

建築

道觀:

鹿邑太清宮,坐落於老子故里。在唐代時,被奉為皇家祖廟。現屬於全真道。

終南山樓觀台,為老子向尹喜傳道之所,始建於周代。

龍虎山天師府,為歷代張天師居所和正一道的總部。

青城山常道觀,又稱“天師洞”,是張道陵修道之所。現屬於全真道。

北京白雲觀,丘處機在此長住且葬於此,是全真道總部和三大祖庭之一。現為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

北京大高玄殿,位於北京故宮西北角,是明、清兩朝的皇家道觀。

泰山岱廟,位於山東泰安城區。現屬於全真道。

嵩山中嶽廟,因為臨近宋代首都開封,而受到歷代北宋皇帝的尊崇。

天津天后宮,三大媽祖祖廟之一。現屬於全真道。

芮城永樂宮,以其精美的壁畫而聞名天下。

解州關帝廟,位於關羽的家鄉——山西運城,是普天下關帝廟的祖廟。

瀋陽太清宮,現屬於全真道。

蘇州玄妙觀,觀內三清殿為今已罕見的宋代古建築。

武漢長春宮,祭祀丘處機,故名“長春”。

武當山太和宮,是世界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的主體。

成都鶴鳴山,是張天師創立道教的地方

青羊宮,傳說是老子的出生地。現宮觀為清代所修,屬於全真道。

昆明太和宮,以擁有銅鑄的“金殿”而聞名。現存建築主要為吳三桂所修。

西安八仙宮,相傳是呂洞賓修仙得道之處。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避難時曾來此居住。現屬於全真道。

宮殿

夏朝:二里頭宮殿;

商朝:商王宮;

周朝:鎬京西周王宮、洛陽東周王宮、韓王宮、趙王宮、魏王宮、楚王宮、燕王宮、齊王宮、宋王宮等;

秦朝:秦川宮、西垂宮、平陽封宮、大鄭宮、陽宮、雍宮、霸宮、蘄年宮、橐泉宮、頻陽宮、櫟陽宮、芷陽宮、倍陽宮、長安宮、羽陽宮、高泉宮、棫陽宮、六英宮、長楊宮、步高宮、步壽宮、回中宮、華陽宮、成山宮、章台宮、 鹹陽宮、信宮、甘泉宮、 阿房宮、梁山宮、曲台宮、宣春宮、望夷宮、林光宮、雍門宮、高平宮;

西漢: 長樂宮(東宮)、 未央宮(西宮)、建章宮、桂宮、北宮、太子宮、明光宮、永信宮、中安宮;

東漢:北宮、南宮;

三國:魏皇宮、蜀皇宮、吳皇宮;

晉朝:西晉皇宮、東晉皇宮;

南北朝:北魏皇宮、南朝皇宮;

隋朝:大興宮(太極宮)、仁壽宮(九成宮);

唐朝:大明宮、興慶宮、華清宮;

五代十國:各國王宮、皇宮;

宋朝:開封皇宮、杭州皇宮;

遼朝:遼朝皇宮;

金朝:金朝中都皇宮;

西夏:西夏皇宮;

大理:大理皇宮;

元朝:大都皇宮、興聖宮、隆福宮、太子宮;

明朝:北京紫禁城(北京明清故宮)、南京紫禁城(南京明故宮)、鳳陽紫禁城(鳳陽明故宮);

清朝:盛京皇宮(瀋陽清故宮)、雍和宮。

寺廟

十大名寺

雕刻

八大名窟

墓葬建築

秦始皇陵、漢朝皇陵、唐朝皇陵、宋六陵、西夏王陵、明祖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清西陵。

運河

京杭運河、靈渠、鴻溝

藝術

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中國戲曲、傳統民歌

舞蹈

古代舞蹈

周朝雅樂、大舞、小舞、漢朝樂府、唐朝樂舞

現代舞蹈

彩帶舞、武功蓮香、扇子舞

戲曲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京劇又稱京戲,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了秦腔、崑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皮 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豫劇、越劇、崑曲、漢調、徽劇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潮劇,又稱潮州戲,用潮州話演唱的地方劇種,潮劇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

評劇、淮劇、黃梅戲、吉劇、呂劇

贛劇、採茶戲、湘劇、花鼓戲、湖南花鼓戲湖北花鼓戲、長沙花鼓戲、鳳陽花鼓戲、曲藝、相聲、快板、墜子、大鼓、歌仔戲、皮影戲、布袋戲、南曲、南音、高甲戲、川劇、秦腔(即墨柳腔)

影視

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史、中國電視、中國電視史

手工藝

青銅器、漆器、陶器、瓷器、玉器

緙絲:本緙絲(南通緙絲)、 明緙絲(蘇州緙絲)

刺繡:四大名繡

染纈:夾纈(印花)、蠟纈(蠟染)、絞纈(扎染)、藍印花布

織造:南京雲錦、蘇州宋錦、四川蜀錦、廣西壯錦、湖北土錦、海南黎錦

翡翠、印章、雲子、木刻

剪紙、皮影、泥玩具

書法與中國畫

書法和中國畫是中國獨特的藝術。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中華文化[文化類型]

書法: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硬筆書法

對聯

飲食

中華飲食文化,在日本和韓國稱為中華料理或中國料理,歐美稱之為唐餐,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深遠的影響了東亞地區的飲食文化。米食和麵食是主要的兩大類型,中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製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飯糰、米麵、糍飯、湯圓、粽子等;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菜譜來源於中國各個地區和民族的菜餚,中國菜主要八大菜系組成;“八大菜系”是指川菜(四川菜)、湘菜(湖南菜)、粵菜(廣東菜)、蘇菜(江蘇菜)、魯菜(山東菜)、浙菜(浙江菜)、閩菜(福建菜)、徽菜 (安徽菜)。著名菜餚有北京烤鴨、牛肉麵、麻婆豆腐、拉麵 等,日本拉麵亦源自中國。起源於中國的食具筷子亦為流傳至東亞飲食文化。
中華飲茶茶文化與歐美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亦有中國十大名茶與台灣十大名茶,並以茶藝以區分,茶風格各地不同,最有名氣的要數四川成都的蓋碗茶和廣東潮州的功夫茶。日本茶道等其他亞洲地區的茶儀式雖源自中國,但自行發展後有很大分別。
酒是全人類的飲料。不過與古希臘等西方世界最早的葡萄酒不同,中國人最早是以穀物為原料釀酒的。酒在中華民俗活動不可分開。近現代民間風俗的婚禮酒、喪葬酒、月米酒、生期酒、節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可以在周代風俗文化的“八禮”中尋找到源頭。諸如農事節日、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酒都會在活動出現。也常在祭祀、會盟、祝捷等公務活動出現,還出現於民間的喜喪禮儀、歡聚迎送等場合。
老人生日,子女必為其操辦生期酒。擺酒宴請鄉鄰好友,並作攜贈禮品以賀等。提親與結婚亦是常備有酒,各種禮品其中又必不可少酒。婚禮後新人入洞房必要共飲“交杯酒”。洞房儀式完畢,新人要雙雙向參加婚禮酒宴者敬酒致謝,此時也亦會向新婚夫婦勸酒。
祭拜酒因襲於遠古對祖先諸神的崇拜祭奠。一般在立房造屋、修橋鋪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動工,有犯山神地神,就要置辦酒菜,在即將動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祭拜儀式要備上酒菜紙錢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樑、立門均有隆重儀式,其中酒為主體。然後逢年過節、遇災有難時,要設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戶要準備豐盛酒菜,燃香點燭化紙錢,請祖宗亡靈回來飲酒過除夕,娛神活動其形式仍是置辦水酒菜餚。在傳統意識中,認為萬物皆有神,若有擾神之事不以酒菜祭拜,就不會清靜。端午節也會噴灑雄黃酒,小孩要掛香袋並在額頭上用雄黃酒畫一個“王”字;大人喝雄黃酒。
中國酒文化和詩歌、戲曲也有著豐富的聯繫,如“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現代流行文化亦有以出現創作的功夫電影-醉拳等。

粵菜

粵菜 粵菜

由於廣東處於我國大陸南部,位於南嶺之南,屬嶺南地區,北回歸線橫穿境內。它背山靠海,區域內有沿海、 有內陸、有山地、有丘陵、有平原,也有一些小海島。海岸線長達3368公里,平原上河網交錯,土地肥沃,山地丘陵,樹林茂密。該地區處於熱帶、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使得物產豐饒,四季富足,奇花異草遍野,珍禽野味滿山,海鮮水產生猛,瓜果時蔬常青,家畜家禽滿欄,糧油糖醬充足。廣東夏長冬短,天氣偏於炎熱,使得粵菜菜口味以清鮮為主,講究口感的脆、嫩、爽、滑,即清而不淡,清中求鮮。

粵菜的基本特徵有:1.選料廣、博、奇、精、細,鳥獸蛇蟲均可成菜。2.菜餚注重良好的口感,講究清、鮮、爽、脆、嫩、滑,有濃郁的嶺南特色。3.五滋六味,調味基礎;因料施味,味型鮮明;慣用醬汁,濃淡得宜。4.成菜講究刀工、火候,造型美觀。5.烹調技法以我為主,博採中外為我所用,尤其擅長軟炒、軟煎、軟炸、煨、燉、蒸、煲、熬、焗、鹵、浸等;烹調方法運用靈活,創新品種層出不窮。6.粵菜講究料頭的使用。7.廣州菜、客家菜、潮州菜相互交融,爭相輝映,各出其色。

廣州菜的特點有:選料精奇、品種眾多、範圍廣泛、口味講究清鮮爽脆嫩滑,技藝精湛,善於變化,尤其擅長炒、浸、煨、焗、炸、煲等烹調方法,自古有“食在廣州”的美譽。

客家菜的特點有:由於客家人在歷史上是由中原南遷的漢人組成,所以在飲食風俗上還多少保留著中原人的習俗。所以客家菜的主料突出,樸實大方,口味偏於濃郁,尤其擅長砂鍋菜,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潮州菜的特點有:由於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潮州菜受到了閩南菜和客家菜等影響,以烹製海鮮見長,湯菜功夫獨到,擅烹素菜與甜食,滷菜也別具風味,口味清醇,注重保持原料的鮮味,偏重香、鮮、甜。

魯菜

魯菜 魯菜

山東省位於華北平原東部、黃河下游,其半島部分突出於渤海與黃海之間。境內平原、窪地及湖河水域占總面積 的65%,余為山地和丘陵。該省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特點是夏熱多雨,冬寒乾燥。山東的烹飪原料豐富,海參有刺參、鮑魚、海螺、烏魚蛋、對蝦、黃花魚、魚翅、西施舌、扇貝、海蜇等;黃河、微山湖的淡水產品有鯉魚、甲魚、青蝦、螃蟹等。畜禽原料有魯西南肉牛、菏澤青山羊、壽光雞、微山湖的麻鴨等。植物原料名產有大明湖所產的蒲菜、茭白、汶上馬蒂、以及章丘大蔥、蒼山大蒜、萊蕪姜、膠東大白菜、濰縣蘿蔔、煙臺蘋果、萊陽梨、肥城桃、東陵小棗、青州銀瓜等。調味品有濟寧玉堂醬園的黃醬、黑醬、味珍醬油;濟南天然醬油;洛口王村醋;羊口蝦油等。

魯菜源遠流長,風格高貴大方、曠達灑脫。

因為山東是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的故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出土的紅紗陶、黑陶等烹飪器皿、酒具,反映了新石器時代齊魯地區的飲食文明。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孔子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主張,並從烹飪的火候、調味、飲食、衛生、飲食禮儀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對齊魯的烹飪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北魏時期有一書《齊民要術》中有關烹飪的論述,對魯菜的形成和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菜以後歷經唐、宋、金各代的提高和錘鍊,逐漸北方菜的優秀代表。元、明、清時期,魯菜深入宮廷成為了御膳珍饈,並且遠播華北、東北和京津等地。《金瓶梅》和《水滸傳》都曾生動地描述過山東地區的市井飲食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魯菜發展迅速,餐飲市場繁榮,傳統魯菜精品不斷被挖掘出來,又在消化吸收川、粵、蘇等地菜餚風味的基礎上,創製出一大批魯菜新餚。

魯菜由濟寧、濟南、膠東等地方菜組成。濟寧菜歷史久遠,選料講究,加工精細,素以烹製河鮮以及乾鮮珍品見長,同時宴席禮儀規格也莊重分明,具有中國傳統的宴席規格和特色。濟南菜以濟南為中心,流行於德州、泰安一帶。其烹調方法擅長爆、燒、炒、炸,菜餚以清、鮮、脆、嫩著稱。特別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調製方法精美細緻。膠東菜以烹製海鮮見長,擅長爆、炸、扒、蒸等烹調方法。口味以鮮為主,偏重清淡,注意保持主料的鮮味。

總體上看,魯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炸、熘、燒、扒、炒、爆、蒸、氽、燉、燜、烤、熬、熏、拔絲等,其中尤以爆、炒最能體現魯菜快速成菜的特色。魯菜講究調味純正,以鹹鮮為主,善於蔥、蒜,常用的味型還有鹹甜、酸辣、糖醋、椒鹽、蒜泥、純甜等。

川菜

川菜 川菜

四川省(包括重慶市)位於我國西南的長江上游。地形為高原、盆地、山地,主要河流為長江及其支流。氣候受 地形影響,差異較大。東部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冬暖、春早、夏長、和多雲多霧的特點;西部為溫帶,、亞熱帶高原氣候。四川、重慶的食物原料豐富而有特色,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稱。川渝地區盛產“三椒”(辣椒、花椒、胡椒),為其基本風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川渝菜有“一味一菜,百味百菜”之稱。川菜以家常小炒為主,渝菜以火鍋為主。

川渝菜以擅烹飪肉菜、禽蛋菜、水產品菜見長。在菜品形態上是古樸與精巧並重,新品菜藝術性較強。常用的烹調技法有:蒸、炒、爆、煸、炸、熘、煎、燒、燜、燴、氽、煮、燉、熏、鹵、拌、熗、醃、糟等數十種,其中蒸法使用廣泛,最能表現其用火特色的是小炒、乾燒、小煎、乾煸等技法。

川渝菜的常見味型有:鹹鮮、鹹鮮辣(家常味、蒜泥味、煳辣味等)、鹹鮮甜酸(糖醋味、荔枝味等)、鹹鮮麻(椒鹽味、椒麻味)、鹹鮮酸、鹹鮮麻辣味、鹹鮮酸甜辣(魚香味)、鹹鮮酸辣(酸辣味、芥末味)、鹹鮮甜酸麻(陳皮味)、鹹鮮甜酸辣麻(怪味)、甜香味等。尤其以麻辣、魚香、怪味更具特色。質感以嫩、酥、脆、糯、軟爛為主。

川渝菜菜式多樣、葷素並舉、湯菜並重、樸實無華,經濟實惠,家常性強,大眾氣息濃郁,具有深厚的食客基礎。

淮揚菜

淮揚菜是江蘇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菜的傑出代表。

淮揚菜 淮揚菜

江蘇菜主要由淮揚菜、金陵菜、蘇錫菜、徐海菜四個地方風味菜構成,影響遍及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國內外 享有聲譽。

江蘇位於我國東南,東臨黃海,中貫運河,長江貫穿腹地,氣候溫和,文化名城眾多,一年四季水產禽蔬聯翩上市,海味山珍不絕於時,是舉世聞名的“魚米之鄉”,是名廚輩出的地方。

江蘇菜菜品精美,烹飪文化歷史悠久。據淮安青蓮崗、吳縣草鞋山等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至遲在距今6000多年前,江蘇先民已用陶器烹調。夏、商、周三代,為江蘇菜的早期階段。春秋戰國時期,江蘇已經有全魚炙、露雞,吳羹和講究刀工的魚膾等。兩漢、三國和南北朝時期為江蘇菜最初發展時期,出葷素菜餚外,麵食、素食與醃製食品之類已達到一定水平,隋唐、兩宋時期是江蘇菜發展的第一個高潮,不少海味菜、糟醉菜成為貢品,有“東南佳味”之稱的美譽。元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是江蘇菜發展的第二個高潮。

江蘇菜菜式組合亦有特色。除日常飲食和各檔次宴席的菜式搭配,講究層次,各有章法之外,還有三類宴席具有獨到一處:一為船宴,二為齋席,三為全席。

金陵菜以南京菜為代表,製作精細,玲瓏細巧,可分可合,講究刀工,注重火候,在口味上兼有四方之美,適應八方之味。其菜口味平和,鹹淡適宜,辣而不烈,肥而不膩,以鮮、香、酥、嫩著稱,烹調方法以燉、燜、烤見長。清真菜的烹製獨特居全國之首。

淮揚菜以揚州、鎮江、南通、鹽城菜為代表。淮揚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講究刀工,突出主料,力求鮮活,一物一味,注重火候,精於調湯。烹調方法以燉、燜、煨、焐見長,口味保持原汁原味,擅長制湯,清澈見底,濃則乳白,鹹甜適中,其菜品鮮嫩、酥軟、清新味美、

蘇錫菜以蘇州、無錫、常州、常熟為代表。蘇錫菜水產最甚,濃淡各異,適口益身,注重火候,調味、白汁、清燉別具一格,善用細曲、糟制調味,以烹製河鮮、湖蟹、蔬菜見長。

徐海菜以徐州、連雲港為代表。連雲港海產豐富,徐州蒜苔、韭黃、山楂糕等名揚四海,徐海菜鹹鮮適度。

除四大菜系外,中國菜餚還有許多風味流派,各有其濃厚的地方特色。少數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飲食文化模式,曾出現了不少著名的菜餚風味流派,主要有清真菜、蒙古族菜、滿族菜、朝鮮族菜等。(西湖醋魚是浙菜)

體育

中國人在古代發明了中國象棋、圍棋和五子棋等重要棋類遊戲。武術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國也是古代足球的故鄉。中國還是相撲的起源地,司馬遷在《史記·黃帝本記》中曾記載:“蚩尤氏頭有角,與黃帝頭,以角牴人,今冀州為蚩尤戲。”直至西元七世紀,在允恭天皇的葬禮上(西元四百五十三年),中國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認為是中國相撲首次傳入日本,對日本原有的相撲造成一定影響。

主要有:象棋、圍棋、五子棋、武術、功夫、氣功、氣、蹴鞠、射箭、龍舟、相撲等。

醫學

由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嘗百草開始,中國的醫學源遠流長已數千年。重視臨床實驗和全面性的調整。

中醫:針灸、中藥、氣功、導引、房中、食補。

藏醫、蒙醫、雲藥、苗醫。

社會

華人的社會關係是一個典型的互惠型的社會關係。這種社會關係通常是以“家庭”的稱呼進行表達的,例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帝王家”、“武家”等。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諸如“書院”、“門派”、“宗教”等稱呼。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而這種聯繫裡面的情感被稱作“感情”。華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為核心的。這一傳統,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周禮》。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整理出來的《春秋》,助推了“禮儀”在中國本土文化的發展。

華人的社會關係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面子的概念。這一點,跟華人對權利、名利等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跟宗教或者自身修養等相關的概念。例如與道家有關的概念——“性分”和“時遇”之說,與道教或者道家相關的概念——自然等。這些概念亦影響了華人對事情及人物的觀感,往往以利害關係來判斷事情好壞。

和其他民族、社會習慣於把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比喻為大小箱子關係的觀點不同,華人更趨向於把社會關係比喻為“網”。因此,華人評價與他人的社會關係的好壞是親疏遠近而不是里外。

影響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外,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琉球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華文化在古代曾經對周邊國家造成深重影響。一般把中國和收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統稱為漢文化圈或者中華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越南、朝鮮半島、琉球和新加坡等地,此外還包括世界各地保留著中華文化傳統的華人世界。通常日本學者也會把自己包括在“漢字文化圈”內,但也有部分日本人覺得自己是西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員。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群島形成的獨特文化。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曾深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韓戰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韓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的傳統文化略有不同和獨特之處。

越南由於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其文化特徵和中國文化非常接近,亦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屬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被日本占領並長期進行殖民統治,但琉球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