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1號

在黃淮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3.5天,比對照9優418早熟4.4天。 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3.4千克,比對照9優418增產4.7%,增產點比例77.8%。 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7.5千克,較對照9優418增產0.9%。

選育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江蘇省連雲港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中粳1319//連96-1/中粳8415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黃淮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3.5天,比對照9優418早熟4.4天。株高104.4厘米,穗長17厘米,每穗總粒數151粒,結實率84.2%,千粒重26.1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4.3,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條紋葉枯病最高發病率5.4%。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2%,堊白粒率45%,堊白度4.2%,膠稠度80.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7.1%。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黃淮粳稻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1.6千克,較對照9優418增產4.3%(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652.8千克,比對照9優418增產5%(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3.4千克,比對照9優418增產4.7%,增產點比例77.8%。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7.5千克,較對照9優418增產0.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黃淮麥茬稻區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水育秧每畝播種量25~30千克,旱育秧每畝播種量35~40千克,培育適齡帶櫱壯秧。2.移栽:秧齡35天左右移栽,畝栽2.2萬穴左右,每穴3~4苗,株行距13.3厘米×23.3厘米。3.肥水管理:本著“前重、中穩、後補”原則,畝施純氮20千克左右,其中基肥60%、分櫱肥15%、穗粒肥25%。薄水栽秧、淺水分櫱、適時擱田、及時復水,收穫前7~10天斷水。4.病蟲防治:播前藥劑浸種可有效防治乾尖線蟲病和惡苗病,大田根據植保部門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紋枯病、螟蟲等病蟲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