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發展報告

報告認為,中東國家的政局動盪,有深刻的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原因,因此具有爆發的必然性。 報告認為,經歷過這一輪政局動盪的中東地區,正在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轉型期,地區局勢可能處於長期的更加動盪之中。 報告認為,儘管政局動盪嚴重衝擊了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但中東地區仍然具有經濟發展和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

內容介紹

為了進一步提高研究報告的針對性,以及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中東非洲發展報告》從2012年起分為《中東發展報告》和《非洲發展報告》兩個年度發展報告出版。《中東發展報告》繼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及有關單位作者共同完成,並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中國中東學會會長楊光教授主持和擔任主編。
楊光主編的《中東發展報告No.14(2011-2012):中東政局動盪的原因和影響)》分為主報告、專題報告、市場走向和資料數據四個部分,全面反映了中東地區的快速變化和熱點問題,分析了中東國家的貨物貿易、建築工程承包和投資金融市場的趨勢,介紹了中國學術界中東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了中東國家的經濟數據。
《中東發展報告No.14(2011-2012):中東政局動盪的原因和影響)》以“中東政局動盪的原因與影響”作為主題,具體剖析了2010年底以來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巴林、阿曼、葉門、敘利亞等國爆發局勢動盪的原因,以及伊朗核問題的最新發展。在此基礎上,對於政局動盪對地緣政治格局和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對市場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綜合性的觀察和思考。
報告認為,中東國家的政局動盪,有深刻的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原因,因此具有爆發的必然性。而就其爆發的時機而言,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和國際食品價格上漲等國際環境變化的影響。
報告認為,經歷過這一輪政局動盪的中東地區,正在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轉型期,地區局勢可能處於長期的更加動盪之中。政治變革導致了伊斯蘭政治力量的崛起,但它們的執政能力將面臨一系列發展問題的嚴峻考驗。強人政治的垮台為多種部族、教派、意識形態和政黨之間的角逐開闢了道路,但政治力量對比的新平衡短期之內難以實現。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在政局動盪中進一步受到削弱,非阿拉伯大國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有所提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地位仍是現實,但受到衝擊,中東地區的大國力量對比正在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敘利亞問題和伊朗核問題的發展,還可能給地區局勢帶來難以預料的新影響。
報告認為,儘管政局動盪嚴重衝擊了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但中東地區仍然具有經濟發展和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國際石油市場高油價的持續、地區國家的經濟多樣化,以及地區和跨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的不懈努力,將為中東地區的經濟成長和經貿合作提供強大的動力。中國與中東國家經濟互補性強,中東政治動盪不會影響中國與中東的經貿合作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