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山古城是戰國時重要都城之一,自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到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先後五位國君定都於中山古城,見證了中山國從復興到鼎盛再至滅亡的全部歷史,也是少數民族和中原漢族文化融合的重要見證。
古城遺址於1973年發現,考古隊在此發掘出土了190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中山王厝墓的發掘最令世人震驚,出土了萬餘件精美青銅器、玉器和其他珍貴文物,獲得了極其珍貴的長篇青銅銘文和全國一件兆域圖銅版。
文物遺存
城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凸角形,東西寬約4公里,西北最長處達4.5公里。城垣依河溝地形修築,利用河溝作城壕。城內中部築一道南北向夯土隔牆,將城邑分為東城和西城。城垣現已大部無存。地下城牆基部尚能連貫,寬25~35米。北牆、西牆和南牆上有4處突出城垣的建築基址,其位置均與護城有關,可能是防禦設施。北牆中部和西牆中部各發現城闕 1處。西城內發現一條貫穿東西的幹道,寬11米,東接建築遺蹟區,西經西門至城外,殘長1500米。東城的東部發現大型建築群2處,與3號大型建築群相距約1500米,南北遙遙相對,大致在一條中軸線上。遺址以夯築高台為中心,兩側有大面積的夯土基址,基址上面有圓形柱基,外有夯土牆基。東城西部中區發現大面積的手工業作坊遺址,經局部發掘,基本上可分為 3片手工作坊區。北部為燒制陶器的作坊區,現存面積為東西約200米,南北約250米;其南為鑄銅、鐵器作坊遺址,其面積南北長 960米,東西寬580米;東南部為制骨器、玉器、石器的作坊遺址,殘存面積為東西300米,南北180米。
燒制陶器的作坊區內,東部以制陶為中心,西部為密集的燒陶窯區。鑄銅、鐵器作坊遺址內,北部為鑄銅器區。西城的北部為王陵區,南部為大面積的居住區,遺址內灰坑密集;東部為密集的建築遺蹟區,東西均650米,南北約350~800米。
中山古城主城分為東城和西城。東城和西城之間,有隔牆一道。都城區的的城牆部分經考古發掘後多已回填,城牆僅南城牆西段、西城牆和北城牆部分地段尚存夯土遺蹟。
在城牆垣基的勘察中,發現有4處與城牆垣基相連而外凸或內凸的大型夯築附屬建築。
中山古城遺址東城西城牆北段、北城牆以及東城牆南段保存相對完好,並可見到一定長度的城垣斷面。
城內和城外王陵區內仍存三處墓葬封土。
城內東南部圓形土台保存狀況一般,取石、取土現象嚴重,其上建有現代建築。靈壽境內東城內“召王台”保存基本完好,現存夯土高8.2米、長寬61米。台下西側有南北長110米、寬70米的夯土建築遺蹟,地面上暴露有板瓦、筒瓦和銅鏃等。此城為中山古城的外圍城堡,可能當時主要用於軍事防禦。
城西北部的北七汲水庫(七三水庫)原為自然湖泊,根據“守丘刻石”的譯文推測該處為中山王族的苑囿,現範圍清晰,位置明確。
文物價值
中山古城,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白狄鮮虞族中山國的都城。自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到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先後五位國君定都於此統治中山,見證了中山國從復興到鼎盛再至滅亡的全部歷史。為研究戰國時期中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及其文化的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而豐富的實物史料。
其中,古城遺址基本保存了城防體系和建築、手工業遺址、王陵等重要建置,古城的選址和建設都與當地自然環境相融合,反映了戰國時期的城市建設理念。古城遺址成為研究戰國時期諸侯國都城制度的重要實例。中山古城遺址內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特別是中山國國王厝墓中出土的青銅案、兆域圖等,引起了學術界震動和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具有重歷史意義。
中山古城遺址在城市遺存、墓葬和出土文物上,表現出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和研究價值。
文物保護
1992年7月中山國遺址管理所根據實際情況劃定了中山國古城遺址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2013年旨在促進中山古城遺址保護的《中山古城遺址保護規劃》已獲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並經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以《規劃》為指導,開展中山古城遺址文物考古研究、展示利用和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