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風險評估及預警系統研究

《中國銀行業風險評估及預警系統研究》是由中國金融出版社於2005年3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慶民。

編輯推薦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評估及預警系統研究》一書,深入探討了我國經濟轉軌中的銀行業風險及治理對策。該書作者閻慶民博士長期從事銀行業監管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本學術專著系統闡述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新趨勢,建立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銀行業風險評價和預警模型,具有鮮明的理論 性和實踐指導性。

作者簡介

閻慶民,漢族,1961年5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大學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銀行業監管管理委員會銀行監管一部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研究》、《中國銀行業監管問題研究》、《中國金融前沿課題研究》、《中外同業執借比較研究》、《加入WTO對重慶金融業的影響研究》等7部,在《金融研究》、《改革》、《管理世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現代法學》、《金融時報》等國家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內容簡介

銀行業是個高風險的行業,尤其是中國銀行業一體化和國際化進程大大加快的今天,深入研究中國銀行業風險的問題顯得十分必要。近年來,動盪不安的國際金融領域險象環生,從墨西哥金融危機到巴林銀行破產,從阿爾巴尼亞的金融風潮到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各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金融體系遭到嚴重破壞。因此,深入研究銀行業風險形成的原因,尋求適應我國國情的銀行業風險控制方法,就成為當前我國金融研究領域最重要的課題,本書彌補了國內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評估及預警系統研究》一書在分析與評述國內外銀行業風險綜合評價和預警方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銀行業風險的實際,深入研究了我國經濟制度中的產權和治理結構、企業融資結構、銀行結構、信用環境、經濟成長方式和政府干預對中國銀行業風險的影響,論述了中國銀行業風險生成的特殊機制,套用層次分析法對中國銀行業風險進行了綜合評價,運用回歸分析法建立了中國銀行業風險的預警模型,在國內首次採用VAR方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研究了中國銀行業的信用風險及其預警與防範,結果與當前我國監管當局對銀行風險的評價實踐基本一致,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本書運用VaR方法對我銀行業的信用風險進行的評估,不僅能準確反映銀行總體信用風險的大小,而且能反映各種信用等級的企業對銀行總風險的貢獻,是科學有效的,對中國銀行業監管具有較強的指導性。

圖書目錄

自序

摘要

導言

第一章 銀行業風險的基本理論分析

第一節 銀行業風險定義的理論界定及其分類

第二節 銀行業風險的特徵及其功能

第三節 銀行業風險的生成機制

第二章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特殊生成機制

第一節 國有銀行的產權制度與中國銀行業風險

第二節 企業融資機制與中國銀行業風險

第三節 銀行業結構與中國銀行業風險

第四節 信用制度與中國銀行業風險

第五節 經濟成長方式和政府行業與中國銀行業風險

第三章 銀行業風險的評估和預警方法及其評價

第一節 單一風險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評價

第二節 西方國家銀行業風險評估預警系統及其評價

第三節 中國銀行監管當局對銀行業風險的定量分析方法與評價

第四章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綜合評價和預警模型

第一節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綜合評價模型

第二節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綜合評價分析

第三節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預警模型及其分析

第五章 銀行業風險評估中的VaR模型及其比較

第一節 VaR方法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VaR模型的優點及作用

第三節 幾種常用VaR模型的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銀行業信用風險的VaR分析

第一節 信用風險在我國銀行業風險中占據重要地位

第二節 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初步評價

第三節 《巴塞爾協定》有關信用資本充足的弱點及其改進

第四節 信用風險VaR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五節 我國銀行信用風險的VaR分析

第六節 強化我國信用風險管理的幾點啟示

第七章 中國銀行業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第一節 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新趨勢及其借鑑

第二節 新形勢下中國銀行業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

第三節 消減外部環境對中國銀行業風險的負面影響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