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鈕扣

從島上的國小畢業後,他就輟學了,校長看他成績優秀失學可惜,便把他留在學校當一名國小老師。 19歲這年,因為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葉大兵搭乘一隻海船回到了溫州,在溫州的一所國小任教。 這裡的天地大了,他一頭扎進圖書館,接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新鮮事物。

內容介紹

《中國鈕扣》一書,經過作者三年多的艱苦努力,蒐集了大量實物和圖片,文字資料,撰寫成書。該書從文化史的高度,從民俗學,工藝學,美學,考古學等不同視角,對中國鈕扣發展史進行了多側面,多層次的深入研究,並提出一些創見性觀點。在充分肯定鈕扣的作用,功能的同時,又對中國傳統鈕扣和現代鈕扣進行了科學的分類,對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鈕扣進行了具體展示,特別是對我國鈕扣生產的現狀和前途進行了概括和分析。

作者介紹

也許是出身和生活經歷的關係,葉大兵似乎更清楚民俗學的出路在哪裡。與那些科班出身的“鍾門弟子”不同,他沒有高學歷,甚至沒有讀過中學,然而社會生活本身給了他豐富的民俗文化的薰陶。
抗日戰爭時期,當溫州第一次淪陷,葉大兵就隨父母逃難到玉環楚門島嶼上。從島上的國小畢業後,他就輟學了,校長看他成績優秀失學可惜,便把他留在學校當一名國小老師。同校的很多老師都是師範學校畢業的,對這個小學生教師自然有些看不起,於是葉大兵下決心要學習文化。島上的信息閉塞,但17歲時他還是閱讀完了十多部古典名著,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種種英雄好漢,也知道外國有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叫耶穌。
19歲這年,因為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葉大兵搭乘一隻海船回到了溫州,在溫州的一所國小任教。這裡的天地大了,他一頭扎進圖書館,接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新鮮事物。由於擅長音樂又生性活躍,葉大兵組織全市的國小教師成立了雨聲合唱團,練唱進步音樂雜誌上的民歌和革命歌曲。後來雨聲合唱團成為溫州解放後第一個音樂團體。音樂協會成立時,他自然擔任了協會的負責人。
如今,溫州市的老人們還記得當年在人民廣場上用竹竿指揮民眾合唱的葉大兵,不久,才能出眾的他就被調入政府做宣傳工作,之後又進入文化部門。葉大兵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劇團建設上,擔任起搶救地方戲曲的重任。在記錄甌劇唱詞和唱曲的同時,他自己也進行劇本創作。搶救傳統文化的超前意識,使溫州市在當時的全國小有名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