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政策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以取

中國農村政策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以取

《中國農村政策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以取消農業稅政策為例》講述了:“政策”是中國農村社會發展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控制性因素。中國農村政策——尤其是農業稅政策的演變過程顯示,中國各個朝代從各自政權利益出發,在其執政時期對農村政策的設計尤其是農業稅政策的制定基本上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後,農村政策隨著社會形勢變化而不斷調整,農業稅的變遷成為這個時期中國農村政策變化的突出體現,取消農業稅的政策也成為中國開天闢地以來農村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

內容簡介

《中國農村政策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以取消農業稅政策為例》是羅瑩編著的,由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本課題內容研究現狀述評
一、巨觀層面的研究
二、微觀層面的研究
第三節 本課題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課題研究架構與創新點
一、研究架構
二、創新點
第五節 本課題研究不足與展望
一、本課題研究不足
二、展望
第二章 影響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節 中國農村社會及其特色
一、農村社會的概念分析
二、中國農村社會的特色
第二節 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特點
一、社會發展的基本理論
二、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特點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對影響“三農”發展因素的論述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關於影響社會發展動力因素分析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對影響“三農”發展因素的論述
第四節 影響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因素
一、生產方式因素
二、自然環境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文化因素
五、科學技術因素
六、政策因素
第三章 中國農村政策的嬗變
第一節 舊中國農村政策述評——以農業稅政策為例
一、鴉片戰爭前封建王朝農業稅的主要特徵
二、鴉片戰爭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農業稅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新中國農村政策的演變背景與歷史進程——以農業稅政策為例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年~1952年)
二、農業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時期(1952年~20世紀80年代初期)
三、稅費改革試點和探索時期(20世紀80年代~2000年初)
四、稅費改革全國性試點時期(2000年3月~2003年3月)
五、稅費改革全面推行時期(2003年初~2003年底)
六、大範圍減免到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階段(2004~2006年)
第三節 中外農村政策比較研究及啟示
一、中外農村政策的比較
二、幾點啟示
第四章 農村政策影響下的中國農村社會變遷
第一節 農村社會演變的社會學理論借鑑及啟示
一、社會變遷的概念及機理分析
二、社會變遷的理論分析
三、中國農村社會變遷的社會學理論分析
四、構建中國現代農村成為社會變遷的方向
第二節 舊中國農村政策影響下的農村社會變遷
一、晚清農村社會變遷概述
二、民國初期農村政策影響下的中國農村社會變遷
三、抗戰前後中國農村社會變遷
第三節 新中國農村政策影響下的農村社會變遷
一、計畫經濟體制時期(1949年~l978年)
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與市場化改革前期(1979年~l991年)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建時期(1991年~2001年)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2002年一至今)
五、農村政策影響下的農村社會變遷的意義
第五章 中國農村政策變革的依據分析——以取消農業稅政策為例
第一節 取消農業稅的現實依據
一、農業稅的性質
二、取消農業稅的現實依據
第二節 取消農業稅的社會學理論依據
一、社會轉型論
二、社會互構論
三、社會病態論
四、社會衝突論
五、社會均衡論
第三節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後農業稅時代的政策要求
一、加大投入,解決鄉鎮政府後顧之憂
二、加快鄉鎮改革,減輕公共財政負擔
三、出台新的政策,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第六章 中國農村政策對農村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以農業稅政策影響為例
第一節 農業稅政策的歷史評價
一、農業稅收
二、中國農業稅政策的歷史性作用
第二節 中國農業稅收制度的缺陷
一、農業稅屬性模糊
二、“常年產量”設定不科學
三、核定的土地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的矛盾
四、按照農業收入來計徵稅款是最大缺陷
五、農業稅徵收已經出現效率損失
第三節 農業稅政策對農村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
一、農業稅政策與農民負擔
二、農業稅政策的消極影響
第七章 取消農業稅政策對新農村建設影響
第一節 取消農業稅政策對農民收入和負擔的影響的實證分析2
一、取消農業稅政策直接減負增收效應明顯
二、取消農業稅政策在增收減負方面出現的新問題
第二節 取消農業稅政策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
一、取消農業稅政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實證分析
二、對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影響調查分析
第三節 取消農業稅對農村土地問題的影響
一、農業稅與農用土地的關係
二、取消農業稅對農用土地的影響
三、取消農業稅對農戶農地行為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取消農業稅對鄉鎮財政及其職能履行的影響——以江西省G市H鎮為例
一、江西省G市H鎮的概況
二、取消農業稅對H鎮財政狀況影響分析
三、取消農業稅對H鎮政府職能履行影響分析
四、現狀分析
第五節 取消農業稅對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影響
一、供給公共物品的能力降低
二、“一事一議”負擔沉重
三、農村基本建設困難大
四、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缺位
第六節 取消農業稅對村民自治的影響調查研究——以某村為例
一、典型調查案例分析
二、農業稅費改革對村民自治的有利影響
三、取消農業稅給村民自治帶來的問題與挑戰
第七節 取消農業稅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影響
一、致使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更為不足
二、原有的教育負債償還無期
三、教育布局資金缺口較大
四、教育亂收費現象又有所抬頭
第八章 中國新農村政策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第一節 中國農村政策現行運行體制和機制分析
一、中國農村政策決策過程中的體制和機制分析
二、中國農村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體制和機制分析
第二節 新農村政策運行中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決策過程中的問題及原因
二、執行過程的問題及原因
第三節 解決新農村建設政策運行中的問題的對策
一、解決決策過程中的問題的對策建議
二、解決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的對策建議
第四節 以“二十字方針”引導全面構建新農村建設
一、最佳化生產發展的對策
二、最佳化生活寬裕的對策
三、最佳化鄉風文明的對策
四、最佳化村容整潔的對策
五、最佳化管理民主的對策
第九章 中國新農村建設政策創新探析
第一節 新農村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軌跡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具備的新基礎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面臨的新問題
第二節 未來新農村政策創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政策創新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二、基本原則
三、基本建議和創新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調查問卷匯總結果
後記

文摘

插圖:
第二章 影響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因素分析
中國農村社會是以農副產業為基礎產業,多數居民從事種植、養殖業,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相對落後,並具有獨特鄉土文化氣息,縣城以下的廣大地區,還長期處於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格局。中國農村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社會演進方面,表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馬克思經典著作關於影響社會和“三農”發展因素的論述對於我們分析農村社會發展規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影響農村社會發展因素有很多且相互作用,對於目前中國農村社會發展而言,制度或政策因素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
第一節 中國農村社會及其特色
一、農村社會的概念分析
農村與農業具有天然的聯繫,但農村與農業並非一個相等的概念。農村不是一種產業,不是一個生產部門,而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是生態系統、經濟、社會、文化等諸方面的綜合實體。由於農村社會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也由於研究者的觀點、角度差異,國內外有關農村的定義眾說紛紜。
1887年,國際統計學會認為:居住人口在2000以下的居民點為農村。1920年,美國統計局規定居住人口在2500人(後定為4500人)以下的居民點為農村。上述定義是從統計學角度,以人口集中程度作為劃分城市和農村的標誌,只是抓住了人口數量特徵,沒有抓住農村社會的本質特徵,因而並不科學。
1903年,德國學者拉采爾(F?Ratzel)從地理學特徵出發,指出農村是人群和房屋的分散。這一分類法從地理學的外部空間的角度,只看到農村的一些表面現象,仍然不能說明農村,特別是現代農村的內涵。
更多的學者從經濟功能、社會結構等方面對農村進行了研究。如美國學者比勒爾(R?Bieler)等認為:“在美國早期歷史上,‘農村’一詞指的是人口稀少、絕對面積不大、比較隔絕、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基礎,人民生活基本相似,而與社會其他部分,特別是城市有所不同的地方。這就是說,‘農村’一詞至少有三種各自獨立的含義,即:“(1)生態方面的;(2)行業方面的;(3)社會文化方面的含義。這三種含義,不用說,有相互牽連的關係。……‘農村’指的是一種職業分類,它區別於絕大多數其他職業的特點:它直接和自然的物理要素打交道,它是一種初級的經濟轉移功能的行業”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中的生態、職業和社會文化間簡單的相互關係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如羅得菲爾德(R?D?Rodefeld)等所言:“不少人口稀少地方的人現在並不從事農業或別的田地里的活動,而那種獨特的以親切感情聯繫的文化教養也不再是今天農民或住在人少地方的居民的特色了。”
上述各研究者對農村社會的認識漸進過程表明,農村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巨大系統,包括生態、經濟、社會諸方面的豐富內容,在每一方面又包括各種不同的層次和諸多因素。首先,農村是一個地域空間概念,包括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就中國來說,縣城(包括縣城鎮)以下的廣大社區(鄉村、集鎮)都應屬於農村的範圍。農村作為一個地域空間概念,既包括了人口的密度、建築物的聚散、產業的分工,也包括了生態環境方面的差異:在農村生態系統中,自然再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強,而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人工對生態環境的參與和改造度較高。
其次,農村還是一個經濟概念,表示一種異於城市的經濟活動方式。農業應該是農村的基礎或主要產業,即使在已開發國家、在中國農村發達地區仍然如此,是農村與工商業、非農產業集聚地的城市的明顯“天然”分工的標誌。與此相連,農村中多數居民從事務農或與農業有關的行業,而城市居民則基本上從事非農產業;再次,農村是一個社區概念,這主要是相對不同於城市社會活動方式而言的。農村居民人際交往主要建築在血緣與地緣關係基礎上,狹窄而叉注重親情、傳統倫理觀念和風俗習慣,農村家庭的生產功能、贍養功能等較為突出。在物質文化設施方面,農村相對落後於城市,農村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低於城市居民。
通過以上分析,針對中國農村社會的歷史和現狀,從農村的地域空間概念、經濟概念和社區概念角度出發,可以將目前中國農村社會的定義表述為:以農副產業為基礎產業,多數居民從事種植、養殖業,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相對落後並具有獨特鄉土文化氣息的縣城以下的廣大地區。
二、中國農村社會的特色
(一)農村社會的一般特點
儘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農村在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上與城市的差距正在縮小,但農村與城市的那種自然的、社會的差異將會長期存在,農村自身的特徵也將長期存在。
德國古典社會學家費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Toennies)在其著作《公社與社會》中首次提出類似於農村社會一般特點的理想類型,他把社會類型或社會團體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由那些具有共同氣質、價值取向、才能、思想文化特徵和基本從屬共同社會活動的所謂“同質”的人們發生的社會聯繫而結成的社會;第二類是由那些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特點的所謂“異質”的人們發生的社會聯繫而結成的社會。並指出,上述兩類社會都非純經驗地存在於現實之中,而只是兩種理想類型。我們認為他的兩種理想類型社會,第一類代表了農村社會的一般特點,第二類代表了城市社會的一般特點,雖然他本人並沒有這樣指出。
繼滕尼斯(Toennies)之後,一些社會學家又提出了幾種可用以說明農村社會的一般特點的新的理想類型。其中以美國社會學家薩姆納(Sumner)和雷德菲爾德(Redfield)提出的“民俗社會”最為著名。雷德菲爾德(Redfield)認為,“民俗社會”是區別於現代都市社會的一種社會,不過,它仍是一種理想社會類型。根據薩姆納(Sumner)和雷德菲爾德(Redfield)的解釋,“民俗社會”的基本特徵是:(1)規模小、人口少。人口最多不會超過彼此直接認識的範圍;(2)有較大的封閉性,很少與外界交往;(3)人們之間的交往和信息交流主要是面對面和通過口頭語進行的;(4)社會成員有極大的同質性或相似性。不僅同代人如此,而且代際之間也基本如此,因而這樣的社會很少發生變化;(5)社會成員對集體有極強烈的歸屬感,相互之間關係密切,情感因素很強;(6)無複雜的勞動分工,生產具有很大的自給自足性;(7)傳統和習俗在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們的生活與行為方式都受傳統和習俗的支配,並因此而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8)整個社會是以家庭為基礎組織起來的而不是以個人為基礎組織起來的,個人在這樣的社會中沒有什麼重要地位。
薩姆納和雷德菲爾德(SumnerandRedfield)提出的“民俗社會”雖不等於鄉村社會,但其概括社會的基本特徵,則完全適合於尚未實現城市化鄉村的一般情況。因此,可以將其視為對典型鄉村社會的一般理論概括。各國農村社會既有一般的特徵,又有自己的特色。這主要是因為:橫向來說,一方面各國民族特點不同,農村社會特點不同;另一方面是各國的社會制度不同,農村的特點也有差異。縱向來說,時代不同,各國農村社會特點不同;各國農村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農村的特色也不一樣。
(二)中國農村社會的特色
中國從古老的封建社會被迫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後,農村社會發生著諸多積極而深刻的變遷,從“全耕社會(農耕社會)”演進為“半耕社會(農工社會)”。目前,中國農村既有各國農村的一般特點,又表現出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這些特色主要有:(1)從農村居民的構成來看,正處在職業分化和社會流動的大變動時期。當前,中國農村社會分化成8個階層:農業勞動者、農民工、僱工、農民知識分子、個體勞動者和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者、鄉鎮企業管理者、農村管理者。農村居民正從同質性向異質性轉化。傳統的倫理道德雖然仍在農村發揮重要作用,但現代價值觀念、道德原則也深入農村。農村居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解放思想、視野開闊,崇尚科學、講求時效,積極參與競爭;(2)從生產力的角度看,鄉鎮企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的興起,正改變農村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特別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全面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鄉鎮企業利用的是二次科技革命以來的成果,將工業文明引入農村,給農村經濟和社會注入了活力。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中國現有農田灌溉面積達10億畝左右,占耕地面積50%左右。大江大河經過治理,一般可防範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全國耕、種、收等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6.5 %,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全國初步形成多學科配套的農業科研體系和覆蓋全國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科技進步對中國農業的貢獻率已達48%左右;(3)從經濟結構看,農業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2006年和1978年相比,種植業產值占大農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從80%降到51%;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由80.3 %下降到67.1 %,農業突破了以種植糧食為主體的單一型結構。農村中農業產值占農村經濟比例迅速下降,約占l7%,農村第二、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農村崛起了一批新型的工業文明村。同時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也很快。但由於中國特殊的人口、勞動力國情,農業勞動力仍占全國勞動力的50%以上,儘管通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農村已有1.5 億多勞動力轉向了第二、第三產業,但農村仍有1/3的勞動力需要轉移;(4)從生產關係角度看,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農村經濟的主體是集體經濟,村民之間基本是平等關係。雖然初級社會關係在農村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次級關係已經是農村重要的社會關係,次級關係的原則成了村民活動的基本準則;(5)從社會組織看,經過幾年農村基層組織的整頓,農村基層黨組織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全面實施,共青團、民兵和婦女組織也很活躍,還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型社會組織,如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農村基層制度基本確立,農村各類組織已經成為村民經濟活動和政治生活的主要依託。
……

後記

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我們對農業、農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親切感。課題組成員大多數出身農村,生於斯、長於斯,耳濡目染父輩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成為我們獻身“三農”科研的不竭動力。課題組成員長期在農民收入、農民負擔、農業經濟、農業稅費制度改革、農業科技創新機制和反貧困等研究領域跟蹤調研,積累了豐富的“三農”研究資料,也取得了一些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我們開展相關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007年我們申報的《中國農村政策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以取消農業稅政策為例》批准立項後,全體課題組成員為之精神振奮,從獲得立項訊息的第一天起,我們就緊鑼密鼓地安排項目研究工作:制訂研究計畫,分配工作任務,設計調查問卷,整理參考文獻,深入到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等農村進行人戶調查,一直到動手撰寫研究報告,請專家指導論證,研究報告的修改完善等一系列工作。在課題研究中,憑藉課題組成員的知識結構優勢,通過借鑑古今中外農業稅賦制度的經驗教訓,對取消農業稅後的鄉村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力圖為制定科學的新農村政策、促進新農村和諧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在此,我們十分感謝國家社科規劃辦、江西省社科規劃辦的精心指導和鼎力支持,沒有他們的幫助,本課題就無法順利的進行;感謝本課題所參考的有關資料的作者,正是他們的研究啟發了我們的很多思路;還有感謝為我們的調查提供方便的有關鄉鎮村的幹部和農民朋友,他們反映的問題、提出的觀點、期待與呼聲都是本課題的第一手資料,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我們將以農民的希冀為動力,以更多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序言

農業稅在中國實施了2600年之久,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農業稅曾經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封建社會時期,各代王朝運用農業稅賦制度改革調和、掩蓋階級矛盾,維持、繁榮王朝社會政治經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合理農業稅賦不僅減輕了革命根據地農民的負擔。初步實現了廣大農民均田的理想,也為革命政權的建設提供了基本的財源,支持著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外部封鎖的惡劣國際環境下,農業稅賦成為國家集中財力發展工業、構建國民經濟體系、維護人民政權的經濟基礎。建國50多年來,隨著工業的強大,農業的弱質地位愈來愈明顯,城鄉二元格局導致城鄉差距拉大,農業稅逐漸成為壓在農民身上的一大負擔。並桎梏著農村的發展。從2000年確定以安徽省為農村稅費改革全國性試點為起點,直至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每個階段稅費改革都能對農村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處於新農村建設時期的農村影響巨大.明顯促進了新農村的構建。
農業稅政策取消後的幾年中。農村原依賴農業稅支持的項目失去了資金來源,轉移支付與實際需要又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出現了新老問題交織的新情。如鄉村債務的化解無資金來源、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不足、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還有較大的缺口及農村公共品有效供給力度不大等等。如何有效地破解這些問題,力圖國家取消農業稅政策的初衷和目的得以完美實現.避免一些矛盾的轉化和激化,促使農村得到更好更快的和諧發展是本課題研究的立足點、出發點。
本課題從社會學角度,融合了經濟學、統計學、政策學等理論和方法,採用了實證與規範研究相結合、典型調查與比較分析相結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等研究手段,力求問題分析科學準確,對策建議有益和可操作性強,並希望通過此項研究對“三農”問題和農業稅政策取消後產生的中國經濟社會問題的研究有所創新。能填補有關研究的理論空白,為政府部門的政策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由於農業稅取消的時間短,有關這方面可供參考的資料不是很多,加上我們的研究能力有限,本研究肯定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研究中克服和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