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政府主導投資一直是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然而,中國作為—個以農業為主的開發中國家,理應是缺乏貨幣資金的。但事實上在很長時期內,中國投資中占一定比重的貨幣資金,卻是來源於國有銀行體系的“純粹貨幣供給”(劉易斯語),即為滿足投資需求而由國家銀行直接創造出儲蓄之外的信用貨幣。中國之所以能使用這一特殊渠道籌資,與本國發展程度和資源條件密切相關。
但是,政府以外生投資替代內生增長是一種較缺乏創新的增長模式。改變這一模式不僅需要提高消費率和減少投資率,還需要在減少投資的同時能夠確定性地增加消費量,否則減少投資會直接帶來就業和消費下降並增加投資淡出難度。此外在提高勞動收入的同時,政府應鼓勵企業提高研發和設備投資力度,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為收入持續增長創造條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對西方貨幣數量理論的回顧
第二章 中國貨幣銀行機制與資源結構
第一節 貨幣數量與失業資源的關係
第二節 1912~1949年的貨幣金融制度與就業
第三章 計畫經濟的貨幣信貸、投資與價格
第一節 發展模式選擇與貨幣金融重建
第二節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供給模式
第三節 計畫經濟時期的資金來源與投資
第四章 中國計畫經濟中的市場經濟部門
第一節 非計畫配置資源的比重和存在原因
第二節 非計畫經濟的要素市場分析
第五章 1978~2008年貨幣信貸與固定資產投資
第一節 國有銀行貨幣信貸機制的改革過程
第二節 中國貨幣信貸傳導機制的演變
第三節 固定資產投資的GDP和消費效應
第六章 貨幣信貸——投資規模與價格的波動
第一節 馬鞍型投資周期及市場價格效應
第二節 投資中的國民儲蓄與金融資產累積
第七章 研發和設備投資:未來投資的轉型方向
第一節 當前中國財政投資的經濟效應
第二節 結構調整中的研發和設備投資函式
第三節 開放中的貨幣政策、貨幣邊界與鑄幣稅
第八章 對中國貨幣信貸——投資機制的總結
第一節 國家發展中的貨幣創造與投資傳導模式
第二節 對“純粹貨幣供給”模型的再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