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研究

中國西部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研究,屬於一本圖書作品,這本圖書的出版時間:2003年4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在數理分析,對中國西部12個省區市的經濟成長與財政供養人口之間的內在關係進行一些具有創

中國西部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研究中國西部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研究
新價值的探討,從而為西部、乃至全國的機構改革與行政配置,為行政體制與政府規模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本書內容有: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和理論參考;經濟發展階段測定和財政收支結構分析;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數量模型的建立和檢驗;甘肅省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的測定;會寧縣的特例分析;理論總結與實證策略等。本課題的研究從方法到觀點都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

目錄

(一) 研究目的、範圍和方法
(二) 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的內涵界定
(三) 現代西方公共支出理論的啟示
(四) 西部12省區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測定
(五) 西部12省區市財政收入結構分析
(六) 西部12省區市財政支出結構分析
(七) 西部12省區市行政管理費增長分析
(八) 西部12省區市財政供養人口增長分析
(九) 經驗模型及回歸方程的建立
(十) 經驗模型的檢驗實證運用
(十一) 靜態經驗係數和動態經驗係數
(十二) 經驗係數的運用及西部地區行政事業費支出的合理區間匡算
(十三) 模型運用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十四) 會寧縣的特例分析
(十五) 就本課題的研究需進一步說明的幾個問題
第一章 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和理論參考
一 現實背景
(一) 我國機構改革的回顧及反思
(二) 研究範圍
(三)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數據
(一) 中外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二) 全國和分區的財政供養人口數統計
三 西方現代公共支出理論的內容和啟示
第二章 經濟發展階段測定和財政收支結構分析
一 西部12省區市經濟發展階段的測定
(一) 西部地區的經濟成長
(二) 西部地區經濟成長階段劃分
二 西部12省區市財政民上入結構分析
(一) 西部12省區市財政收入結構
(二) 甘肅省財政收入結構的變化特點
三 西部12省區市財政支出結構分析
(一) 1953—1999年西部12省區市財政支出結構
(二) 甘肅省財政支出的總量、結構和特點
四 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的內涵界定
(一) 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的概念
(二) 中國行政管理費增長情況
(三) 西部地區人均財力與支出比較
(四) 西部分區的主要經濟指標系統
(五) 西部城鄉居民收入情況統計
第三章 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數量模型的建立和檢驗
一 行政經費的概念和控制
二 決定和影響財政供養人口規模的主要因素
三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建立
(一) 建立回歸模型的基本程式和模型中諸因素的取捨
(二) 相關係數的計算
(三)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建立
四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選擇與檢驗
(一) DW檢驗、F檢驗與t檢驗
(二) 用回歸方程對西部分區的實證檢驗
五 模型運用的幾點說明
第四章 甘肅省財政供養人口適度比例的測定
一 適度比例標準的規定
二 靜態經驗係數的測定
(一) 靜態經驗係數測算
(二) 靜態經驗係數測算結果
三 靜態經驗係數分析的深入:納入預算外資金時的情況
(一) 預算內和預算外收入對比分析
(二) 預算內外收入與GDP分析
四 動態經驗係數的測定
五 動態經驗係數分析的深入:行政事業費支出傾向遞減理論
六 經驗係數的運用及西部分區行政事業費支出的合理區間匡算
七 用經驗係數估計西部各省區市2001-2010年的行政事業費支出的合理區間
第五章 會寧縣的特例分析
一 會寧縣基本經濟概況
(一) 會寧縣貧困狀況
(二) 會寧縣城市化水平
(三) 會寧縣人均經濟實力
二 會寧縣財政收支結構分析
(一) 會寧縣財政支出結構分析
(二) 會寧縣財政收入結構分析
(三) 會寧縣行政事業費與工資支出狀況分析
三 會寧縣財政供養人口的適度比例分析
(一) 基本經濟數據的數理分析
(二) 會寧縣財政可供養人口適度比例分析
四 會寧縣政府精簡機構的對策思考
(一) 檢驗與認識
(二) 對策思考
第六章 理論總結與實證策略
一 政府規模控制理論與對策
(一) 我國政府規模的基本測度
(二) 政府規模運轉費用的中外比較
(三) 政府規模持續膨脹是一種體制現象
(四) 壓縮政府規模要有根本措施
二 政府缺陷理論及其治理
(一) 政府缺陷的表現
(二) 政府缺陷的危害
(三) 政府缺陷的成因
(四) 政府缺陷的治理對策
三 公共社會與公共行政理論
(一) 推進公共社會與機構深層次改革的必要性
(二) 建立公共行政制度的基礎條件
(三) 政府機構改革的公共社會價值
(四) 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規模
(五) 對政府規模和財政規模進行控制的幾點建議
四 公共支出理論及財政支出模式選擇
(一) 加強對公共支出問題研究的重要性
(二) 國外財政支出政策的演化特徵及啟示
(三) 與財政支出政策相關的幾個理論問題
(四) 我國現行財政支出制度的弊端
(五) 市場化財政本質及職能範圍的重新界定
(六) 建立市場化財政支出模式的構想
(七) 中長期財政支出政策的取向和建議
五 地方政府管理中條塊關係的重新配置
(一) 當前地方政府條塊關係配置
(二) 加強垂直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三) 理順條塊關係的思路與對策
六 西部縣級機構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一) 當前我國縣級機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 原因分析
(三) 搞好西部縣級機構改革的對策和措施
七 最佳化西部地方財政支出的對策
(一) 地方政府職能是界定地方財政支出範圍的依據
(二) 界定地方財政支出的原則
(三) 界定後的地方財政支出範圍
(四) 最佳化地方財政支出的對策選擇
八 甘肅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及財政扭補策略
(一) 甘肅省1983年以來扶貧開發的基本情況
(二) 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開發的主要成效
(三) 甘肅民族地區扶貧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四) 21世紀初期甘肅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開發的基本條件
(五) 近期開發式扶貧目標的定位
(六) 甘肅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設計
(七) 培育經濟成長點的戰略設計
(八) 財政扭補的戰略設計
(九) 開發式扶貧的戰略設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