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博士文庫

內容介紹《英治時期的香港中國水墨畫史》內容簡介:香港水墨畫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近百年來一直持續發展起來的。 目前,從學術理論的層面對香港水墨畫發展情況進行系統的研究與分析,如美術史論學者高美慶,她對香港一些水墨畫家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香港水墨畫理論層面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還有更多的香港水墨畫文獻記載於不同時期香港水墨畫家出版的個人畫冊,或記錄在各類大小型水墨畫展的展覽圖錄之上,為我們研究香港水墨畫提供了大量的依據。

內容介紹

《英治時期的香港中國水墨畫史》內容簡介:香港水墨畫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近百年來一直持續發展起來的。其發展的軌跡與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是分不開的。20世紀國中國時局的變化直接導致了水墨畫移植香港,此後大江南北畫家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帶動了香港水墨畫的全面發展,使中國傳統文化——水墨畫在英殖民時期的香港得以繼承與傳播。但也不可否認,在這近百年歷史裡,香港水墨畫同時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影響。東西方文化在這個彈丸之地上相互排擠抵抗、吸收融合產生特殊的藝術生態,其水墨畫的基礎既源於中國畫,但在外來的衝擊下又有所改造。由此要研究它必須客觀地從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社會變遷及政治文化基礎上展開。
目前,從學術理論的層面對香港水墨畫發展情況進行系統的研究與分析,如美術史論學者高美慶,她對香港一些水墨畫家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香港水墨畫理論層面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張惠儀的《香港藝術研究——香港書畫團體研究》對香港書畫團體的歷史演變、組織機制及個別書畫現象作了全面的梳理和探討,具有非同一般的學術參考價值。朱琦的《香港美術史》對香港百年來的美術歷程作了較為全面而深入的闡述。陳雅飛在《“守望傳統”廣東國畫研究會(1923-1937)》中對二戰前香港首個書畫團體“國畫研究會香港分會”的起源、發展及其對香港畫壇的影響作出深入的解構。呂壽琨以畫家長期的創作實踐,結合理論發表的《水墨畫講》對研究形成於本土的現代派水墨有了理論依據。畫家王無邪以專欄形式評述、介紹水墨畫壇的發展情況及畫家資料,為研究現代派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著名的香港美術雜誌《美術家》,是由已故評論家黃蒙田主編,其雜誌記錄了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香港中國水墨畫演變、發展的原始資料。另外,還有更多的香港水墨畫文獻記載於不同時期香港水墨畫家出版的個人畫冊,或記錄在各類大小型水墨畫展的展覽圖錄之上,為我們研究香港水墨畫提供了大量的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