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海洋頻道

中國海洋隸屬於中國網,是中國網旗下的海洋媒體平台。中國海洋與國家海洋局有著長期密切合作,常年參與報導國家海洋局重大事件及沿海省市重點盛事及海洋活動

中國網中國海洋頻道

中國海洋隸屬於中國網,是中國網旗下的海洋媒體平台。中國海洋與國家海洋局有著長期密切合作,常年參與報導國家海洋局重大事件及沿海省市重點盛事及海洋活動 。

中國海洋多年參與直播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並對中國航海日、“蛟龍”號、海洽會、極地大洋科考等活動進行全程報導。

中國海洋持續關注中國國民海洋意識的提高、國民對海洋問題與爭議的態度等問題,在歷年進行的全國海洋意識調查和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的活動中,充當了平台展示與數據收集的重要角色。

中國海洋是了解中國海洋事業戰略規劃、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前端海洋科技力量、海洋權益與爭端、中國極地與大洋科考事業、中國海域與海島發展等內容的權威視窗。

中國海洋是地方涉海單位展示地方海洋事業蓬勃發展的舞台,也是政府部門檢驗海洋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的有效手段。

中國海洋能夠為涉海企業搭建與涉海單位與海洋職能部門的溝通橋樑,同時也能為海洋科研單位實現科研成果的現實轉化尋找資質良好的合作企業。

中國海洋將以傳承中國藍色文明為己任,以網媒的獨特視角傳播與普及中國海洋文化、力推及保存沿海地方風情與民俗,將中國曾經輝煌的海洋文化及文明推向世界。

頻道產生的背景

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出台,在規劃的第14章專章闡述了海洋經濟的發展未來規劃。提出海洋經濟發展要堅持陸海統籌的行動方略。這標誌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隨後,國家批准了廣東、浙江、山東三地的海洋經濟功能區劃,海洋經濟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隨著中國網跟進國家海洋事業發展,中國網對於國家海洋經濟發展了解的深入,相關記者對專門展現報導國家海洋事業的熱情也在不斷升高。進入2012年,隨著“蛟龍”號深潛器7000米深潛的成功、第五次北極科考順利完成、大洋科考成果豐碩、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的下水,相關記者熱愛國家海洋事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在報導國家海洋大事件和各海洋展會的同時,相關記者深深被國家海洋事業的未來所吸引,加上已經積累了相當的涉海成立“中國網海洋頻道”擺上了中國網的議事日程。2012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號召,這促進了“中國網海洋頻道”加速上線。11月28日,中國網海洋頻道“中國海洋網”正式上線試運行。11月30日,中國海洋網的連結出現在中國網首頁。

中國網海洋頻道初始內容源自於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中國網記者對海洋事業的報導。隨著中國網內海洋新聞和專題報導的增多,把中國網涉海新聞和專題報導匯集在一起,實時報導國家海洋事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了中國網很多記者的共識。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海洋事業的重視和投入,中國網海洋頻道最終在融合了中國網各海洋新聞後構建了中國海洋網的初始面貌。

頻道現狀

目前中國網海洋頻道運行情況如下:

1.11月28日起,訪問量從零做起,目前訪問量日均5萬,高峰時單日訪問量達到20萬;

2.日均發稿量不少於100篇,原創新聞不少於10篇;

3.搜尋引擎全面抓取新聞。中國網海洋頻道在百度搜尋“中國海洋”時排名第7至10名,僅排在國家海洋局及各局屬單位網站後;

4、人員組成:頻道主編 馮竹 高級編輯 李睿 孫潔

未來構想

中國網海洋頻道是中國網旗下的海洋媒體平台。中國海洋網與國家海洋局有著長期密切合作,常年參與報導國家海洋局重大事件及沿海省市重點盛事及海洋活動。自11月28日上線以來,中國網海洋頻道在工作中完成了較為滿意的開局。在未來,中國網海洋頻道將繼續發揚開局工作中的精神,在“權威性、專業性、通俗性、前沿性”上進一步提高。

1. 權威性是中國網海洋頻道最賴以生存的基礎。未來的工作中,中國網海洋頻道將繼續加強與國家海洋局的合作關係,更加認真負責地揭示中國海洋事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示中國海洋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應珍惜權威性報導地位,進一步加強中國網海洋頻道在權威發布上的嚴肅和真實發布,堅決杜絕出現不實報導和任何歪曲新聞。

2. 專業性是中國網海洋頻道賴以自信的積澱。中國網海洋頻道將進一步提升編輯的海洋專業知識水平,並在廣度上盡力增強。記者和編輯在海洋領域的專業性是確保中國網海洋頻道權威性的最重要的手段。要向國家海洋局和其他涉海單位積極學習海洋知識,力爭使報導內容能進一步細化紮實,為廣大讀者的科普營造一個專業性值得認可的海洋平台。另一方面,中國網海洋頻道的編輯和記者應當開拓專業性的思路,力爭做到有能力為國家涉海領域的人士提供一定數量的及時有效的工作和環境信息,避免出現“華而不實”的批評。

3. 通俗性是中國網海洋頻道贏得讀者認可的關鍵。儘管要堅持專業性報導團隊,中國網海洋頻道還應該繼續加強深入淺出的報導方法,針對讀者關心的問題進行重點報導,同時,中國海洋頻道應當進一步進行一些讀者調查,確定讀者的各項偏好,並根據此對中國網海洋頻道的相關內容、欄目和專題作出相應調整。此外,中國網還應繼續避免出現任何錯別字,並繼續堅持平實、可讀性強的新聞寫作風格,絕對避免艱澀、深邃的報導文章。

4. 前沿性是中國網海洋頻道未來發展的靈魂。中國網海洋頻道不僅應當及時報導中國海洋事業的重要事件,更要有高度的觀察敏銳度,力爭在事件爆發之初就能夠對相關事件進行解析,並在第一時間採訪相應的專家學者,改變獨家新聞目前僅停留於報導和事後解析的階段。

發展方向

1. 目前定位: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海洋入口網站

2. 發展目標:在整體工作成果中進一步保持和鞏固這一定位

3. 發展方向:

1)進一步深入涉海政府機關以提升權威性。進一步加強與國家海洋局的聯繫,並同時加強與國家海洋局局屬單位的聯繫。在此基礎上,建立和農業部漁政局、國家海事局等涉海單位的聯繫,加強中國網海洋頻道獲得國家海洋事業第一手新聞的及時性和權威性。

2)進一步深入海洋工作者基層。加強與基層海洋工作者的聯繫,進一步報導基層海洋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拉近海洋工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提高讀者了解國家海洋工作的興趣,增進讀者對海洋工作的感情。

3)進一步加深和沿海地方的聯繫。沿海地方的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海洋工作的前線之一。加強和沿海地方的聯繫有助於中國網海洋頻道走進沿海地區民眾的生活,避免單純地“政府公報”式新聞播報,中國網海洋頻道也可以地方海洋經濟的報導中為解析國家海洋經濟未來提供新聞依據。

4)加強和專家學者、高校的聯繫。國家有著眾多的海洋工作類專家院士,他們對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未來有著極其深刻的研究。國家同時也開設了不少涉海高校,有些高校專家學者資源豐富,有些高校師資不夠,在增強和高校以及專家聯繫之後,中國網海洋頻道不僅可以藉助自身資源推動專家學者在涉海高校建設方面的交流,還能夠就國家海洋事務和海洋經濟事務積極發聲,推動國家海洋經濟科學發展。

5)加強專題建設。專題報導比一般報導有著更加突出的強調作用。目前專題報導還屬於單純報導活動的事後解析,應當逐步開展觀察評論性專題,邀請專家學者和官員對國家海洋事件進行評述,對國家海洋事業未來進行展望。

6)加強新聞寫作類型。單一的播報風格對讀者的興趣和精神都是一種摧殘。保持單一播報風格必然會使讀者興趣大減,關注度削弱。應該積極探索調查式、報告文學式等各種新聞寫作風格,促進中國網海洋頻道新聞播報的全面性,提高中國網海洋頻道新聞的可讀性和多樣性。

中國網海洋頻道的合作具體內容四以及可行性分析

地方和行業欄目組提供新聞報導和專訪、專題、活動策劃,經中國網海洋頻道審核後在中國網海洋頻道發布並推廣。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作為國家重點新聞媒體之一,在落實“建設海洋強國”的具體新聞工作方面義不容辭。此次合作在海洋宣傳的權威性、普及性上都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

中國海洋事業已經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海洋工作受到重視的程度日益增長,地方各涉海企業也會迎來發展的高潮期,在這樣的環境前提下,中國網海洋頻道傾力打造深度專題與活動策劃及相關新聞報導,對於各地方及涉海行業、企業的知名度和關注度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地方和行業欄目組與中國網海洋頻道的合作有著巨大的可行性。

官方網站及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A座604

郵編:100089

已承辦的活動

1、 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

為了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要增強海洋意識”和李長春同志“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意義重大”的重要指示精神,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海洋,認識海洋,熱愛海洋,並投身海洋事業,同時也吸引全社會更加關注海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保護海洋。
1.主辦單位:國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海軍
2.承辦單位:海洋出版社
3.獨家網路合作:中國網
參賽對象 全國範圍內在讀的高校學生。
競賽形式 個人參賽:所在學校未組織參賽的選手可通過網路註冊、答題進行初賽、複賽,決出優勝者參加電視總決賽。
電視總決賽採取現場競賽、電視錄播方式進行。
競賽資料競賽題目相關知識點可從中國網、海洋日活動官方網站、海洋出版社網站免費下載。

2、第二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

展會簡介
第二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海洋科技發展、壯大現代海洋產業”為主題,通過舉辦博覽展示、高端論壇、推介洽談、項目簽約、科技人才交流等主題活動,集聚海內外海洋經濟發展資源,構築海洋科技人才交流、產品展覽、投資合作的綜合平台,推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和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洽談會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聯合主辦,將於2012年9月15日至17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寧波香格里拉大酒店、象山縣舉行。

3、2012年度海洋人物評選

由中國網和中國海洋報社主辦的“2012年度海洋人物”評選活動於今日正式拉開帷幕。

2012年,中國海洋事業走過了輝煌的一年,“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成功、第五次北極科考成功和第29次南極科考開始,第26航次大洋科考圓滿完成,908專項通過總驗收,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宏偉目標,“遼寧”號航母入役,殲-15艦載戰鬥機入役, 981海上半潛式鑽井平台建成運行,中國海監常態化巡航釣魚島和南海島嶼,中國成功申請富鈷結殼礦區……

2012年,中國的海洋日益獲得了千千萬萬普通民眾的認可和支持。中國海洋事業2012年豐碩的成果征服了國人,使2012年成為中國海洋事業受到空前關注的一年。

2012年輝煌的中國海洋事業的背後,是無數海洋工作者的汗水、辛勞乃至生命。2012年,我們見證了 “蛟龍”號深潛器成功進行7000米海試的瞬間,見證了殲-15研製現場行政總指揮羅陽同志的兢兢業業。同時,我們也被中國海監船“喊話哥”萌翻,被堅守一線的科考隊員和監測工作者們的精神和意志深深地打動著。2012年,中國的海洋工作者繼續用自己的汗水、辛勞和生命為“建設海洋強國”事業添磚加瓦。

2013年6月8日,國家海洋局等有關部門將舉辦201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為此,在國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動辦公室支持下,中國網、中國海洋報社主辦“2012年度海洋人物”評選活動。以表彰海洋傑出代表人物,提升中國海洋事業的公眾影響力,增強全民海洋意識活動。活動最終將評出2012年度海洋人物10名。我們邀請您參與本次活動,發掘身邊讓你我感動的從事海洋工作、為海洋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海洋人,並推選出您心目中的“2012年度海洋人物”。

“2012年度海洋人物”的推選標準如下:

1.常年奮戰在基層一線崗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 為推動中國海洋事業發展、弘揚海洋歷史和文化、傳播海洋意識等方面做出一定貢獻;

3.人物事跡感人,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激發普通人的內心共鳴,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

3月15日前,中國網將不間斷徵集“年度海洋人物”的候選人名單,有意參與推選的網友可填寫人物推薦表格。並附人物一寸照和工作照各一張,於2013年3月15日前報送。中國網還將於3月11日—3月30日開通評選專題,刊登提名人物資料,徵集網民投票。

4、第六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