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公共實驗技術中心

簡介

公共實驗技術中心旨在充分利用研究所內現有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和最佳化配置,避免或減少重複購置,提高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同時,通過建設公共服務平台,加強研究所內及科學院與部門、高校、地方的交流合作,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公共實驗技術中心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術隊伍,由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工程師、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等組成。技術力量雄厚,為各個關鍵實驗系統的管理、運行、維護做出了重要貢獻。研究所每年完成多項科研任務,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是與這支技術團隊的貢獻分不開的。研究所將技術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計畫緊密結合,積極為技術隊伍建設、提高技術隊伍水平創造條件。希望建設一支一流水平、技術精湛、思想穩定、配備合理的技術隊伍,在不同的技術層面,為充分發揮各關鍵實驗系統的功能和作用提供技術支撐。為研究所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組成

公共實驗技術中心由天然產物、分子學和生態學三個技術平台組成,現有管理技術人員11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4人。

儀器

實驗室使用面積約1000平方米,各種先進儀器40多台(件),價值約3000多萬元,可進行水質、土壤、植物中無機、有機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植化、環境、生態學科的某些特性分析。天然產物技術平台擁有600 MHz核磁共振儀、高分辨質譜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質聯用儀等設備,開展天然產物化學、藥學與化學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分子學技術平台為生命科學、藥物科學、生態學、農學等研究配備了Zeiss多功能顯微鏡、Nikon倒置式螢光顯微鏡、多功能酶標儀VariosKan Flash、胺基酸分析儀、雙向電泳、螢光PCR儀等一系列先進的分析測試設備。生態學技術平台配備了先進的室內和野外分析表征設備,具備實時監測、微觀巨觀研究、野外連續作業等表征技術與測試手段,擁有ICP-AES、氣相色譜分析儀、土壤氮循環儀、TOC分析儀、LI-6400攜帶型光合作用測定儀、PAM-2100葉綠素螢光儀、年輪分析系統、LT-36VL植物低溫光照培養箱等生態學儀器設備。

原則

公共實驗技術中心始終堅持專管專用、資源共享、發揮效力、提高水平、有償服務的管理原則,有效地實現研究所大型儀器的聯合共享,發揮實驗室和儀器使用的最大效益,以利於公共實驗技術中心的良性循環,逐步提高科研創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具備開展生物醫藥、環境分析、生態學保護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的軟硬體技術支撐體系,針對地方和國家的重大項目和主要產業方向為周邊企業和單位提供測試分析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