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信息化與網路經濟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深度和廣度兼顧
研究室近年的課題涵蓋:1)“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尤其是企業信息化、農村信息化與電子商務;2)網路經濟,包括網際網路產業群及網路套用;3)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的競爭與規制;4)電子政務;5)信息化與智慧財產權;6)信息化與和諧社會建設;7)信息安全;8)信息資源開發與管理等。有些方面的研究已滾動開展了多年,使研究不斷深入。如在電子商務研究中,課題組從承擔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03)》主報告和《中國信息年鑑(2005)》“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的撰寫開始,每年一度發表中國電子商務年度發展研究報告;在電子政務領域,與合作夥伴一起每年一度聯合發布《中國特色政府網站測評報告》(自2006年開始)和《中國政府網站國際化程度測評報告》(自2007年開始)。
2、在研究投入上以套用研究為主
在基礎研究方面,近年該室研究人員相繼發表了《電子政務行政生態學》、《後現代經濟》、《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研究》等專著和一些有影響的論文。但在課題研究力量投入上,更多還是套用研究為主。其中,來自國家領導機關委託的橫向課題與參與我國信息化戰略與政策研究工作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近年參與的套用研究主要包括:《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報告》和政策規定、央企信息化政策與測評標準、國家電子商務相關政策、電子政務與政府網站政策、三網融合政策、“十二五”信息化規劃等。
3、堅持開放合作和靈活的研究機制
該室在研究所領導下,積極探索靈活開放辦研究室的路子。2002年3月,經院正式批准,以該室為基本班底,成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該中心採取“官、產、學”相結合的組織結構,在當時的全國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和聯和運通投資公司的資助下成立。近年,該室依託“信息化研究中心”,對外申請和承接了一系列橫向研究課題,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組織了許多有影響的學術活動。這一靈活的運行機制在七室的研究工作和學科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建設進取、專注、合作、互補的研究團隊
信息化與網路經濟領域的實踐發展之快有目共睹,從而給研究室的科研工作帶來一系列挑戰:一是研究內容的開拓性,許多研究對象是新的,缺少前人雄厚的研究基礎、研究方法可供遵循,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基礎性的研究架構;二是研究對象的多變性,要求研究人員必須保持開放的思維和敏銳的眼光,長期不斷跟蹤和及時更新所積累的知識和相關的研究資料;三是研究方法的綜合性,問題導向為主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有開闊的視野和多學科融合的知識。為此,研究室需要有一支開拓進取、專注求實、優勢互補、人員相對穩定的隊伍。
5、主要問題
一是人員不足。近年,研究室人員幾經調整,一直保持有4-5名研究人員。到2010年底,在崗有4人,包括研究員一人、副研究員二人、助研一人。研究室更多通過利用博士後和在讀博士研究生、合作研究、子課題外包等方式緩解人員壓力。
二是研究方向需進一步聚焦。雖然開放辦研究室是必要的,也必須繼續堅持,但它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研究須兼顧課題委託方及合作夥伴的要求,使研究方向發散。今後需要更好地平衡各類課題的關係,進一步聚焦研究方向,把握好學科發展的主線。
三是基礎研究有待加強。從長遠來看,研究室需要從套用研究成果中總結提高,從為研究生開設專業課和一些已有的基礎研究積累中提煉加工,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學科的基礎建設。
“十二五”期間,根據院所聘任制改革給研究室設定的職責任務,該室擬按以下三條主線開展學科建設和研究工作。
1、信息產業發展。重要是深化某些有過長期跟蹤研究和成果積累的領域,如電信、網際網路產業、三網融合、軟體業等,和有過開拓性探索的新興的子產業,如文化創意產業、電子商務服務業、信息資源服務業等。應繼續發揮社科院比較超脫中立的優勢開展產業研究,特別關注信息化帶來的產業轉型、融合與業態創新方面的課題;
2、信息化套用。重點擬放在:“兩化融合”、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網際網路監管、信息化與國民素質等。繼續以信息化研究中心的平台,拓寬與相關部委、業內機構、教育和科研單位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參與政府戰略與政策諮詢、起草相關檔案、聯合召開或參與專題研討會、合作研究和學術互訪等形式,拓展思路,取長補短。爭取再形成一、兩個可支持該室長期持續研究的支柱性系列課題。
3、學科基礎建設。對已納入技術經濟學下的重點分支學科的“信息技術經濟學”研究,應爭取早出專著,而後再繼續拓展和深化研究;結合研究生院的專業課教學,在“信息化概論”、“信息化測評理論方法”等有長期研究和實踐積累的領域,積極爭取形成專著。
室主任:汪向東(研究員)
副主任:姜奇平(副研究員)
室成員:葉秀敏(副研究員)、周 紅(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