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市化與社會關係網路:以大慶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為例

第一節 第一節 浦東新區的城市化和社會關係網路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外文書名: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in China: Two Cases in Daqing City and Pudong of Shanghai City
叢書名: 南強社會學文庫
平裝: 24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04707, 7509704707
條形碼: 9787509704707
尺寸: 22.8 x 14.8 x 1.6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中國的城市化與社會關係網路:以大慶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為例》受美國學者沃斯的城市性理論、索羅金的社會流動效果論以及費舍爾的亞文化理論的啟發,以城市化背景、城市化類型以及社會結構完全不同的大慶市和浦東新區為例,從人口規模和社會流動的視角,考察了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對居民關係網路的影響,並得出影響居民關係網路的要素是城市社會存在的歸屬性社會群體;社會政策對於關係網路的影響效果大於城市化本身,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口城市化不能引起生活的城市化。

媒體評論

這本書實證性地考察了在現代中國社會,快速發展的產業化、城市化對城市居民社會關係網路的影響。
本書的特徵及意義有以下兩點:第一,在美國和日本有關產業化、城市化與社會關係網路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實證性研究但是在中國,產業化、城市化對居民的社會關係網路的影響是否與美日社會相同?本書實證性地回答了這一問題。第二,在中國城市化分為兩種類型,即由社會政策主導的計畫性城市化和與美日社會相同的自發性城市化。本書選擇了城市化類型不同的兩個城市地區——大慶市和上海浦東新區利用調查數據進行了比較研究。
本書的獨創性尤其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根據一個家庭保存的不同輩份家庭成員的結婚禮財,考察了不同輩份的社會流動與社會關係網路的關聯性。第二,把導致自發性社會流動的業績達成意識分為職業地位達成意識和經濟地位達成意識並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日本山口大學東亞研究科科長 小谷典子(三浦典子)

目錄

緒論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一章 城市社會學領域社會關係網路的研究
第一節 以美國、日本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路研究
第二節 中國城市社會學界社會關係網路的研究
第二章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第一節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第二節 黑龍江省大慶市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第三節 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第四節 大慶市和浦東新區城市化的異同
第三章 大慶的城市化和社會關係網路
第一節 調查與調查結果的概要
第二節 結婚禮賬上的社會關係網路
第三節 社會流動與社會關係網路
第四節 同一家庭內不同家庭成員的社會關係網路
第五節 大慶居民的社會關係網路的形成
第六節 大慶居民的生活結構
第四章 浦東新區的城市化和社會關係網路
第一節 調查與調查結果的概要
第二節 浦東新區的社會關係網路
第三節 社會流動和社會關係網路
第四節 浦東新區流入者社會關係網路的形成和業績意識
第五節 浦東新區的社會關係網路的形成機制
第五章 總結——中國的城市化和社會關係網路
第一節 調查結果的總結
第二節 與先行研究的比較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有關大慶居民的社會關係網路的社會調查
附錄2 有關浦東新區城市化和社會關係網路的社會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