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問題研究

在借鑑總結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趙昱所著的《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問題研究》緊緊圍繞電視低俗化的本質、動因、對策這三個核心問題展開。 作為《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問題研究》的起點,低俗的文化史回溯顯示,文化藝術作品中從未缺失過為滿足人的感官欲望而做的表達。 以這一認識為基礎,本書提煉出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三種不同層次的特徵,即顯性特徵(色情、暴力)、灰色特徵(窺視、解構、煽情)、隱性特徵(同質、淺白),進而對電視低俗化進行了世界與中國兩種語境下的概念界定。

內容介紹

近十年來,作為電視實踐的難點、政府規制的重點、大眾批評的熱點,“電視低俗化”問題一直為學術界關注。在借鑑總結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趙昱所著的《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問題研究》緊緊圍繞電視低俗化的本質、動因、對策這三個核心問題展開。首先,在本體論中探究了電視低俗化的本質特徵與涵義;其次,重點鎖定社會價值觀、電視消費、電視生產三個相關因素,以此分析中國當前社會轉型期及市場經濟條件下電視低俗化的生成機理;最後通過對各種理念與路徑的甄別比較,提出這一問題的應對之策。
作為《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問題研究》的起點,低俗的文化史回溯顯示,文化藝術作品中從未缺失過為滿足人的感官欲望而做的表達。感官欲望是一種客觀存在,相應的表達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之所以被指為“低俗”,是由於它背離了“中庸”、“適度”的理性原則,並蘊含著對當時當地社會正統政治法律制度、文化藝術傳統、道德倫理規範的冒犯與背離。以這一認識為基礎,本書提煉出中國當代電視低俗化三種不同層次的特徵,即顯性特徵(色情、暴力)、灰色特徵(窺視、解構、煽情)、隱性特徵(同質、淺白),進而對電視低俗化進行了世界與中國兩種語境下的概念界定。
社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集中體現。本書梳理了轉型期社會價值觀現狀,指出中國目前存在著“多元價值觀衝突”、“主導價值觀模糊”、“個體價值觀失度”的突出問題,分別闡述了政治取向、功利取向、道德取向、審美取向的全面轉型給中國電視在價值取向及文化特徵上帶來的深刻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對電視低俗化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