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環境破壞的經濟損失計量實例與理論研究》的文章分為三類四個部分,並以實例研究當先,理論研究次之,專題評論居後。這種編排次序的目的是表示此類研究中實踐的重要性。它說明理論來源於實踐。實例研究(1):包括三篇文章。它們是“90年代中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經濟損失”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鄭易生、李玉浸、王世汶、錢薏紅等人的“中國環境污染經濟損失估算:1993年”一文,建立了更為全面的損失計算類目,並採用了主要污染受害部門——農業與衛生部門的最新研究結果。
實例研究(2)是徐嵩齡的“1992年中國城鄉工業污染排放的經濟損失計算”。這是他在中國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局部經濟效益的社會成本》中“環境污染成本的經濟分析”報告的一部分。
概念與方法研究包括兩篇文章。徐嵩齡的“生態資源破壞經濟損失計量的規範化”一文,對反映在這一研究中的概念與方法的問題作比較全面的說明。鄭易生的“冰山現象——論人估算環境損失的能力”一文,以作者慣用的學術聊天風格。
專論與評論部分是徐嵩齡的“中國環境破壞的經濟損失計量:它的意義、方法、結果及研究建議”。此文雖早已完成,但最近又根據剛剛獲得的國內外研究報告加以擴充。
《中國環境破壞的經濟損失計量實例與理論研究》中的部分文章較長,為了能使讀者能預先了解文章全貌,編者在每篇文章的篇首列出了文章的細目,以此代替慣用的論文摘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