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名作家愛情小說選3:春桃

中國現代名作家愛情小說選3:春桃

《中國現代名作家愛情小說選3:春桃》是2014年1月1日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地山。

內容簡介

《春桃》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許地山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春桃、向高、李茂之間的三角情感糾葛。在小說中,春桃尤若一個得道高僧,超越了凡世的清規戒律。作品後被拍成電影獲得很大成功。《命命鳥》是許地山的第一篇小說,寫了一對緬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桎梏束縛下的愛情悲劇。《綴網勞蛛》為其早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作者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憤懣並給予深刻批判。

帶你走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愛情故事

作者簡介

許地山(1893~1941年),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曾任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一生著作頗多,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等小說集。

目錄

論地山的小說
從小說《春桃》到電影《春桃》
春桃
換巢鸞鳳
黃昏後
商人婦
綴網勞蛛
枯楊生花
無憂花
無法投遞之郵件
命命鳥
螢燈
桃金孃
許地山年表

序言

許地山小傳
許地山(1893~1941年)名贊堃,號地山,筆名落華生。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碩果。
許地山,其父許南英是個富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祖籍廣東揭陽,出生於台灣台南。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許南英臨危受命,擔任台灣籌防局統領。他激於民族大義,率眾奮起反抗日軍的入侵,日寇占領台灣後,遂將全家遷回大陸。當時因清政府不準內渡官員保持台灣籍貫,許南英便在福建龍溪落籍。
1913年許地山受聘到緬甸仰光華僑創辦的中華學校任職。兩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響,後來,他創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於此。1915年12月,許地山回國,住在漳州大岸頂,後在漳州華英中學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師,併兼任附小主事。
1917年暑假,許地山以優異成績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學會多種外文和方言。並經常和瞿秋白、鄭振鐸、耿濟之等人在一起談論時政,尋求真理,探索改造社會、振興中華的道路。他們在北京青年會圖書館編輯《新社會旬刊》,宣傳革命思想,發表新文學作品。當“五四”運動爆發時,許地山作為學生代表經常上街演講,在天安門前參加遊行集會,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鬥爭。
1921年1月,許地山和沈雁冰、葉聖陶、鄭振鐸、周作人等12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小說月報》,成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新文學刊物。許地山以落華生為筆名在刊物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命命鳥》,寫了一對緬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桎梏束縛下的愛情悲劇,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他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許地山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的短篇小說《綴網勞蛛》,為其早期的代表作。小說反映了作者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憤懣並給予深刻批判,充分顯示“五四”時期新文學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精神。
1922年8月,許地山與梁實秋、謝冰心等到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學習,192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以“研究生”資格進入美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學、梵文、人類學及民俗學,兩年後又獲牛津大學研究院文學學士學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許地山創作的第一次高潮時期。這期間,他的12篇短篇小說結集為《綴網勞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務印書館以《空山靈雨》為書名出版。膾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為背景,明確主張做人要“像花生,因為它是有用的,不是偉大、好看的東西。”
1927年許地山學成回國後,在燕京大學文學院任教。與此同時,許地山還寫了不少宗教書。如《大藏經索引》、《道教思想與道教》、《中國道教史》(上卷)、《雲笈七籤校異》、《摩尼之二宗三際論》等,並著手編纂《道教辭典》。其學術成就,學界有口皆碑。
抗戰期間,許地山作為一名熱愛祖國的左翼作家,奔走呼號,聲討日寇罪行。然而,卻受當時燕大任教務長的司徒雷登的排擠而被解聘。後避居香港,被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
許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間,在改革教育、教學的同時,積極從事社會教育和文化活動。他先後發起和組織了“香港新文學學會”、“中國文化協會”,併兼“廣東叢書編印委員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他積極提倡改良中國小課程,建議教育當局創辦香港中國小教師討論會,並擔任“香港中國小教員暑期討論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國小校董。對香港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不少貢獻,受到各界人士好評,曾被選為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許地山更是義無反顧地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走出書齋,奔波於香港、九龍等地,在民眾集會上發表演講,幫助流亡青年補習文化課,還在報刊上發表了《七七感言》、《造成偉大民族底條件》等雜文,宣傳抗戰,反對投降。在上海淪入日寇鐵蹄之下時,著名作家鄭振鐸冒險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時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轉移到香港。許地山得知後,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不被敵人掠走,毅然答應幫助暫存。
1938年3月,在漢口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許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當選為理事。當時大批文化人與青年學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會員通訊處”,許地山任常務理事兼總務。他寫了長篇論文《國粹與國學》,在當時影響很大。1934年的小說《春桃》塑造了一個勞動婦女潑辣而善良的形象。抗日小說《鐵魚的鰓》,作品通過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人民堅持抗戰的意志和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藝界的極大好評,被認為是“中國小說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許地山積勞成疾,導致心臟病逐漸嚴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時,他心臟病再次復發,英年早逝,年僅49歲。噩耗傳出,第一個送來花圈的是宋慶齡。梅蘭芳、葉恭綽、郁達夫、徐悲鴻等許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輓聯。當天,香港所有的機構和學校下半旗,港九鐘樓鳴鐘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個團體近千名代表舉行“許地山先生追悼大會”。國內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會,痛悼這位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愛國者!
許地山是上世紀20年代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創作一開始就匯入了問題小說的熱潮之中,出手不凡,顯出了與其他問題小說名家如葉紹鈞、冰心、王統照、廬隱等人不同的奇彩異趣。他的作品多寫緬甸、印度等異域生活,充滿了南國情趣。其風格獨特,卓然不群,具有宗教情懷,在宗教氛圍中探討女性的命運。在情節上多貫穿愛情主線。
《命命鳥》寫一對緬甸青年加陵和敏明的愛情故事。敏明與加陵相愛,但父親要敏明專心作戲子,不讓上學,加陵進了仰光高等學校,他們的愛情遭到家人反對。敏明在夢幻中見到極樂世界中關麗的命命烏,為追求自由愛情,敏明和加陵攜手投水自盡,去做了極樂世界的命命鳥。小說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宣揚人生是苦,涅架最樂的宗教精神。
《綴網勞蛛》主人公尚潔原是童養媳,後與幫助她逃離婆家的長孫可望結婚,但他們的婚姻沒有愛情。尚潔恪守婦道,順從命運,坦然的面對生活。一天,尚潔救了一名竊賊,被可望誤會以為他們間有曖昧關係,刺傷了尚潔。可望提出離婚,教會也剝奪了尚潔赴聖宴的權利,尚潔沒有辯解,仍以自己的信仰堅持自己人生的信念,到一個島上生活,養育子女。可望在牧師的教誨下覺悟到了自己的過錯,把尚潔接回家,尚潔回家後生活坦然,對誰也沒有怪罪,相信人的命運如蜘蛛補網一樣,不得不如此。小說表現了宗教的慈愛、博愛與道德、人性的衝突,表現了順其自然,與世無爭的觀點,對人生和命運的隱喻:人生如網,任其而過,與世無爭,順應天命。
《春桃》寫春桃、向高、李茂之間的情感糾葛。春桃與李茂成親那天,由於亂兵的衝擊,兩人在逃跑中離散。後李茂參軍,雙腿傷殘後流落街頭成了乞丐。春桃流浪到北平以撿破爛為生,與夥計日久生情。李茂巧遇春桃後,被春桃背回去。後春桃成了李茂和向高的媳婦,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家庭。在小說中,春桃尤若一個得道高僧,超越了凡世的清規戒律。春桃心中,已無男女,眾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媳婦已非媳婦,一切皆空。慈愛與寬容,超越世俗的觀念,已經成為了宗教的“空”的觀念。
許地山的創作主旨常常表現宗教的情懷。“人生苦”是佛教教義的核心內容。這一文化內涵在許地山文學作品中的建構,形成了許地山特有的宗教文學。《空山靈雨》中《弁言》的第一句就是“生本不樂”,在《愛的痛苦》、《愛就是刑罰》、《美的牢獄》等散文中,作家更進一步說明了“人生苦”的普遍性。愛是一種痛苦,愛是一種刑罰,美是一座牢獄。當然,許地山在作品中編織了一個繽紛的女性世界,敏明、惜官、尚潔、陳情、玉官、麟趾、春桃等組成的“女兒國”世界,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宣揚了美好的愛情觀和中國女性的博大胸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