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 鄧頻聲 編
出 版 社: 時事出版社
ISBN: 9787802324022
出版時間: 2011-01-01
版 次: 1
頁 數: 261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政治/軍事>中國政治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權力監督體系研究》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權力監督體系是一個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法律制度基礎上,以權力的運行為監督對象,包括黨內監督、人大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司法監督、司法機關內部監督、民主黨派監督、民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各種形式的一個完整的權力監督體系。基於這一理念,本書分別展開探討黨內監督、人大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司法監督、司法機關內部監督、民主黨派監督、民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各種監督形式。對於每一種監督形式,既總結其所取得的成就與進展,也直面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究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完善與加強各種形式監督的具體建議。本書對反腐倡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完善和加強黨內監督研究
一、黨內監督的成就與不足
(一)黨內監督的進展與成就
(二)黨內監督仍然存在的問題
二、黨內監督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黨內監督制度設計本身有一定的缺陷
(二)黨內監督制度的落實缺乏相應的條件
三、完善與加強黨內監督的對策建議
(一)從黨委到黨代會:權力重心轉移與體制安排
(二)機制設計——黨委會由實際的首長負責制向委員會制回歸
(三)集體領導的技術變革:改革議事規則
(四)積極發展黨內民主
(五)維護黨內制度的完整性與權威性
第二章 完善和加強人大監督研究
一、路徑選擇:監督模式與人大監督
(一)權力監督的兩種模式:縱向監督與橫向監督
(二)橫向監督模式下的人大監督:分權與制衡
二、體制障礙:人大監督與黨的關係
(一)黨政不分的消極影響及其克服
(二)人大能否監督黨?
三、權力平衡:人大監督與司法獨立
四、制度改良:人大監督機制的自身完善
(一)充實人大監督機構
(二)完善對人大代表的監督機制
(三)健全人大監督的程式與手段
第三章 完善和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監督研究
一、現狀分析
(一)現行行政機關內部監督體系建設的主要優勢
(二)現行行政機關內部監督體系建設的主要薄弱環節
二、改革構想
(一)改革和完善一般監督體系的建議
(二)改革和完善行政監察體系的建議
(三)改革和完善審計監督體系的建議
(四)改革和完善財政金融監督體系的建議
第四章 完善和加強司法監督研究
一、司法監督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相關概念界定
(二)司法權的特點
(三)司法監督的內容
(四)司法監督的重要性
二、我國司法監督制度的現狀剖析
(一)我國司法監督制度的主要優勢
(二)我國司法監督制度存在的弊端
(三)制約我國司法監督制度作用發揮的原因
三、完善我國司法監督制度的對策與措施
(一)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二)預防和遏制司法腐敗
(三)加強司法監督力度
(四)提升檢察機關的作用
(五)整合法院行政案件的審判制度
(六)注重發揮司法監督與其他監督制度的協同效應
第五章 完善和加強司法機關內部監督研究
一、司法機關內部監督的困境分析
(一)法院系統內部監督的?困境
(二)檢察院系統內部監督的困境
(三)檢察院對法院審判監督的困境
二、司法機關內部監督面臨困境的深層原因
(一)對司法獨立與對司法權監督之間的關係認識存在不足
(二)司法權力的內部配置不合理
三、司法機關內部監督的改革之路
(一)理順司法獨立與對司法權監督的關係
(二)合理配置司法機關內部權力
(三)法院系統內部監督具體機制的完善
(四)檢察院系統內部監督具體機制的完善
(五)檢察院對法院審判監督機制的完善
第六章 完善和加強民主黨派監督問題研究
一、現狀分析
(一)民主黨派監督的主要優勢
(二)民主黨派監督的主要薄弱環節
二、改進構想
(一)端正態度,自覺、誠懇地接受監督
(二)民主監督應該法律化、制度化
(三)要完善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機制
(四)民主黨派要有加強自身建設的緊迫感
第七章 完善和加強民眾監督研究
一、民眾監督在我國權力監督體系中的地位
(一)民眾監督概述
(二)民眾監督的特點
(三)民眾監督的意義
二、當前民眾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監督意識弱化
(二)民眾監督制度不完善
(三)權力運行的透明度不夠
(四)監督渠道不暢
(五)監督主體的能力有欠缺
(六)制度執行不力
三、完善和加強民眾監督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監督意識
(二)完善民眾監督制度
(三)進一步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
(四)保障監督渠道的暢通
(五)提高民眾的監督能力
第八章 完善和加強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研究
一、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成就與問題
(一)新聞媒體監督近年來的進展
(二)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存在的不足
二、完善和加強新聞媒體監督的思考
(一)糾正認識偏差:在對立觀念之間尋求平衡
(二)加快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立法步伐
(三)創造性運用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現有空間
(四)建立與新聞媒體監督的聯動與跟進機制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