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油茶種植歷史沿革
我市位於湖南省衡陽市西南部,唐天寶元年開始置縣,1996年11月撤縣設市。
油茶又叫茶籽樹,與油棕、油橄欖、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據歷史記載,常寧市栽培油茶的歷史長達1700餘年。1981年該市貢獻國家茶油206萬公斤,居全國縣(市)之首。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勞力紛紛外出打工,油茶林基本上是人種天管,墾覆率低,拋荒率高,“老、稀、殘、雜”現象嚴重,低產油茶林比重達70%以上。2005年7月,常寧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晰了油茶產業發展思路。今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把油茶作為常寧的名片進行打造”。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政委、市長為組長的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為促進油茶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和組織保障。油茶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是常寧人民引以自豪的名片, 是國務院命名的“油茶之鄉”。全市油茶林面積69.2萬畝,歷史最高年產茶油3595噸。我市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的發展,一直把油茶產業作為我市最有條件、最有基礎做成的規模產業、支柱產業來抓。2008年7月,我市出台了《關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制定了“五個一”的發展目標,即計畫通過5年的努力,建成一個50萬畝高產油茶基地;建成一個油茶加工龍頭企業;建成一個茶油交易市場;建成一個油茶生態文化休閒園;全市茶油年總產量達到1萬噸以上,油茶產業總產值10億元以上,恢復我市油茶產業在全國的領先水平,打造成全國最大的“油都”。其中,我們確定的“中國·油都”油茶產業發展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是油茶產業發展的核心工程。
為加快我市油茶產業發展,拉動區域經濟,發揮市場功能,促進全市商貿流通業又好又快發展。常寧市商務局市場服務中心把市政府2009年24次《關於“中國·油都”建設的會議紀要》的精神落實到實際行動。
市場服務中心經過多方考察,多次論證,現已做好項目科研報告及資金申請書。中心負責人多次組織班子成員及中層骨幹,聘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全市各個鄉鎮的油茶林主要產區,各鄉鎮所轄市場,走訪了種植油茶林農民和龍頭油茶產業企業,為做好項目科研報告及資金申請書獲得大量好的素材、數據,並運用科學發展觀理念初步構想“中國·油都”的建設內容和設計方案。堅持用“三產”(產業帶、產業群、產業鏈)的理念來布局,把“中國油都”分為市場物流區、生態文化區、油茶產業區、配套設施區等四大功能區。致力把“中國油都”建設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油茶產業發展服務體系。
中國油都建設措施
“中國油都”建成後為全國油茶產品提供交易場所和展銷設施,致力創造公平、安全、開放、規範、高效的油茶及其附屬產品交易市場環境。將全國各地油茶生產廠家、經銷商家等企業集中於“中國油都”,充分利用市場輻射作用,發揮企業的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油茶企業的專業化和互補性。並且每年定期舉行全國性的以茶油為主的食用油展銷會,作為全球食用油產品(以茶油為主)的日常展示銷售視窗。
“中國油都”設定網上茶油交易所、茶油期貨交易所、電子商務處理中心。實行油茶實物買賣、網上交易的形式,集中茶油產品信息資源,設立茶油產品流通網站,全面掌握全國油茶分布、生產、加工和銷售的準確資料。發布油茶產品價格、行情、供求情況及我國主要油茶企業的相關信息,促進油茶企業和信息資源相互依存、相互推進的發展局面。
“中國油都”設定食用油檢測中心。對以茶油為主的食用油產品的市場進行監管,做好質量檢測和等級區分,切實保護進駐交易所各類油茶產品業主及消費者的權益。同時,爭取國家農業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在“中國·油都”設立“綠色食品”質量認證中心。
奔赴各級相關部門辦理手續。市場服務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中國·油都建設工程指揮部部署,立即向常寧市發改局申報立項,並根據國家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方向,充分發揮“中國·油都”建設項目的綜合服務優勢,衡陽市發改委把“中國·油都”定位為“現代農業生產(油茶為主)配套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已獲得核准及向省發改委上報,作為國家農業重點項目儲備。並同時向國土、林業、規劃、環境保護等相關部門辦理證件和手續。其中林業手續得到了省廳批覆許可。
全力以赴做好“中國·油都”奠基準備工作。從5月16日起到5月23日,中心整個班子成員和中層骨幹沒日沒夜整天呆在中國·油都建設項目工地上,會同泉峰辦事處、S214線指揮部、國土、規劃、相關村組對土地許可權登記測算;對征地範圍內青苗、樹木和其他農作物清點造冊;座談磋商具體事項,制訂草案;與征地相關村組簽訂協定;平整場地;準備奠基前期工作,並一一對工作做了複查。從明確項目承建,到奠基階段,僅八天時間,就順利圓滿完成中國·油都奠基。
隨著茶油知名品牌、核心品牌的推出,以及一個集產品裝潢、銷售、觀光、休閒於一體的視窗式市場的形成,預計幾年後我市油茶產業年總產值將超過10億元,常寧將成為全國油茶產業產品期貨市場的交易點,成為叫響全國的“中國·油都”。
中國油都現階段建設成果
我市打造“中國油都”的理想隨著陽春三月的油菜花一道綻放。近日,記者前往宜潭萬畝油菜示範片採訪,只見田野中隨風搖曳的油菜花沿著宜水河兩岸向前延伸,漫無際涯。據悉,全市共創辦千畝以上油菜示範片34個,其中像宜潭這樣的萬畝示範片就有3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油茶產業作為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和具有常寧特色的優勢產業來抓,出台了《關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制定了“五個一”油茶發展規劃,即到2020年,建成一個100萬畝高產油茶林基地,一個油茶良種繁育基地,一個油茶加工龍頭企業,一個以茶油為主的食用油交易市場,一個油茶生態文化園。圍繞產業發展目標,拓寬渠道,創新模式,強化保障,出台了多項政策舉措,並且每年安排2000萬元作為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兩屆油茶旅遊文化節的成功召開,更是提升了我市作為“中國油茶第一市”、“中國油都”的區域形象。到目前為止,新造高產油茶林近4萬畝,墾覆油茶林20餘萬畝。
此外,作為油菜種植的傳統產區,去年使出了組合拳,雙手同時出招,在大力發展油茶林的同時,全面規劃、部署油菜種植生產,將油菜生產作為另一項戰略產業來抓。為了促進油菜生產,除廣泛宣傳國家的油菜補貼政策外,還從市財政拿出資金200萬元用於油菜生產和辦點示範,全市共免費發放油菜種子18萬包,硼肥10萬包。去年冬種油菜達到30.6萬畝,創歷史新高,出現了市有萬畝片、鄉鎮有千畝片、村有百畝片的良好局面,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據專家預測,我市今年油菜籽產量將達到3978萬公斤。素有“油茶之鄉”美譽的常寧市,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著力打造“中國油都”,把油茶產業作為“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目前,該市油茶林面積發展到69.2萬畝,油茶年總產量達到1萬噸。
按照產業化經營思路,該市積極創新油茶經營機制。一方面,落實和穩定油茶林承包經營責任制長期不變,另一方面,建立林木、林地流轉平台,激活森林資源資產市場。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鼓勵林地承包經營權人採取承包、租賃、轉讓、拍賣、合股聯營等多種流轉方式,流轉油茶林地經營權和油茶所有權。對放棄經營致使油茶荒蕪的承包戶,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取荒蕪費,安排代為經營。常寧市財政在今年初安排油茶發展基金30萬元的基礎上追加100萬元,以後逐年增加,一個以政府引導、上級支持、部門參與、農民為主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已逐步建立。
2007年6月,衡陽市南天山茶油業有限公司落戶常寧,在購買綠園農業加工有限公司的油脂廠後,又籌建年生產1.5萬噸壓榨、精製山茶油加工廠和年處理10萬茶粕浸出車間,油茶科研開發中心,1.2萬噸茶粕生產皂車間,茶籽系列產品倉儲、交易市場,以及30萬畝的公司+基地+農戶的油菜示範基地,預計總投資三億餘元。在規模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該市油茶年總產量已達到1萬噸。
隨著茶油知名品牌、核心品牌的推出,以及一個以油茶為主的生態文化園和一個以茶油為主的食用油交易市場的形成,預計幾年後該市油茶產業年總產值將超過10億元,常寧將成為叫響全國的“中國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