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兵家圖卷

內容介紹

畫鬼物易,犬馬次之,人物為難,而人物之中,則長卷尤難措手。蓋非特寫形圖容,須傳神於阿堵,且區顏別態,當爾汝乎眾人,此一難敢;中國畫傳統技法,山水為富,人物為弱,至近世,致有“千人一面”之譏,一之二之,尚有餘地,十之百之,則窘於舒展,此二難也;國畫素重位置經營,尺幅之間,運思得當,能品以上,容見百里千里之勢,而長卷邊幅寬廣,彼此懸隔,山水繁富,或能遮陋,而人物單純,便難藏拙,才力不臻,則非為叢雜,便成嘽緩,此三難也。有此三難,故問津者益鮮。雖有顧愷之《洛神賦圖》導夫先路,吳道玄《送子天王》,孫位《高逸》接武步踵,而宋元以降,除武宗元《朝元仙伏》等偶露崢嶸,便少有佳作。至若《清明上河》、《姑蘇繁華》,固體制巨大,逾於前列;而論其派脈,要為風俗,已非人物嫡傳矣。李俊琪先生奮其雄心,揮其長椽,繼《歷代詩家圖卷》後,更致力作為《歷代兵家圖卷》,長一八八米,高一·六八米,自黃帝迄於季清,圖歷代名將勇士三百九十有九人;為其陪襯者,鞍馬車駕逾千,兵刃旌旆無算。雕礱群象,蔚為壯觀,而尤有三得:沉潛文史,熔煉別裁,分以朝代,系以主從,匯兵家歷史於一軸,揚國威民氣於千裁,此一得也;融通中西,自成蹊徑,褒鄂鬚髮,力戒“類型”,虎三毫,務求傳神,又其一應陪襯,無論器物依仗,甲冑衣飾,均能求諸故實,不相枝蔓,觀賞之際,未諳本末者,亦必驚其宏壯,諗知史實長卷,主從近遠,信仰立臥,動靜巨細,濃淡分合,莫不精心位置,張弛有度,深得回護呼應之功,故一組有一組中心,一代有一代氛圍,雖為人物,頗具景深。分而玩之,當時情狀,宛然目前,合而望之,則如連嶂疊戀,合沓相屬,所謂氣勢飛動,擒縱如意,此三得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