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新高地

中國外交新高地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九章

圖書信息

作者:逸舟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00473725
出版時間:2008-11-01
版次:1
頁數:237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中國外交新高地》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討論了中國外交體制和觀念的改革、發展和進步;中篇借鑑的眼光討論了國際關係是如何進步的,世界體系是如何演變的,西方同行是如何捉摸撲朔迷離的大局的;下篇著重研討更大範圍的觀念變革和制度創新問題,旨在為在新時期實現中國外交躍進做思想準備。

作者簡介

王逸舟,1957年生於武漢市。“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作為“知青”在湖北農村勞動兩年。1977年底考入湖北大學(原武漢師範學院)。1982年至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世界經濟與政治》雜誌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匈牙利道路》(1987年)、《波蘭危機》(1988年)、《當代國際政治析論》(1995年)、《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1998年)、《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與解釋》(2004年)。先後去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修、開會或講學。主持和推進了[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中國與非傳統安全問題]、[全球政治與安全形勢追蹤]、[中國對外關係的轉型]等重大課題。近一時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化時代中國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中國外交的轉型過程以及國際關係理論對此的解釋。

目錄

自序
上篇 中國外交新高地
第一章 30年的進展
第二章 形成中的特色
第三章 拓展新的空間
中篇 全球政治新景觀
第四章 國際關係的進步
第五章 演變的世界秩序
第六章 西方同行的探究
下篇 理論研究新平台
第七章 傳統安全新議程
第八章 非傳統安全認知
第九章 國際法中的啟示

序言

自序
書寫完了,該向讀者做些交代。靜靜想想,分幾個方面陳述如下。
對於中國外交的研究者,2008年是一個值得記錄和思索的時刻。這一年本來應是中國的喜慶之年、上新台階之年:始於30年前的改革開放進程,進入了一個豐碩的收穫季節;人們在緬懷它的推動者之豐功偉績的同時,也在思索前行的方向和新的任務,滿懷信心地積蓄更大的能量、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一年的北京奧運會,既是國際體育界4年一度的盛會,更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展示自己的進步與善意的良機。中國自近代以來從未經歷過這樣的盛世,中國百姓也從未見過如此的盛會。準備工作已有一段時間了,上上下下都憋足了勁。何況這一年年底,好似錦上添花,還有亞歐首腦會議在北京召開,幾十個國家領導人的到來,將促進中國與國際間的合作,也令中國民眾自豪。
然而,大喜似乎注定有大悲伴隨。原本想像特別吉祥的這一年,卻有格外多的天災人禍。年初那場幾十年罕見的大雪災,偏偏發生在對寒冷缺少物質和心理準備的中國南方,摧枯拉朽般地毀壞大範圍的林木、道路、房屋和輸電線路的同時,也減弱了中國傳統第一大節春節特有的喜慶團圓氣氛。3月中旬“兩會”期間發生在西藏和其他一些省、自治區的少數僧侶和藏民打砸搶燒事件,以其事發之突然,程度之嚴重,讓國人驚愕,讓世界震動;此後一段時間西方主流媒體對此事的歪曲、渲染,尤其是圍繞北京奧運火炬在世界各地傳遞過程出現的各種抗議示威,委實讓中國廣大民眾傷心、憤怒與不解。

文摘

第一章 30年的進展
自1978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以來,在過去的30年,中國日益成為當代世界事務的重大參與者、建設者和負責任者。國際關係發生的重大進步多少來自中國的新貢獻,國際環境的變遷同樣影響到中國的發展。在外交領域,中國正在出現靜悄悄的轉型與革命,其內容和演進的方向與全球進步的潮流是一致的,即強調“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對軍事力量的使用更加慎重,越來越看重全球市場和貿易等提升國力的經濟因素;強調“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理念,與國內大力強調民生相一致,越來越注意對中國公民海外權益的保護;強調“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的重要性,重視“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協調過程,越來越積極地介入各種國際組織和法律的制定與執行過程;在強調“國際關係民主化”之必要性的同時,自身也更加注重外交學習與制度創新,越來越認真地在國內推進外交決策民主化(特別是大眾參與的進程)。雖然這些動向尚處於“進行時態”,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中國外交轉型無疑已進入新的長征征程。不用說,思考和總結這些進步,包括對影響進一步前進的各種因素的解析,有著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