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震觀測與地球物理成像實驗室”(Key Laboratory of Seismic Observation and Geophysical Imaging)是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已有的豐厚實驗基礎上於2012年年初整合而成的、以“室內外相結合、觀測實驗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為特色的行業重點實驗室,總建設目標是高效獲取地下介質隨時間的變化和深部構造演化信息。
實驗室圍繞獲取海量的高信噪比觀測數據、發展多尺度高精度成像方法、探索監測狀態變化的新手段新技術三個主要方向,在以下4個方面進行建設:
(1)主動源探測與介質變化成像方面,發展一套由主動震源激發與密集台陣接收組成的探測技術系統,突破極微弱信號接收與處理技術瓶頸,形成區域尺度的探測深部精細結構及其隨時間變化的能力,並在西部強震多發區域初步得到套用;
(2)地震觀測與深部結構成像方面,發展密集流動地震台陣探測技術系統,探索台陣高解析度地震及噪聲成像技術,提高地殼與上地幔尺度的探測深部精細結構及其隨時間變化的能力,初步構建海底台陣觀測系統,建立地球深部孕震環境的動力學模型;
(3)岩石破裂過程與物性成像實驗方面,發展岩石與混凝土變形破裂的過程和機理研究的實驗與技術系統,探索綜合利用超音波、聲發射、應變、電磁等多種室內室外測量手段的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岩石物性成像能力,為地震物理預測奠定理論和實驗基礎;
(4)淺層結構成像與強地面運動模擬方面,發展地球淺表介質動力學特性實驗方法和岩土抗震技術,發展淺層結構成像與強地面運動數值與物理模擬技術,探索場地、地基、土工結構物、邊坡、基坑與地下工程等動力反應分析方法,並在地震災害分析與評估中得到初步套用。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6名,流動18名。在固定人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博士22名。第一階段的建設期為3年,主要圍繞中國地震科學台陣探測、區域尺度人工震源重複探測及深井探測等項目開展實驗與研究,發展的重點是:
(1)極微弱信號的觀測和提取方法;
(2)區域尺度的台陣成像方法;
(3)深部岩石力學實驗與模擬方法;
(4)特殊構造區地球物理成像的時間演化特徵分析方法。
相關詞條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是中國地震局所屬的公益性、科技型研究機構,是國家創新體系中公益性研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中科技...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研究成果 人才培養 創新文化 -
國家地震科學技術發展綱要(2007—2020年)
為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統籌國家地震科學技術發展,提升我國地震科學技術的水平和能力,保...
-
李麗[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李麗是中國地震局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是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會第三屆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會委員至今發表過《地球物理學報》《中國地震》《地震》等學術論著。
-
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
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同濟大學,其前身是1992年12月在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成立的海洋地質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1999年9月更名為海洋地質教育部重...
學術團隊 研究方向 項目成果 人才培養 儀器設備 -
2011年海峽兩岸地震觀測與闡釋研討會
tation tation tecton
-
南京大學地球物理和動力學研究所
簡介南京大學地球物理和動力學研究所於2012年1月17日成立,掛靠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事記2012年11月底,在長期項目合作和學術、人才交流的基...
簡介 大事記 -
曾融生
日期 2005年03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橫向非均勻介質中接收函式的數值模擬與...利用中國境內觀測的重力加速度資料進行重力均衡的研究,曾融生幫助顧功敘做計算...
人物經歷 主要貢獻 獲獎記錄 社會任職 -
房立華
10月~2012年4月,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利用地震... Engineering》,《中國科學》,《地球物理學報》,《地震地質》,《地震學報...。 [1]專家簡歷2011年10月~今,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基本信息 出版著作 專家簡歷 承擔課題 學術論著 -
許才軍
、川滇地區地殼運動模型的研究,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四屆監測預報學科技術協調組成員,湖北省測繪學會常務理事...副主任委員,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測繪學名詞審定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地震局第四屆...
歷任職位 取得成績 發表論文 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