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大綱(插圖珍藏本)

內容介紹

《中國哲學史大綱》是胡適先生於20世紀初在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史時期寫成的著作。1918年9月定稿,一出版即因其方法和見解的創新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被譽為“用現代學術方法系統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視為中國哲學史學科成立的標誌,雖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為後世哲學史家開出全新的境界。”寫法上摒棄了中國哲學史從三皇五帝的傳說開始寫起的傳統,直接從《詩經》、老子、孔子講起。考證先哲生存年代,辯識古人著作真偽,還原先秦諸子本來面目。既不隨意藏否,也不輕薄評議古人,言必有據,不作無謂的意氣之爭,顯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風範。此外,本書考證先秦各家流派的師承、變遷痕跡及遞次演進的脈絡,可謂“一本書讀懂諸子百家”之作。
胡適先生最好看的北大中國哲學史教程,
令傅斯年、顧頡剛等文化大家口服心服的劃時代著作
最新典藏版:雙色印刷,圖文並茂!

作者介紹

胡適(1891.12.17—1962.2.24),字適之,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

作品目錄

序i
再版自序iv
凡例v
第一篇 導言
第二篇 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
第一章 中國哲學結胎的時代29
第二章 那時代的思潮(詩人時代)36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傳63
第二章 孔子的時代66
第三章 《易》72
第四章 正名主義85
第五章 一以貫之96
第五篇 孔門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傳133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學方法10
第三章 三表法15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19
第七篇 楊朱
第八篇 別墨
第一章 墨辯與別墨169
第二章 墨辯論知識17
第三章 論辯181
第四章 惠施199
第五章 公孫龍及其他辯者206
第六章 墨學結論217
第九篇 莊子
第一章 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223
第二章 莊子的名學與人生哲學232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學》與《中庸》研究25
第二章 孟子252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265
第二章 天與性269
第三章 心理學與名學279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學的終局
第一章 西曆前三世紀之思潮295
第二章 所謂法家311
第三章 古代哲學之中絕328
附錄
諸子不出於王官論30
《墨子?小取》篇新詁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