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臣謀士:遠交近攻范雎

中國古代文臣謀士:遠交近攻范雎

管寶超編寫的這本《遠交近攻范雎》就是該叢書之一。 當時,正值秦昭王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國,順便訪求魏國的人才。 ”王稽說:“沒有。

基本信息

作者:管寶超 (作者), 金開誠 (編者

中國古代文臣謀士:遠交近攻范雎中國古代文臣謀士:遠交近攻范雎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平裝: 136頁
ISBN: 9787546350219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管寶超編寫的這本《遠交近攻范雎》就是該叢書之一。它圖文並茂地講述了戰國文臣謀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遠交近攻范雎》文字優美生動,語言簡明通俗,適合廣大讀者閱讀使用。

編輯推薦

范雎,早年家境貧寒,後出使齊國為魏中大夫須賈所誣,歷經磨難後輾轉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輔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帝業,是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極有建樹的政治家、謀略家。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高度評價范雎對秦國的建樹和貢獻:“昭王得范雎,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管寶超編寫的這本《遠交近攻范雎》為我們圖文並茂地講述的就是這位戰國文臣謀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目錄

一、歷史背景
二、辛酸往事
三、初露鋒芒
四、權傾朝野
五、功成身退

文摘

(二)西行入秦
當時,正值秦昭王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國,順便訪求魏國的人才。鄭安平聽說此事後,就來到王稽所在的館驛,裝扮成館驛的工作人員,在王稽身邊伺候,想藉機向王稽推薦范雎。結果有一天,王稽問身邊的人,說魏國有沒有不得志的人才,可以跟他一起去秦國建功立業呢?鄭安平就在一旁回話,說小人鄰居中有一個張祿先生,有十分的才幹,想來拜見大人,跟您剖析天下的大事。因為他有仇人在找他,所以白天不敢來。於是王稽說,那你晚上帶他來吧。當天夜裡,鄭安平帶著化名為張祿的范雎去見王稽,一席話還沒說完,王稽就知道他是個了不得的人才’說:“先生果然是大才,不必多說,請在魏國邊境的三亭南邊(所謂三亭,就是邊境上最外面的三個亭子,送行的人在亭子裡餞行完畢就回去了,四下無人,是十分理想的接頭地點)等著我。”並定下了接頭暗號。
過了一段時間,王稽完成了在魏國的外交活動,辭別魏王,依約在三亭南邊接上范雎,一起進入了秦國,范雎終於逃離了虎口,但等待他的又是什麼呢?前途依舊是一片迷茫。到了秦國的湖城縣,遠遠地望見有一隊車騎從西邊過來。范雎問王稽來的是什麼人,王稽說是相國穰侯路過。范雎聽說穰侯十分專權,並且特別反對接納其他諸侯國的說客辯士,知道自己如果讓他見到了,輕則被他侮辱,重則可能會被他趕走,還是躲在車裡較好。於是他躲在王稽車中。過了一會兒,穰侯的車隊過來了,看見王稽,便過來對王稽表示慰問,停下車子問道:“關東沒什麼變故吧?”王稽說:“沒有。”穰侯又問:“你出使魏國沒有帶什麼說客辯士回來吧?這些人只會憑口舌攪亂國家,對國家毫無用處啊。”王稽說:“不敢。”然後穰侯就走了。范雎在車裡對王稽說:“我聽說穰侯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只不過可能反應有點慢,剛才肯定疑心車裡有人,忘記查看罷了,一會兒反應過來,肯定還會再來查看的,我還是躲到前面野地里去吧。”往前走了十餘里,穰侯果然派人趕來查看車裡,確定裡面沒人才離去,范雎這才得以進入秦國都城鹹陽。
王稽向秦昭王匯報了出使經過,最後向秦王說:“魏國有一個張祿先生,是天下有名的辯士,非常了不起,曾經對我說:‘秦國現在的形勢,已然是危若累卵,十分危險,只有我能夠保它的安全,然而我的謀略事關重大,不能用書信來傳達。’因此我就把他帶來了鹹陽,如今在外面等候大王您的召見。”對於這種自命自誇的所謂“人才”,秦王大概是見得多了,因此不相信王稽的話,但為了顯示秦國重視人才,也不能置之不理,因此秦王只命人用最低等的待遇安排張祿,讓他等候召見,心想時間長了,你自然就沒耐心,也就離開了。而這一等就是一年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