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有爭議為班昭)。她們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才華橫溢、德才兼備,令多少後人無比嚮往、敬仰這些紅顏,真正揭示了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

基本信息

介紹

1、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貌美如花。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在得卓文君幫助後也終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學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東衛家,被擄至南匈奴後再嫁給匈奴左賢王。後被曹操贖回,在"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不能兩全的痛苦中終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歸來後蔡文姬嫁給了董祀。

3、李清照:南宋傑出女文學家,以詞著名,兼工詩文。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悽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李清照文詞絕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

4、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5、班昭:又名姬,家學淵源,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既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曾幫其兄班固修與《史記》齊名的《漢書》,也曾以其文采打動皇帝使哥哥班超回歸洛陽。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由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華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名垂史冊的“才女”是寥寥無幾。而談到中國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班昭)。

關於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選與順序,流行三種說法:一是蔡文姬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或者班昭;二是卓文君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三是還是卓文君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既然是評選才女,那就應著眼於“才氣”。傳統文化意象里,說一個人有才,無非詩詞歌賦(文)、琴棋書畫(藝),如果考慮到班昭的情況,那就再加一個標準----歷史。

關於李清照,大致是才華最全面的一位,幾乎無所不通。宋以後歷代均有學者高度評價其絕倫,如宋代王灼說她“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元代楊維禎說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師表六宮,一時文學而光父兄者,不得並議矣”;明代楊慎說她“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

班昭的成就,凸顯在治史上,曾獨立完成《漢書》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作為女性,這個成就堪為震古爍今。另外,她也善於賦頌,有《東征賦》、《女誡》等作品傳世。

蔡文姬似乎也是個熱門人選,傳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憤詩》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閣帖》收錄有她的書法作品,另外,史料里還說她“通音律”,也會治史。然說到對後世之影響深遠,則不及上面兩位。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且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她不僅以其詩歌創作實績,而且通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 成為中宗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對於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蔡文姬

人物生平

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圉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蔡文姬作品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人物成就

蔡琰歸漢後作有《悲憤詩》兩首,一首為五言體,一首為騷體。

文姬歸漢圖 文姬歸漢圖

五言體的那首側重於“感傷亂離”,是一首以情緯事的敘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清代詩論家張玉谷曾作詩稱讚蔡琰的五言詩:“文姬才欲壓文君,《悲憤》長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辦香可也及釵裙。”(大意是說蔡琰的才華壓倒了漢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敘事詩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響。)

騷體《悲憤詩》旨在抒情,首尾兩節對被俘入胡和別子歸漢的經歷都比較簡略,中間大篇幅自然風景用以渲染蔡琰離鄉背井的悲痛心情,對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極言它們與她故鄉中土的差異,以此表達自己在這與中土迥異的環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憤。

音樂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被郭沫若稱道為“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

中國古代才女:東漢《蔡篇文姬.胡笳十八拍》 中國古代才女:東漢《蔡篇文姬.胡笳十八拍》

全詩共十八段,譜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據郭沫若說,突厥語稱“首”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該詩是她有感於胡笳的哀聲而作,所以名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鳴》。

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

書法

蔡琰的父親蔡邕是一位大書法家,創造了八分字型。

蔡琰本人對書法也很擅長,韓愈曾說:“中郎(蔡邕)有女能傳業。”

佚事典故

默寫古籍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在一次閒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

文姬歸漢

曹操出於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國中,重嫁給陳留人董祀,便讓她整理蔡邕所遺書籍四百餘篇,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貢獻。這就是歷史上所謂“文姬歸漢”的故事。

後來,這個故事又被編入小說、戲劇,被之管弦,得以廣泛流傳。諸如:元金志南的《蔡琰還漢》雜劇,明陳與郊的《文姬入塞》雜劇,清尤侗的《吊琵琶》雜劇,小說《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程硯秋的《文姬歸漢》京劇,以及郭沫若的《蔡文姬》五幕歷史劇等,均曾取材於此。

辨琴

蔡琰九歲時,父親蔡邕夜間彈琴,突然斷了一根弦,蔡琰說:“是第二根弦斷了。”蔡邕說:“你這不過是偶然說中罷了。”於是故意弄斷一根問她,蔡琰說是第四根。蔡文姬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經中也有出現。

環形山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1979年正式頒布了這310座水星環形山的專有名稱。它們的命名借用了世界歷代著名文學藝術家的名字。中國有15位傑出文學藝術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環形山,蔡琰環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歷史評價

總體評價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東漢末 曹魏初,是一個充滿血與淚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悲憤和痛苦的時代,詩人們把這血和淚、悲憤和痛苦堅忍地收藏起來釀造了一曲憎恨悲涼的時代悲歌。 曹操、曹丕、王粲……都是這個時代里產生的優秀男歌唱家,就在這雄渾、高亢、悲涼的時代合唱隊伍里,一個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飽嘗戰亂別離之苦的女文學家——蔡文姬。

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孤芳續漢史,血淚寫春秋。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 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名人評價

范曄:端操有蹤,幽閒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徐鈞:此生已分老沙塵,誰把黃金贖得身。十八拍笳休憤切,須知薄命是佳人。

李清照

人物生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今山東濟南章丘)人。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創作風格

一、傾擄真摯情

真情是詞之骨,詞之言情,貴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約詞人多以男性寫艷情幽懷,李清照則是以女性本位寫自我愛情悲歡和親歷的家國巨變而獲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

其前期的戀情詞,如《一剪梅》、《鳳凰台上憶吹簫》等,滿懷至情,連篇痴語,自然率真最能體現女性純誠細膩的靈性,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戀情詞所無法比擬的。

其後期寫愁的傷亂詞,如《武陵春》、《聲聲慢》、《永遇樂》、《孤雁兒》等篇,字字血淚,聲聲嗚咽,一派淒楚,動魄驚心,這“載不動”的“許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淚”,“淒悽慘慘”的情懷,元地傾訴的“萬千心事”,全是發自肺腑的心聲,來不得半點雕琢矯飾。這些融和著家國之變、時代 滄桑的悲慨之曲,來自情摯意濃的詞人,植根於真實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劇人生、災難時代的映現。

李清照詩詞 李清照詩詞

二、熔煉家常語

《漱玉詞》的語言,有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柳永是把詞引向市井的開拓者,他用語通俗明暢,然好為徘體,偶涉蝶默,周邦彥變俚為雅,措詞精工,施采麗密。李清照遣詞造語,自出機抒,創造了以自然率真為主要特色的文學語言。所謂“以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彭孫通《金粟詞話》)。這種語言對於北宋末期華貴典雅的詞風無異是一種衝擊。

如“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風凰台上憶吹蕭》)。仿佛毫不經意,衝口而出,但仔細體味,卻含意多層,十分精細。親人遠別,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說又何用;離恨別苦,難以啟口的內心隱秘,刺人衷腸,寧可自我承受,不願再增加行者負擔。

這重重思緒,微妙心態,全用家常語道出而含蘊綿綿不盡。如“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信手拈來,便增添了許多新鮮生動的情味漱玉詞的口語化、通俗化,並不走向淡乎寡味、鬆散無力,因為它是在口語基礎上匠心獨運、提煉加工的結果。故而落筆精警雅雋,語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濃煙暗雨”、“被翻紅浪”、“柳眼梅腮”、“紅稀香少”、“雲階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傳神,正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佚事典故

醉花陰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據說李清照將《醉花陰》詞寄給在外做官的丈夫趙明誠後,趙明誠讚賞不已,自愧寫詞不知妻子,卻又想要勝過她,於是杜門謝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詞五十首,並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評論。陸德夫細加玩味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因為這首《醉花陰》中詠菊之妙,潘天壽評:"南山陶彭澤不比西風李易安。"

賭書消得潑茶香

夫婦二人情投意合,留有不少佳話。二人常常於深夜切磋學問,每當此時,她喜歡點亮一支蠟燭為準,蠟燭不滅,就不結束。有時候二人以猜某事寫在何書、幾卷、幾頁、幾行為樂,猜中者先飲茶水。李清照自幼就博覽群書且過目不忘,因而往往多有猜中,然而她卻又不好意思先飲,於是便將茶水潑在衣服上。

個人作品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

《憶秦娥·臨高閣》

《多麗·小樓寒》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聲聲慢·尋尋覓覓》

《念奴嬌·蕭條庭院》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清平樂·年年雪裡》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減字木蘭花·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點絳唇·寂寞深閨》

《點絳唇·蹴罷鞦韆》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己深》

《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浣溪沙·繡幕芙蓉一笑開》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添字採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臨江仙·梅》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瑞鷓鴣·雙銀杏》

《長壽樂·南昌生日》

《行香子·天與秋光》

《行香子·草際鳴蛩》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殢人嬌·後亭梅花開有感》

《滿庭芳·小閣藏春》

《慶清朝·慢禁幄低張》

《如夢令》

《浯溪中興碑詩》

《烏江》(又名《夏日絕句》)

《皇帝閣春帖子》

《釣台》

《上樞密韓肖胄詩》

《金石錄序》

《詞論》

《打馬圖序》

《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

歷史評價

總體評價

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 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李清照的詞多寫閨中思夫及國破家亡之情,她的詞中充斥著深深的愁絲,一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更是讓讀者深深為之震撼。李清照當之無愧為四大才女之一。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眾多愛國作家中為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現實的角度認識李清照的愛國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以及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這對於在弘揚愛國主義,高舉愛國大旗,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振興中華時充分發揮婦女的社會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李清照小像圖冊參考資料)

名人評價

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志》卷二)

宋代·朱彧: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詩之典贍。無愧於古之作者;詞尤婉麗,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見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萍洲可談》卷中)

宋代·胡仔: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小詞云:“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此語甚新。又《九日》詞云:“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有《啟事》與綦處厚云:“猥以桑愉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傳者無不笑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十)

胡適: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名清照,號易安居士。……李清照少年時即負文學的盛名,她的詞更是傳誦一時的。她的詞可惜現存的不多,(有王氏四印齋刻本),但我們知道她是最會做白話詞的。例如:《一剪梅》(略),《添字採桑子·芭蕉》(略),最有名的自然是他的《聲聲慢》(略),這種白話詞真是絕妙的文學,怪不得她在當日影響了許多人。李清照雖生於北宋,到南渡時,她已是50歲的老婦人了。但她對於北宋的大詞家,二晏、歐陽、蘇、秦、黃一一都表示不滿意。(《國語文學史》))

呂思勉:北宋女詞人,則有李易安。……夫婦皆擅學問,長詩文,精金石,誠一代之才媛也。易安詩筆稍弱,詞則極婉秀,且亦妙解音律,所作詞,無一字不協律者,實倚聲之正宗,非徒以閨閣見稱也。(《宋代文學》)

胡懷琛:在北宋末再有一個著名的女詞人名叫李清照,她的《漱玉詞》,在文學界裡是極有名的。她的佳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尤為人所稱道。(《中國文學史概要》)


上官婉兒

人物生平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人物成就

上官婉兒為何會被列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又有何長處?


引領文風

上官婉兒深得李顯、韋皇后信任,專秉內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此後,上官婉兒又經常勸說李顯,大量設定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每次都同時代替李顯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數首並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李顯又令她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曾藏書萬餘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


文學貢獻

上官婉兒在詩歌方面繼承和發展了祖父上官儀的文風,重視詩的形式技巧,對聲辭之美較為看重,擅長體現事物圖貌的細膩、精巧。中宗年間,因其政治地位的影響,“綺錯婉媚”的詩風逐漸影響了宮廷詩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創作方向,“上官體”也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創作主流。

王夢鷗在《初唐詩學著述考》中記載“尤以中宗復位以後,迭次賜宴賦詩,皆以婉兒為詞宗,品第群臣所賦,要以采麗與否為取捨之權衡,於是朝廷益靡然成風”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上官婉兒設立修文館,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婉兒在這期間主持風雅,與學士爭務華藻,寫詩賽詩,對文人提拔獎掖。

近代文藝理論家謝無量稱“婉兒承其祖,與諸學士爭務華藻,沈、宋應制之作多經婉兒評定,當時以此相慕,遂成風俗,故律詩之成,上官祖孫功尤多也” 。

此外,上官婉兒還在開拓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多有貢獻,如《游長寧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寫景狀物的宮廷詩歌形式,寓情於景,卻更具有自然山水味。

清代文人陸昶在《歷朝名媛詩詞》中稱讚道“昭容才思鮮艷,筆氣舒爽,有名士之風”。


個人作品

《全唐詩》中現存詩三十二首,按內容可分為三類:抒情述懷、應制奉和、出遊紀勝。

抒懷之作

《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日常應制

即使是宮廷詩的最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應制之作,上官婉兒也以或清新雋永,或氣勢壯大等格調氣度傾灑其絕代才華。

如其《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彩花應制》: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山水清音

婉兒的一些山水之作,已與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相去不遠。

如其十三: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佚事典故

稱量天下士

相傳婉兒將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子,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樂。

這婉兒面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么?”婉兒即呀呀地相應,如今果然。

因此,朝廷內外,吟詩做賦,靡然成風。韋後本不工詩,即由婉兒代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後親筆,但當面只好認她自製,格外稱揚,韋後遂把婉兒寵上加寵。

紅梅妝

段成式在《酉陽雜俎》里有這樣一段記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兒。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戶錄》里敘述得比較詳細:“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唐高宗)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此說來自於上官婉兒同時代的陳藏器撰寫的《本草拾遺》,故較為可信。——這是史料記載。

玉簪花神

傳說上官婉兒常喜花前讀書,尤愛在夏日的傍晚,伴著玉簪花的幽香,細細品味書中的辭章妙句。以上官婉兒為司玉簪花神是合適的。

木門寺題詩

公元684年,上官婉兒前去巴州看望李賢,行至此地,聞太子被害,就在木門寺旁李賢曾經翻曬經書的“曬經石”上修建亭子,題寫《由巴南赴靜州》:“米倉青青米倉碧,殘陽如訴亦如泣。瓜藤綿瓞瓜潮落,不似從前在芳時。”的詩句於亭上,懷念李賢。


歷史評價

總體評價

婉兒在風雨飄搖的時代左衝右突,成為盛唐時期的“無冕女皇”。智慧、靈氣、才華……婉兒憑藉這些法寶,穿梭於朝中重臣之間,譜寫了一篇美麗、淒婉的人生華章。

才華詩文不讓鬚眉男子,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有人贊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視者有之。而她與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共處亦讓後人津津樂道。《舊唐書》、《新唐書》等正史中都對上官婉兒有記載,但較為體現她奉承權貴、淫亂宮闈,並操縱政治,控制朝綱的負面事件。但與上官婉兒同時代的文人,如張說、武平一等對其人其事評價很高,至近代以來,愈發被學者推崇。

《起復上官氏為婕妤制》:”而賢明之業,經濟之才,素風逾邁,清輝益遠。“

《景龍文館記》:“自通天后,建景龍前,恆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其決。”“至幽求英俊,郁興辭藻,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

《舊唐書》:“婉兒在孕時,其母夢人遺己大秤,占者曰:“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既生女,聞者嗤其無效,及婉兒專秉內政,果如占者之言。“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並序》:“婕妤懿淑天資,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組織成其錦繡。”

名人評價

王昱:“上往囚房陵,武氏得志矣,卒而中興,天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雖乘釁,天下知必敗,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滅族!”

張說:“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獨使溫柔之教,漸於生人,風雅之聲,流於來葉。非夫玄黃毓粹,貞明助思,眾妙扶識,群靈挾志,誕異人之資,授興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

張鷟:”博涉經史,精研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

呂溫:”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

許顗.:”計之必一英奇女子也。“

袁枚:”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至今頭白衡文者,若個聰明似女兒?“

卓文君

人物生平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卓文君為四川臨卭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

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軼事典故

彩繪連環畫《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彩繪連環畫《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又以《上林賦》被封為郎(帝王的侍從官)。不久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給相如,意圖挽回愛郎的心。

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憶,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詩》旁敲側擊訴衷腸。相傳卓文君又附《訣別書》給相如。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個人作品

《白頭吟》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該詩通過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烈的女性形象。同時表達了失去愛情的悲憤和對於真正純真愛情的渴望,以及肯定真摯專一的愛情態度,貶責喜新厭舊,半途相棄的行為。


《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不可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飄零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


《訣別書》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

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歷史評價

總體評價

卓文君,一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應該是值得的。 比如充滿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見鍾情,比如與愛的人攜手終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復何求?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事還有一首詩:《 望江亭》

當爐卓女艷如花,不記琴心未有涯。

負卻今宵花底約,卿須憐我尚無家。

句首四字連起來為:“當不負卿”。

卓文君大膽的追求愛情,這在封建社會是離經叛道的行為。

她當壚賣酒迫使父親承認她的婚事說明她很機智。從前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

在晚年,司馬相如移情別戀的時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樣逆來順受,也沒有被傷害喪失理智成潑婦,而是以詩來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愛情。

卓文君的經歷為後代的知識女性樹立了自由戀愛的榜樣。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

班昭

關於四大才女的界定眾說紛紜,還有一位常被提及的才女,她就是班昭。

人物生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班昭(約45年-約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漢族,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

班昭博學高才,其兄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東觀臧書閣,續寫《漢書》。其後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並讓皇后和貴人們視為老師,號“大家”。鄧太后臨朝後,曾參與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人物成就

續成漢書

班昭在完成漢書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點:整理《漢書》、完成八表、傳播漢書。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被牽連,死於獄中。《漢書》未成,稿本散亂。班昭繼父兄遺志,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遺留下來的散亂篇章,並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異姓諸侯王表》、《諸侯王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澤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

除整理、續寫《漢書》外,班昭在傳播和普及《漢書》,也頗有貢獻,曾教授大儒馬融等誦讀《漢書》。

女性觀

班昭提倡婦女要有“三從之道”和“四德之儀”,其女性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強調男尊女卑思想和強調順從。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班昭認為女人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處於卑微的地位,清醒自己的性別角色,由此出發,主張婦女應承擔在家辛勤勞作,操持家務,侍奉丈夫等由性別角色而決定的社會責任。

並對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作了具體解釋。班昭強調男尊女卑的思想,由此認為女人的天地在於家庭,不必有才,如有也是“治內之才”,把婦女納入儒家設計的有助於維繫家庭人倫關係的體系。

班昭又由男尊女卑思想衍生出女子對於男子絕對順從的思想,並強調妻子除了要對丈夫順從外,還要對婆婆順從。

個人作品

《後漢書·列女傳》記載,班昭著作有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諭、上疏、遺令等,共十六篇,其兒媳丁氏曾編撰成集,今佚。

班昭作品存世有清·嚴可均《全後漢文·卷九十六》收錄的《東征賦》、《女誡》等七篇,班昭曾為班固《幽通賦》作注,見於《文選》李善注中。

歷史評價

總體評價

班昭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在父親班彪和兄長班固死後,繼續完成前《漢書》的纂寫工作。出版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人們稱讚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學者爭相傳誦,前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

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中,總共七篇: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原來是用來教育自己家女兒的,後來被很多人家抄去,也來教育自己家的女兒,時間一長,全國都流行了。

在東漢皇帝頻繁更換的局面下,鄧太后一直臨朝聽政,以女主執政,班昭以師傅之尊得以參予機要,竭盡心智地盡忠。班昭年逾古哮逝,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婦女受歧視、受壓迫的封建社會裡,才學出眾的班昭,好似一株沖寒怒放的奇葩,她是古代婦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婦女的驕傲!

名人評價

范曄:(班昭)博學高才,(丈夫)世叔早卒,有節行法度。

趙傅:東觀續史,賦頌並嫻。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徐鈞:有婦誰能似爾賢,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編漢史何須續,女戒人間自可傳。

蕭良有:班昭漢史,蔡琰胡笳。 鳳凰律呂,鸚鵡琵琶。

劉克莊:為孟堅補史,班昭才學,中郎傳業,蔡琰詞章。

劉體信:班昭續成《漢書》,馬融在當時,亦博學者,請伏閣從班昭受句讀,其識見過後人遠矣偉矣。

清溪徐曼仙畹蘭:傾倒班昭續史才,十年別夢繞蘇台。

康有為: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學、秦良玉之勇毅、辛憲英之清識、李易安之詞章、宋若憲之經術,列於鬚眉男子中,亦屬鳳毛鱗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