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公共行政》主要內容:目前最能代表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的理論是公共治理理論,它是伴隨西方福利國家出現的管理危機和市場與等級制的調解機制發生的危機以及公民社會不斷發育和社會組織迅速成長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這種理認為政府面臨複雜、動態和多元的環境,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政府部門無法成為唯一的治理者,必須依靠民眾、企業和非營利部門共同治理。因此,治理就變成了一種以公共利益為目標的社會合作,政府不再是划槳者,而成為掌舵者。
公共治理理論認為政府治理的過程,並非是政府單方面行使權力的過程,還包括公民的參與。在治理體系中,公民不僅僅需要知情,更需要有主體性和參與途徑。目前在各國的實踐中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公民參與形式,公共治理理論已經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治理變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實踐的豐富,公共治理理論將對公共行政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必然推動公共行政學的不斷發展。
目錄
緒論
一、公共行政的含義和特點
(一)行政與公共行政的含義
(二)公共行政的內容
(三)公共行政的特點與作用
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的發展
(一)初創時期
(二)演進時期
(三)深化時期
(四)拓展時期
(五)新趨勢
第一章 社會治理與政府職能
一、政府職能、治理模式、執政理念
(一)政府職能的含義、性質和類型
(二)政府職能的內容
(三)治理模式
(四)執政理念
二、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
(一)競爭性和排他性
(二)公共產品的定義、特性和分類及供給方式
(三)公共產品政府供給的必要性
三、政府管理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和諧社會的內涵
(二)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要件
(三)構建和諧社會對政府管理提出的要求
四、政府管理與堅持以人為本
(一)以人為本的具體含義
(二)以人為本對政府管理的要求
五、政府管理與堅持“五個統籌”
(一)統籌城鄉發展
(二)統籌區域發展
(三)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四)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五)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第二章 政府行為與體制改革
一、政府行為模式比較
(一)統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二)弱政府、強政府和中政府
二、政府執行力
(一)什麼是執行力和政府執行力
(二)提升政府執行力的重要性
(三)政府執行力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
三、政府行為監督約束機制
(一)監督約束政府行為的理論依據
(二)健全和完善政府行為的監督約束機制
四、中國政府體制結構及運轉
(一)政府體制的概念和中國政府體制的沿革
(二)中國政府體制結構及其運轉
五、中國政府體制改革
(一)政府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五次政府體制改革遺留的主要問題
(三)中國政府體制改革在下一階段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 行政決策與執行
一、行政決策
(一)行政決策的含義、特點及分類
(二)行政決策體制
(三)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式
(四)推進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
二、行政執行
(一)行政執行的基本原則
(二)影響行政執行的主要因素
(三)行政執行的環節
三、行政監督
(一)行政監督概述
(二)內部監督機制
(三)外部監督機制
第四章 國家公務員制度
一、國家公務員制度的起源與理論基礎
(一)國家公務員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國家公務員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
二、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特徵與運行機制
(一)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特徵
(二)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精神和運行機制
三、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發展與面對的挑戰
(一)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二)國家公務員制度面對的挑戰
四、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一)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探索
(三)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建立
(四)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特徵
第五章 公共財政與政府預算管理
一、公共財政及其基本框架
(一)什麼是公共財政
(二)為什麼要建立公共財政
(三)如何建立公共財政
二、政府預算管理
(一)什麼是政府預算
(二)如何管理政府預算
(三)我國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
第六章 中國政府戰略管理
一、中國政府戰略管理概念
(一)行政戰略管理的含義
(二)行政管理的職能總體
(三)行政戰略管理的特點
(四)行政戰略管理的內容
(五)行政管理的模式
(六)戰略目標管理體系
二、政府戰略管理的轉變與創新
(一)政府職能的轉變
(二)政府的創新
(三)兩次創新與轉變的過程
(四)行政職能轉變
(五)創新的目標和途徑
(六)改善政治與行政的關係
第七章 政府績效管理
一、政府績效管理的內涵與理念
(一)政府績效管理的內涵
(二)政府績效管理的理念
(三)我國開展政府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二、政府績效管理系統
(一)績效管理的價值取向
(二)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三)績效評估主體
……
第八章 政府公共危機管理
第九章 電子政務
第十章 國有資產管理及其體制改革
第十一章 城市治理與改革
第十二章 鄉村治理與改革
第十三章 公共行政視域中的社會保障
第十四章 中國公共行政的走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