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是2007年由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介和。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企業家在時代更替的過程中逐漸成長,成熟,成功的故事。

版權資訊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主講專家:嚴介和

教材組成:7張VCD

出 版 社: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

上市日期:2007年09月28日

定價:¥980.00

內容介紹

講師介紹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嚴介和,1960年生於江蘇淮安,碩士研究生。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被內地媒體稱為思想深邃、理念新睿、語言精粹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經濟學家、企業大家。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

他用十年時間一手創辦了中國最大的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業的太平洋建設集團

他在2004-2005年一年時間內財富增加了115億,以125億身家躋身2005胡潤富豪榜第二名“黑馬富豪”的他在備受關注的同時又備受質疑……他又是怎樣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驚濤駭浪中既踉踉蹌蹌又大步流星地向我們一路走來?

他神奇般的成功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謀略?

他為何能抓住改革大潮中的每一次巨大商機?

隱退之後,他又將何去何從?

歷盡商海沉浮、成敗榮辱的嚴介和將二十年企業生涯沉澱的商業智慧和人生感悟悉數奉出,為從成長走向成熟、成功道路上的中國企業提供寶貴借鑑。

他用十年時間一手創辦了中國最大的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業的

太平洋建設集團是一部極具典型的中國式財富傳奇 2005年以125億身家躋身胡潤富豪榜第二名

“黑馬富豪”的他在備受關注的同時又備受質疑……

他又是怎么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驚濤駭浪中既踉踉蹌蹌又大步流星地向我們一路走來的呢?

◇嚴介和與他的“酒後箴言”

★ 講企業如數家珍,做企業行雲流水,站著是一座山,倒下是一座碑。

★ 我們在不僅永遠地理解他人的同時,還在永遠地理解他人對我們的不理解。

★ 稻子熟了就低頭了:自信而不自傲、果斷而不武斷、自尊而不自負、嚴謹而不拘謹、知足而不滿 足。

★ 想:壯志凌雲;做:腳踏實地。

★ 企業家應具備五大行為風格:塑造亦儒亦商的文化品格;追求卓越的心理素質;崇尚有中國特色的 倫理觀念;在三百六十度方位交朋友;絕妙生存時代的自我完善。

★ 企業家要扮演好六種角色:企業戰略的執行者;企業文化的傳承者;企業變革的推動者;溝通平台的構建者;管理效益的承載者;團隊力量的凝聚者。

★ 企業家的成長要經受五種磨礪: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協中前行;在虛懷中充實;在放棄中收穫;在謙卑中完善。

★ 愛財的君子們取之有道呀!愛財的本來就是君子,不愛財的往往是小人。

★ 有名有利,方可為淡泊名利;無名無利,講淡泊名利,那是阿Q精神勝利法的自我安慰。

企業應儘可能先做大,再做精,最終做強。大是前提,精是保障,強是目標。

★ 產業第一:企業的競爭,管理第一的時代過去了;經營第一的時代也過去了;企業家第一的時代也過去了;產業第一的時代已經到來。

★ 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企業、任何城市乃至任何社會都是先私而後公的,沒有私就談不上公。大私則公,私到深處必為公。

★ 企業家分為三類:資本家思維定勢圍繞鈔票轉;實業家思維定勢圍繞企業轉;企業家思維定勢是圍繞社會轉。

★ 成功人士的三個階段:一、先做事後做人;二、先做人後做事;三、只做人不做事;成功人士的三要素:智商、閱歷、災難。

★ 家族制與社會化的問題:中小企業家族制比社會化好、大企業社會化比家族制好。人性化與制度化也是如此。

★ 企業家群體是先才後德的,不講才而講德,那就是“無才便是德”。這與“小成在智、大成在德”不矛盾,先小成而後大成。

★ 用人理念: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歷更講貢獻;講道德更講風格。

★ 用人風尚: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一流人才是天生的,二流人才是發現的,三流人才是培養的。

嚴介和解讀

成長:智則不惑、勇則不懼、適則生存、善則無敵

成熟: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

成功: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行於事、義氣施於人

嚴介和簡介

1960年出生,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考上師範學院,畢業後成為中學的語文老師。從教後一邊當老師一邊安排家庭副業,發動全家編織草帽、斗笠和簸箕等,自產自銷。到上世紀80年代初,資產達幾十萬元。

1986年,有了第二個孩子,因違反計畫生育政策而丟掉了教師的飯碗。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就任一國企辦公室副主任,後以方案競標形式成為一家不景氣企業的廠長。由於很快扭虧為盈,又兼任水泥製品廠、建材公司和貿易公司法人代表。

1992年,租賃了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註冊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成為其現在的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前身。同年,在南京繞路工程中掘得800萬元的“第一桶金”。

1995年出資4000萬元組建了太平洋建設集團。

1997年,在蘇北、蘇中的中小城市探索BT模式,在宿遷市墊資5000萬元為當地政府完成BT基建。

2001年,開始大量採取BT模式運作基建項目,並以正負資產打包形式大規模併購國有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