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國民黨也在閩西、閩南設第四、第五“清剿”區,我閩西、閩南支隊除積極配合粵東的反“清剿”鬥爭,也挫敗了偽保全團隊的多次“清剿”、“駐剿”進攻。
邊區游擊隊粉碎閩粵兩省國民黨有計畫的“清剿”,總計作戰數百次,殲敵3490多人,兩省敵人從此再也不能組織起統一的、有模有樣的軍事行動了,我們則在反“清剿”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1948年8月,閩粵贛邊區召開黨代會,根據香港分局的決定,成立閩粵贛邊區黨委,下轄閩西、閩南、韓東、梅州、潮汕5個地委。同時還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下轄直屬團和5個地委領導的5個支隊,原粵東支隊改編為邊縱直屬1團,梅州地委另行組建新的粵東支隊。閩粵贛邊區縱隊早在1948年8月就已組建成立,只是到了1949年1月1日才對外宣布,公告周知。
到1948年年底止,閩粵贛邊區縱隊已經從年初的2600多人發展成一支擁有8200多人的勁旅,下轄5個支隊、10個團、27個獨立大隊,民兵2萬多人,游擊區遍及28個縣市,游擊根據地的人口達200多萬。
隨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結束,毛澤東主席發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特別是經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命令,新華通訊社於1949年元旦公告,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司令員劉永生、政委魏金水,邊區軍民歡欣鼓舞,以新的戰鬥姿態迎來了勝利的1949年。
新年伊始,邊縱一方面加緊軍事鬥爭,接連發動春季、夏季攻勢,一部一部地消滅敵人,一塊一塊地把邊縣和地區之間的游擊根據地連線起來,香港分局還指示要打通閩粵贛邊與粵贛湘邊的聯繫,把閩粵贛邊區和粵贛湘邊區連線起來,建立華南解放基地。另一方面則因在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之下,敵人內部分化瓦解,眾叛親離,強調要大力加強政治攻勢,爭取中立開明人士棄暗投明,率部起義。
在邊縱發起的春季攻勢中,作戰130多次,解放了大埔的湖寮、陸豐的甲子、鳳凰山腹地的鳳凰圩和永定縣的坎市等一批區鄉重鎮,如春季攻勢中首仗打下的湖寮鎮,是當時廣東省政府主席羅卓英的家鄉,殲敵一個中隊,繳獲迫擊炮41門,輕重機槍7挺,長短槍150多支。隨後邊縱主力轉戰潮汕平原,解放了潮汕的兩英、惠來、豐順等3座縣城,使梅州和潮汕地委、閩粵贛邊和粵贛湘邊連線起來,迎來了香港分局從香港經甲子鎮登入遷入邊區內地,香港分局也改稱華南分局。
夏季攻勢更加迅猛,5月14日一天之內接連解放大埔、蕉嶺兩個縣城,大埔縣籍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原湖南省政府主席吳奇偉會同梅州專區專員李潔之、保全十三團團長曾天節、保全十二團團長魏漢新等也在這一天通電起義,興寧市、五華縣、梅縣區宣告和平解放,5月22日解放平遠縣城,梅州地區全境宣告解放。
閩西地區的國民黨前任專員李漢沖,繼任專員練惕生和地方實力派傅柏翠和福建保四團、上杭、永定、武平、龍巖四縣的縣長及武裝等4100多人,也在5月22日宣布起義;閩南地委第八支隊在五六月間解放了安溪、永春、德化、漳平、寧洋等6座縣城。自年初以來,特別是經5、6兩個月的戰鬥,邊縱戰績顯著,戰果纍纍,共解放縣城19座,殲敵1.7萬多人,繳獲迫擊炮、山炮21門,輕重機槍230多挺。毛主席在當年6月24日以軍委名義批轉華南分局的報告中特別指出,“五、六兩個月,粵東、閩西勝利極大”,在復電華南分局時更說“要祝賀你們的偉大勝利”。
在邊區軍民乘勝解放全邊區的時候,兵敗淮海戰場的胡璉兵團以數萬之眾於7月間竄犯邊區,我們主動撤出已經解放的縣城,占領有利地勢,四處設伏,給來犯之敵以應有的阻擊。胡璉兵團於8月下旬撤退後,我們於9月間重又全部收復了梅州地區和閩西地區,第八支隊在解放閩南的平和、南靖之後,配合南下大軍某部解放長泰、漳州、廈門等地。10月初,華南分局電令邊縱司令劉永生率直屬3個團和第二、第三、第四支隊分三路進軍潮汕地區,18日解放潮州、潮陽等外圍,22日通牒汕頭市國民黨黨政軍警人員4000多人繳械投降,24日廣東第二大城市汕頭解放,萬人空巷歡迎邊縱入城。
閩粵贛邊區縱隊至此發展到21000人,下轄6個支隊,40個團,11個獨立大隊;總計殲敵33000多人。在全邊區的38個地、市、縣中,獨力解放和接收31個,任命第七支隊政委范元輝為龍巖地委書記,第八支隊政委盧叨為龍溪地委書記,邊區黨委組織部長王維為梅州(興梅)地委書記,邊縱副政委朱曼平為潮汕地委書記。此前,閩粵贛邊區黨委通過開辦潮汕幹校、韓江幹校、閩西南幹校、梅州公學和財經幹校、醫護幹校等培訓了5000多名各類幹部,除分別派赴這些地區完成接收任務外,還抽調600多名幹部支援廣州市的接管工作。另有7個市縣則是配合南下大軍解放的。
解放後,閩粵贛邊區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所屬黨政軍各歸建制,作為邊區一級黨委和邊區縱隊不復存在,但是,邊區的游擊隊員,包括邊縱2萬多名指戰員和地方黨、政、群、團2萬多人共4萬多人,在各自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為國防、邊防建設,為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作出奉獻,他們中傑出的有如張克輝成了國家的領導人,造就了一批省部級領導幹部,成長了成百上千的廳局級和縣處級幹部,還有的成了將軍、專家、學者等等。進入上世紀80年代,由於年事已高,到了離休年齡,許多同志在陸續退出工作崗位之後,仍然關心國家大事,熱心老區建設,贊助希望工程,關懷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保持革命晚節,保持革命精神,繼續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相關詞條
-
劉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幹部]
中共梅埔豐縣委常委、書記,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第一支隊海洋...梅埔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第三支隊政治指導員、政治委員。他率領隊員到銀江、洲...
-
粵贛湘邊縱隊
粵贛湘邊縱隊,是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東江縱隊北撤後留下來的部分骨幹發展壯大起來的一支粵贛湘邊區人民武裝。
一、粵贛湘邊縱隊 二、紀錄片《粵贛湘邊縱隊》 -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東支隊
1948年3月,粵東支隊在當地游擊隊的配合下,還首次打下國民黨的第一個縣城——蕉嶺,斃俘傷敵60多人,占領縣政府、縣黨部,開監釋放犯人100多人。 至此...
-
肖向榮[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
肖向榮,廣東梅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開國中將。紅軍時期曾任總政治部秘書長兼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直屬隊總支書記,中革軍委秘書長、中共中央秘書處處長,...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人物軼事 戎馬生涯 -
民國38年
,為加速勝利的到來,必須建立邊區政權。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提出當前...1月1日 新華社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成立宣言,劉永生任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司令部對國民黨軍隊的官兵和國民黨政權的各級人員...
-
第三野戰軍
8等5個縱隊橫越隴海路,進軍豫皖蘇邊區,協同晉冀魯豫野戰軍開創中原解放區...和第5旅、第4師第9旅、蘇浙軍區第2和第4縱隊及蘇中軍區教導第1旅等部...,譚震林任政治委員,劉先勝任參謀長,鍾期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轄: 第6縱隊,王...
概述 山東野戰軍成立 調整部隊的戰鬥序列 成立華東野戰軍 番號更替 -
劉永生[開國少將]
軍分區司令員,閩粵贛邊區游擊總隊總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司令員...。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永生為...。解放戰爭時期,任粵東遊擊支隊支隊長,閩粵贛邊總隊總隊長,閩粵贛邊縱隊司令員...
人物簡介 個人履歷 工作經歷 個人評價 個人榮譽 -
魅力興國
第一章 歷史悠久 英才輩出 江西省興國縣,位於贛州市東北部,總人口77萬(2008年統計數字)。這裡是客家人的家園,著名的...
第一章 歷史悠久 英才輩出 第二章 崢嶸歲月 光耀千秋 第三章 山川秀美 物華天寶 -
劉永生[少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司令員等,率部解放了閩粵贛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閩粵贛邊縱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 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
將軍簡介 個人履歷 工作經歷 個人評價 個人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