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冶醫院

1951年1月,撫順礦務局基建公司醫務室; 1952年5月,撫順礦務局基建公司衛生所; 1970年7月,正式成立職工醫院,設在跳燈河紅專校;

基本信息

1、醫院簡介
中國五冶醫院(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醫院)系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省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120”網路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被全國腦血管病防治研究辦公室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粉碎清除術全國研究與推廣協作組授予“協作醫院”稱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五冶醫院始建於1951年,目前全院員工總人數308人,衛生技術人員226名,占職工總數73%,其中高級職稱23名,占衛技人員總數的10%,中級職稱62名,占衛技人員總數的27%,開發床位300張,全院設有內、外、婦產、兒、中醫、眼科、耳鼻喉、口腔等臨床醫技科室科目32個。
醫院配備有美國GE雙螺旋CT機、美國百勝都卜勒超聲診斷儀、美國百勝B超、日本富士能電子胃腸鏡、olypus系列纖維內窺鏡、膽道鏡、電切鏡及鼻內窺鏡、德國科曼腹腔鏡、電子陰道鏡、日本島津500MAX光機、全自動生化儀、血球計數儀和多功能牽引床,微電流治療儀以及搶救設施齊全的“120”急救車等先進設備。
醫院自60年代起,成為華西醫大附一院輔導醫院,華西醫大呼吸、消化、心血管、腎臟內科、外科、五官科等著名專家每周來院指導門診、病房疑難病人的診治。醫院以肝膽胰專科、婦產科、耳鼻喉、眼科及微創技術為特色,積極開展微創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切除、子宮全切術、鼻內窺鏡治療各種耳鼻喉科疾患,採用超聲乳化和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康復理療科採用各種物理方法治療急慢性疼痛。在呼吸、消化、心內、神內、內分泌、腎臟內科、婦產科、神經外科、骨傷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120”急救系統建立健全,醫院下屬的荷花池肖家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社區病人送醫、送藥及上門服務,全方位滿足病人的需求。
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康為宗旨”的辦院方針,以嚴格管理、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良的醫療服務。
2、發展願景、發展目標
發展願景:社會的、病員的、員工的、發展的五冶醫院;
科技化、服務化、人性化、品牌化五冶醫院。
發展目標:大力倡導和全力推行救死扶傷、病員為尊、以人為本、發展為重的核心價值觀,把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作為深化醫院改革和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創建社會、病員、員工“三滿意工程”。
3、組織機構
見附屬檔案(組織機構圖)
4、歷史沿革
1951年1月,撫順礦務局基建公司醫務室;
1952年5月,撫順礦務局基建公司衛生所;
1954年1月,隨公司遷到吉林,設立吉林炭素廠工地衛生所及吉林鐵合金廠家屬區保健站;
1955年3月,吉林化學冶金建設公司時期,設衛生處,各工程公司設衛生所;
1956—1957年,組建十一冶時,隨公司遷入四川重慶,在重慶楊家坪成立門診部;
1961年4月,隨公司遷往成都,在牛市口成立了門診部,同時在成都無縫鋼管廠的216車間、318車間、成都冶金實驗廠、天回鎮、跳燈河紅專校及人民北路生活區設五個衛生所和一個保健站。
1970年7月,正式成立職工醫院,設在跳燈河紅專校;
1977年底——1978年初,在成都一環路北三段建立新醫院(現址),醫院搬至新址;
1978年上半年至80年,公司根據工程任務的變動,相繼撤消西昌、江油、峨眉和廣元四個地區的職工醫院。
1979年6月,寶鋼五冶分指揮部為解決職工醫療的需要,在寶鋼焦化區建成一所現場型的職工醫院;
1988年為方便大量居住在雙林路的職業病病員,醫院將職業病防治科搬遷雙林路,同時將位於一樓的婦產科搬遷至四樓;
1995在年全院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醫院獲得了二級甲等醫院資質;
2002年在衛生局批准下,醫院成立了荷花池肖家村社區衛生服務站;
2003年醫院關閉了三門診部;同年,我國出現非典型性肺炎爆發流行,經過申請,醫院被批准加入“120”網路醫院;
5、醫院文化
一、核心價值觀:以人為本、忠信為事、以客為尊、發展為重
二、文化理念:公正、正直、務實、團結、活力、創新
三、醫院精神:銳意創新、永為強者
四、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務實高效
五、用人理念:讓想乾者乾成事
六、學習理念: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取
七、服務宗旨:愛心永遠、質量永遠
八、職業理念:在崗應盡職,無功便是過
九、作風理念:堂堂正正做人,扎紮實實做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