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娘村

山西大同,一個名叫散岔村的偏僻小山村,名不見經傳,卻因50年來養育了1300多名孤殘兒童被人們所熟知,“中國乳娘村”的稱號也因此而得名。 乳娘村里像呂衛平、王兵仁一樣的寄養家庭占到80%以上,“從1968年開始,我們村就開始為大同市社會福利院撫養孤兒。 孤兒在農村寄養時,由於生活上的優待,較村里孩子,會產生一種優越感。

緣由

山西大同,一個名叫散岔村的偏僻小山村,名不見經傳,卻因50年來養育了1300多名孤殘兒童被人們所熟知,“中國乳娘村”的稱號也因此而得名。如今,村里150戶人家仍養育著290多名孤殘兒童,然而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乳娘村”這種孤殘兒童農村集中寄養的方式正逐漸走向衰亡。

成為“乳娘”的考核

從2003年大同市出台了全國首部保障棄嬰棄兒合法權益的地方性政府規章《大同市棄嬰棄兒權益保障辦法》之後,大同福利院開始對代養家庭實行聘用制。一般一名棄兒進入寄養家庭需要經過8個工作流程,即寄養家庭填寫家庭情況登記表,遞交代養申請書,福利院對寄養家庭進行考核,家訪,評估,寄養前培訓,簽訂寄養協定,最後孩子才可以進入家庭。“在村子裡只有經濟條件好,家庭和睦的才會被選上呢,”在一旁陪同的王兵仁自豪地說,“我家裡現在也有三個娃娃,老二和她家老三都是唐氏綜合症,不過我家的更聰明,會喊媽媽呢!”
乳娘村里像呂衛平、王兵仁一樣的寄養家庭占到80%以上,“從1968年開始,我們村就開始為大同市社會福利院撫養孤兒。到今年為止,我們村累計為福利院免費撫養了1300多名孤兒。”村支書王顯得很自豪,“這些孤兒中,健康的只占4%左右。智障、腦癱、唇齶裂的比例比較高。90%的家庭都是靠天吃飯,家裡的男人們下地種田,女人們主要承擔起“乳娘”的重任。”

情況

大同市福利院每個月給孤殘兒童補助740元,包含了所有的奶粉、尿布、玩具等支出。“這些娃娃都是殘疾的,有的大小便失禁,那個尿不濕一天至少得4、5片,”王兵仁算了一筆賬,“再加上娃娃們正趕上長身體特別能吃奶,30塊錢一桶的奶粉有的一個星期就吃光了,好多家庭常常自己貼錢給孩子們買吃的、喝的。”
乳娘村固然是一種很好的孤殘兒童寄養方式,孩子能夠從中感受到家的溫暖,有歸屬的收穫,是孩子們名符其實收穫“幸福的中轉站”,但,這裡也並非是他們人生的終點站。家庭寄養方式解決了孤兒的養育問題,卻並不能解決就業、教育、康復等問題。
另外,近些年來逐漸浮現出來的問題是孤兒在城市鄉村兩種文化衝突中的心理失衡。孤兒在農村寄養時,由於生活上的優待,較村里孩子,會產生一種優越感。但一旦回到城裡讀國中時,生活方式以及穿著打扮上與城裡的孩子有較大的落差,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這些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孩子們,同時還會影響今後他們的成長。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乳娘村人們的觀念也在漸漸改變,恐怕這最後“一方淨土”也“在劫難逃”。那么,“乳娘村”的未來到底如何?這是擺在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也許,寄養家庭從農村逐漸過度到城市將成為今後發展的趨勢之一。但試想,要邁出這一步,恐怕還有很多困難。選購房子,跟社區溝通,引導符合條件的下崗女性、待業女性來參與……城市家庭申請寄養的數量越來越多,會慢慢取代孤殘兒童在乳娘村的寄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今後,無論“黨孩”是否留守“乳娘村”,這裡終究是他們的家,就像村里最年長的“乳娘”王進梅說的:“娃娃喊一聲媽,這裡就是家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