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古文明考論
圖書編號:1319950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定價:55.0
ISBN:754440467
作者:江林昌
出版日期:2005-12-01
版次:1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中國上古文明是本書討論的範圍,而“考論”是本書的特色。“考”偏重於材料,希望儘可能利用最新考古材料對中國上古文明史進行補充和辨析;“論”注重其規律性的總結,中國上古文明既有世界古文明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在借鑑西方古文明的研究理論的同時,更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在材料辨梳理的基礎上,總結出自己的上古文明理論與框架。我們希望通過“考論”向世人提供一幅儘可能接近歷史真實的“中國上古文史”全景圖。
作者簡介
江林昌,男,1961年生,教授、文獻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現任煙臺大學副校長、中國學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20餘年來先後師從姜亮夫、李學勤、崔富章、楊升南、王宇信、宋鎮豪等著名學者,研習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文獻學。主攻方向為中國古代文明史、先秦兩漢學術史、先秦兩漢文學史。
目錄
序言
緒論
再現輝煌:中國上古文明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章“中國上古文明研究”學科的提出及其基本範圍/3
第二章學術史與中國上古文明研究/7
第一節“六經皆史說”:
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信古時代”(從孔子到司馬遷到章學誠)/7
第二節“古史層累造成說”:
古代文明研究中的“疑古傾向”(從劉知幾到崔述到顧頡剛)/23
第三節“二重證據法”:
古代文明研究中的“釋古工作”(從王國維到郭沫若到李學勤)/29
上編
崑崙逶迤:中國上古文明發展的基本脈絡
第一章五帝時代:酋邦等級制與文明起源/53
第一節“五帝”釋義/53
第二節五帝時代主要部屬的大致活動範圍/55
第三節五帝時代的社會組織/57
第二章夏代:部落聯盟共主制與早期丈明的形成/63
第一節由堯舜聯盟酋長禪讓制過渡到禹啟聯盟共主世襲制/63
第二節夏代國家文明的建立/81
第三節夏代仍處於一個早期國家階段/82
第四節夏民族的活動範圍與考古學上對夏文化的探索/88
第三章商代:方國聯盟共主制與早期文明的發展/99
第一節商民族對部落聯盟共主的爭奪/102
第二節商代前期:由部落聯盟共主向方國聯盟共主的過渡/110
第三節商代後期:方國聯盟的成熟與早期文明的發展/123
第四章西周:封國聯盟君主制與早期文明的定型/134
第一節關於周民族在先周先公時期幾個重大學術問題的討論/134
第二節從古公宣父到周武王:由商族的方國聯盟成員到新方國聯盟共主/143
第三節由文武方國聯盟到周公成康封國聯盟的轉變/148
第四節分封基礎上發展成熟的宗法禮儀制度/160
第五章春秋戰國:血緣管理的瓦解與早期文明的轉型/180
第一節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等領域的發展與繁榮/180
第二節生產力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形態等方面的變化/184
第三節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在各諸侯國的具體反映/193
第六章秦皇漢武:地緣管理的形成與帝國文明的建立/201
第一節秦朝帝國文明的建立/202
第二節西漢前期對帝國文明的鞏固和發展/206
中編
兩河滔滔:中國文明起源的深廣度和文明發展的多樣性
第一章中國上古文明的世系與年代新證/22’
第一節由新出瑟公盔、?氏銅器論夏商周世系及虞代問題/221
第二節中國上古文明史中的年代問題和“夏商周斷代工程”/240
第二章從考古材料看古文明的時間深度與空間廣度/285
第一節文明、文明起源的標準及其在中國的運用/285
第二節從時間角度看中國文明起源的早期性/287
第三節從空間角度看中國文明起源的廣闊性/306
第三章不同的區域文化與中國古文明起源、發展的多樣性/314
第一節從不同文化區域看中國古文明起源的差異性/314
第二節在文明發展過程中,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出現了不同的規律/322
第四章東西方古文明的比較/333
第一節中國古文明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原生態古文明之一/333
第二節東西方不同的文明起源路徑/345
第三節東西方文明不同的發展狀況/363
第四節從世界古代史看中國古文明對人類社會的貢獻/366
下編
星漢燦爛:中國上古文明的個案研究
第一章天圓地方:中國上古文明的宇宙論及相關哲學思想/379
第一節考古所見中國古代宇宙生成論/379
第二節由宇宙生成論所引發的有關古代哲學政治思想/392
第二章圖文並茂:中國上古文明時期的歷史文化之承傳方式/402
第一節夏商周三代是“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圖書”時代/405
第二節先秦秦漢部分“圖書”的分析與閱讀/413
第三章九流十家:中國上古文明時期的學術思想與東西方“軸心文明”/470
第一節中國上古文明時期學術史的基本概況/470
第二節中國文明起源時期的神巫之學/472
第三節夏、商、西周早期文明時期的史官之學/475
第四節社會轉型與春秋戰國之際的?紳百家之學/480
第五節孔墨顯學的發展/486
第六節楚國的史官學術與道家學派的起源及發展/494
第七節春秋戰國“九流十家”的源流大勢/511
第八節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所展現的“軸心文明”及其與希臘、印度“軸心文明”的比較/513
後記/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