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蠱

下蠱

蠱,就是器皿中毒蟲竟食、最後剩下的集百毒於一身的至毒之毒蟲,這條毒蟲被用來作蠱種,它產下的卵將被用於下蠱。蠱女施蠱多是下在飯菜中,《赤雅》:“蠱成先置食中,味增百倍”,而且多放在第一塊食物上。下蠱有的是下蟲本身,有的下蟲糞便,也有的是下涎沫。有時不經食物也可施蠱。劉南《苗荒小記》:“苗之蠱毒,至為可畏,其放蠱也,不必專用食物,凡噓之以氣,視之以目,皆能傳其毒於人;用食物者,蠱之下乘者也。”

基本信息

蠱的字義和概念

部首筆畫
部首:蟲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1
五筆86:JLF 五筆98:JLF 倉頡:LIBT
筆順編號:25121425221 四角號碼:5010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6CA
基本字義
1. 傳說中的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專用來害人:~惑。
2. 人腹中的寄生蟲。
3. 毒害人之物:~毒。

概念

在實施下蠱之前,下蠱者還需要將自身與蠱種在靈性上“融為一體”,這通過兩個生靈的信息交融來實現,祈禱和咒語是必不可少的,氣血的交融也不可或缺,比如,苗族女子會用自己的經血餵養蠱種。下蠱者與蠱種在靈性上“融為一體”之後,蠱種的後代就也會攜帶下蠱者的靈性信息,就會聽命於下蠱者的驅使。

簡易下蠱法

先殺一隻大公雞,扔到山上,七天后去取。那時公雞肉已經沒有了。被蜈蚣,百腳,蠍子、毒蛇、螞蟻給吃光了。把雞骨架拿回家,晾乾,碾成粉,就成為蠱。中蠱的人根據下蠱的分量多少,少則兩周,多則三年,會突然死去。(下蠱就是對別人施巫術,使他聽受自己控制或者倒霉死亡)

最有名的蠱——金蠶蠱

兇惡的蠱,而且不畏火槍,最難除滅。它是一種無形的蟲靈,它能替人做事,最勤於衛生,大凡室內很乾淨的人家便認為是養金蠶的人家。金蠶的製作方法是:選用蛇、蜈蚣等12種毒蟲,埋於十字路口,經49日(或另一個神秘日數)取出存於香爐中,成為金蠶。在信仰金蠶的人心目中,金蠶是有靈性的,既能使飼養者發財致富,但富起來的人家主人也要告知金蠶虧欠多少,否則金蠶要求花錢買人給它吃,不然則作祟。《嶺南衛生方》云:制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它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金蠶的害人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瓮,七日流血而死。

其他一些常見於書中的蠱

牛皮蠱 吃進牛皮蠱後,嘔吐白泡,腹脹、腹痛、瀉弦血。嚴重的兩月內可死,病程可達10年左右。
螞蟥蠱 一旦吃進螞蟥蠱後,7天內就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有弦稀,或血樣便,嘔吐,吃進酸、冷、豆告水、雞肉、母豬肉、綿羊肉、炒麵後,腹脹、腹痛、嘔吐更劇,症同蛇蠱。三四十天后,人瘦、神差、口乾,三四年後可死人,病程可達10年。
四川彝族蛇蠱 中毒者症狀:特別想吃青菜,吃不得飯,劇烈嘔吐,吃了酸、冷、豆告水、炒麵、雞肉、母豬肉、綿羊肉後,腹痛、腹脹、嘔吐更劇,人體消瘦,臉色變黃,神差、脈慢、體溫低,大便時乾時瀉,血水不治者,半年內可死亡,也有拖至一年多才死的
雲南金沙江畔蠱 傳說這裡養的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是麒麟蠱,形態與麒麟相似,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
傈僳族蠱 於每年的端午節日去野外捕捉毒蟲百蟲,置舊陶器中,讓 這些小蟲子自相殘殺,最後剩下來的一個即可拿來飼養。飼養 者將死去的毒蟲丟棄,將所養之物置於陶器皿中,並以五色線繞紅布蓋好罐口,每天以主人的唾沫飼養它,經年余後,便成了蠱。
蛇蠱 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然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的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秘結。加上癲腫藥,更是沒有治好的希望。
普米族蠱 將蛇、蜂、蝴蝶等,均放在一個陶罐內,任其互相蠶食,最後剩下什麼,就以它製成蠱藥,有蛇蠱、蜂蠱、蝴蝶蠱等,取之施人則令人下瀉、腹痛,最後死去。

患蠱者的症狀和驗證方法

劉錫蕃“中蠱者,或咽喉腫脹,不能吞飲;或面目青黃,日就羸瘠;或胸有積物,咳嗽時作;或胸腹脹鼓,肢體麻木;或數日死,或數月死”。驗證之法:可令其嚼生黃豆,無腥味則中蠱,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在嘴裡含一塊鴨蛋白,其上插一枚銀針,如果鴨蛋白和銀針變黑,則中蠱。預防和解蠱方法:凡是蛛網灰塵之家,疑為養蠱之家,忌往來;凡就食如主人先用筷子敲一敲杯碗,後盛飯的,疑為施蠱,要特別小心可不食或道破;凡出外就食,隨身攜帶大蒜,可防蠱,蠱入酒難治,出門不飲酒可防蠱。解蠱破蠱的方法:服雄黃、大蒜、菖蒲煎水,或石榴根水,可瀉毒;又雲金蠶最怕刺,可入藥治蠱。古舊醫書上多均有醫蠱偏方,五花八門。破蠱之法:道破,秋天苗族婦女攜布袋賣刺梨於小孩吃,多中蠱者,久為群兒識破,買時先呼而問曰:中有蠱否?答曰:無,則不為害矣。然後可購買。另外,據說蠱怕謂,取謂入養蠱之家,其蠱立擒。放蠱的目的,多半是消解怨氣,有時也作為一種保護措施,有人怕別人偷食物,便放蠱,便盜者立斃,相反,“殺人多者,蠱益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