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團苗寨
是丹口鎮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是鎮政府所在地,處在城步縣城西南,距縣城10公里,距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8公里,有城丹公路與縣城相連。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136戶766人,其中95%是苗族。
兩千多年前,下團苗寨這地方,山高林密,古樹參天,人煙稀少,陰森可怕,山上珍禽異獸很多很多。一般是一些躲避戰亂,災禍的少數人家在這裡搭窩棚,采野果,打野獸為生。
秦始皇一心只想坐一萬歲,四處尋求長壽秘方,聽說楚南極邊有一塊原始大森林,山上南山鹿、水鹿等滋補性很強的野生動物很多,就派了御醫、藥師、射手、工匠等幾十人來到丹沖,建房、修爐、挖中草藥、射殺鹿牛取茸角煉長生不老丹。這塊地方也就是煉丹的一條沖,所以叫丹沖。丹沖有一條河流經丹口與上游的仙鵝村流來的河水在此匯合形成三岔河口,而取名丹口。人們聽說皇宮有人在丹沖煉丹,為保證物資運輸方便快捷,沿途修了木橋,修了石板路。見丹口這條鄉沖地勢平坦,森林多,水利充沛,氣候溫和,又與世隔絕,便紛紛來到這裡開田、居住、生活。住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自然村落,所以丹沖流出的河口就叫丹口,丹口下面的一個部落就叫下團。
明清時期屬地大洞鄉(扶城峒),民國屬扶城鄉,民國三十五年屬鳳洞鄉,一九五三年全縣劃小鄉,名為鳳凰鄉(借鳳凰山"鳳凰"命名),一九五七年改為先鋒社,一九五九年五月成立丹口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立區,屬丹口區、丹口公社下團大隊,一九九五年撤區並鄉建鎮,屬丹口鎮下團居民委員會。現共六個村民小組,自然部落為:赤腳田、彎丘、李家岔、鋪里、楊家槽門、藍家槽門、衝口廟、雙橋寨、木坪等。
下團村位於巫水支流的扶城河中游位置,是丹口村下的一個村落,因此而名為下團村。村東與儒林鎮大橋村接壤,南與本鎮丹口村相連,西與本鎮龍寨、雙龍連線,北與本鎮太平村毗鄰。
城(步)南(山)公路和城步-綏寧公路貫穿全村,交通十分方便。這裡樹林密布,彎彎的扶城河像一條玉帶穿村而過,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平均海拔690米,全年平均氣溫23度,土壤為山地黃壤。村邊群山起伏,河流縱橫,非常適宜林木生長,晝夜溫差較大,獨特的自然條件推動了村子發展延季蔬菜產業。
註:下團苗寨原有五個居民小組,六組為改革開放後遷來並定居下團的外來居民,為方便管理都納入六組。
下團苗寨的語言與建築風格
清乾隆七年苗族首領楊清保、李天保、李再萬等憤慨於官場腐敗,提出"五峒連天地、苗瑤共生存、今日舉義旗、同鏟官禍根"等口號,驅殺官軍,分占田地,震驚朝野,清廷派貴州總督張廣泗,率兩湖兩廣及貴州五省清兵前來鎮壓,通過十餘年的艱苦鬥爭,苗軍終寡不敵眾,起義失敗。清廷政府害怕苗民再生造反,在長安營設寶慶二府游擊置,屯兵一千,長年駐守,共統治了一百七十年,直至宣統二年,長安營軍政機構才全部裁撤。
在此期間,清庭政府為保證政令暢通,郵差信使方便快捷,人馬、物資流動方便,從寶慶府至長安營,沿途設五里一牌,十里一亭,二十里一驛站,四十里一團坊,六百里一加急,為上任做官,卸職回京,來往郵差,向朝廷上貢的貢茶、貢米,駝運的馬幫提供服務,從丹口、下團、太平、沉江渡沿河的鋪店都成了服務處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庭對城步苗區加強統治的期間,還推行了"改土歸流"政策,而且城步是全國最先推行的苗區,改土司管理為流官管理,說白了,就是不準苗人自治,只準漢人統治,並且規定"不準講峒話、不準穿峒衣、不準用峒文",所以下團這塊地是最先被強行漢化的"熟苗",語言和服飾與縣城儒林鎮差不多。
房屋建築明清之前,下團這地方生活非常貧困。百姓大多住茅棚,只是防止虎豹入室咬豬、牛羊便可。大清政府來城步鎮壓苗軍時燒毀苗棚十幾萬座,斬殺苗民五千餘人,下團是丹口鎮之要地,自然首當其衝,直至乾隆盛世,才慢慢正式修木屋、吊樓。
民俗文化
一個小小的苗寨同時擁有國家、省、市三級三個非遺項目。
在下團苗寨,幾乎人人都有絕活,個個熱愛非遺。全村的男女老幼個個都愛舞吊龍,全村的婦女同胞人人都會打油茶。即使是外地嫁來的小媳婦,生活一段時間後,也要學會打油茶。唯有木葉吹歌,雖自古流傳,但受現代音樂、電視等現代文明的影響,已逐漸失傳,目前只有楊光清及其徒弟們會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鄉吊龍舞、國家級傳承人下團四組村民丁志凡、省級傳承人藍立校、市級傳承人龔高光,有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城步油茶習俗”傳承人下團一組劉仁秀,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葉吹歌”傳承人下團一組楊光清。
崇尚龍舞文化
苗風巫韻古苗疆
龍騰盛世聲名揚
城步苗族人民自古崇尚龍舞文化,把龍作為苗族的圖騰之一,把“龍神”崇拜為萬物之靈,認為有“龍神”庇護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村寨平安。苗族的先民把“龍神”尊崇為有呼風喚雨、主宰水陸生靈的神聖,至今已有四千八百年的歷史。這裡流傳一首山歌:“十月裡來立了冬,魏徵丞相斬老龍。斬斷老龍十二截,滿身流血遍地紅。”這首山歌講述的是《魏徵斬龍》的故事。這首山歌流傳了千多年,城步的龍舞也舞動了千多年,從最初的祈福鑲災、祭祀龍王的祭祀儀式,逐步發展成今天的龍舞文化。
城步苗族每逢春節喜慶都由村寨組織舞龍活動,以龍舞迎神消災,驅邪惡而祈平安。這是苗族人民長期在科學不發達的自然條件下一種對“五穀豐登”、“村寨平安”的期盼,寄託於龍給予“風調雨順”的精神安慰。千百年來,城步苗鄉的五峒四十八寨都舞龍燈,並以東、南、西、北、中五方區分龍燈的顏色和表演形式。東方村寨(白毛坪鄉、蘭蓉鄉一帶)以舞草龍(又稱木龍)為主,用草木葉扎制,顏色為青色;南方村寨(汀坪鄉、五團鎮一帶)以舞高桿龍(又稱火龍)為主,顏色為紅色;西方村寨(丹口鎮、長安營鄉一帶)以舞吊龍(又稱金龍)為主,顏色為藍色;北方村寨(威溪鄉一帶)以舞蛇龍(又稱水龍)為主,顏色為綠色;中央村寨(西岩鎮、茅坪鎮、儒林鎮一帶)以舞滾龍、爬龍(又稱地龍、土龍)為主,顏色一般為黃色。若時逢盛大喜慶或連年豐收等節日,也有一方村寨同舞“五龍呈祥”的,但同樣必須按村寨的五方五色而定,表演壯觀,異彩紛呈。縱觀城步苗族人民舞龍藝術,其中尤其以下團苗寨吊龍最有文化藝術特色。下團吊龍舞文化傳承了千百年,在啟龍、開光、點睛、接龍、舞龍、送龍、封龍的過程中,有一套完整的古儺文化程式,滲透了苗族先民的巫教、梅山教等傳統文化,可以說舞龍是苗儺文化的綜合藝術。從吊龍舞過程中可領略古代苗族先民的精神信仰和生活習性,也可從吊龍舞追塑民族文化的發展過程。2009年以下團村吊龍為代表的城步龍舞入圍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名錄。
丁志凡是下團村吊龍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男,苗族。1937年11月出生於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下團村第四組,現在家務農。因為祖輩都是吊龍傳人,所以受到家庭的影響,從小酷愛看舞吊龍。十二歲開始跟隨父親和兄長到處舞吊龍,對吊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十七歲正式和父親學習舞吊龍,很快掌握了整套舞龍技術,成為了當時村里年輕一輩的舞龍能手。二十歲時,由於父親年事已高,於是把舞吊龍時所有祭祀程式傳授於他。丁志凡勤奮好學,很快掌握了一系列舞龍的程式,成為了村里當時最年輕的舞龍師傅。
1996年丁師傅和大徒弟蘭立校(現為吊龍省級非遺傳承人)組建了“下團苗鄉飛龍隊”,並自籌資金扎制了男女兩條吊龍。逢年過節到處表演,以擴大下團村吊龍的影響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城步苗族自治縣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丹口鎮下團吊龍,歷史悠久,祖傳遺風。以苗族扎龍老藝人丁志凡為代表的一代舞龍傳人,他們無論從取材、扎制、造型、舞蹈、音樂等方面都很具有民族特色,既通俗又高雅,緊湊而大方,功底深厚,風格獨特。整個龍舞表演過程,讓觀摩者讚不絕口,給人以觀賞性和啟發性,寓意深刻,讓人留連忘返,實在是一朵獨特的民族文化藝術奇葩!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近幾十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和民族文化發展、壯大的步伐,她已走出了城步苗鄉,走出了湖南,走向全國,以嶄新的面貌呈向全世界。
吹木葉
木葉是人類發展史上第一種樂器,也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樂器,木葉吹歌是最古老最原生態的音樂演奏方式。木葉吹歌歷史悠久,取材方便,是古苗人最先在勞動和生活中的發明創造。木葉吹歌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民族音樂文化。
楊光清是丹口鎮下團苗寨一組村民,1949年10月生,苗族,他從小就受山歌和木葉吹歌的薰陶感染,七歲就會唱山歌,十四歲開始跟隨父親學吹木葉,後來又跟師傅於滿鳳學吹木葉。為了學會木葉吹歌,他沒少下功夫,夏煉三伏,冬煉三九,曾躺在楊梅樹下兩天兩夜,認真領悟木葉吹歌的訣竅,吹掉了幾蘿筐樹葉,終於能吹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在城步苗鄉,唱山歌、吹木葉好似孿生兄弟,吹木葉的人必會唱山歌,但會唱山歌的人卻不一定會吹木葉。一年四季,摘什麼葉子好吹,他都做了潛心研究。他把木葉吹歌當成其生活的一部分,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了成就。而今的他早已吹得出神入化,小小一片樹葉,到了他的嘴裡就能吹出千變萬化的歌聲。他多次參加了城步苗族自治縣縣慶活動、“六月六”山歌節、湘桂大桂林原生態民族風情節演出,也多次赴省內外演出,得到各級領導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多次對他進行採訪報導,並由此獲得“江南一葉”的美譽。
楊光清當過農民,做過電影放映員,最後在縣文化局副局長的位置上退休。長期以來,他致力於苗族文化的發掘、整理、傳播和弘揚。
楊光清是城步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穿苗服、講苗話、唱苗歌的人。他一年四季身著苗服,春秋有春秋裝,夏天有夏裝,冬天有冬服,演出有盛裝。在他的倡議和影響下,縣四大家苗族領導帶頭著苗服講苗話唱苗歌,以此營造苗文化良好的社會生態環境。同時規定,縣內各級苗族領導和縣城中國小校苗族師生、服務行業和視窗單位的苗族工作人員,在縣內重要節慶活動、重大會議和外事接待中必須身著苗服。
楊光清和妻子一起創辦了城步苗鄉第一家富有苗族特色的新鋪里農家樂,“唱山歌,吹木葉,喝油茶,品苗俗,欣賞苗家特色美食”成為新鋪里的經營特色。新鋪里農家樂成為城步苗族文化的展覽館。
楊光清在自家的屋樓上創建了城步第一家苗族農耕文化展覽館。他利用下鄉放電影、搞田野調查的機會,精心收集苗族農耕文化代表性文物,使許多瀕臨消失、毀損的珍貴文物得以保存。他花費30多年心血所收集的520件珍貴農耕文物,有清代同治年間收租的官斗、苗族漁鼓筒、民國老皮箱、清代洗臉架,苗族地區的砣鑽、綿鋸、松油桶、桐木梆等。還有一隻珍貴的馬燈,是1934年秋紅軍長征經過丹口時送給他奶奶的。他還醉心於苗族山歌的蒐集整理,利用經常下鄉走村串戶的機會,蒐集整理了山歌5000餘首,收錄到《城步苗族自治縣民歌集成》里。
油茶習俗
城步苗族自治縣自古為南楚與百越相交之地,武陵五溪蠻、莫瑤、僚等先民均繁衍生息於此,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為苗、侗、瑤等族。後來隨著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遷入,現已形成了以苗、漢、侗、瑤為主體、24個民族和睦共處的城步苗族自治縣。
城步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熱土,山河毓秀,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但是,由於地處五嶺山脈與雪峰山脈的交匯之處,山多田少,長期以來,當地民眾無法解決溫飽問題,為了躲避戰爭和統治階級的壓迫,城步古代的少數民族先民們只能隱居在大山深處。由於境內山高林密,溝壑縱橫,河川密布,瘴氣迷漫,蠅蟲肆掠,疫病蔓延,苗民的生存和生命受到極大挑戰。聰明智慧的苗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與自然抗爭中逐漸摸索到了茶葉具有祛除寒瘴、傷濕、疫病的獨特功效。在飲用茶葉湯汁的過程中並加以雜糧、油鹽、姜蒜等輔料充飢,逐步發展演變為苗鄉先民喜愛的油茶,並廣泛用於招待客人和節慶禮儀等重要場合,從而形成了吃油茶的飲食習俗。
劉仁秀是丹口鎮下團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自幼跟隨爺爺奶奶和父母上高山深林採集茶葉,並得到了言傳身教,熟練掌握了打油茶的技術要領。十八歲嫁到本地楊家,公公婆婆待如親女,又學得許多打油茶、熬茶湯的技巧,更加全面的繼承了先祖遺留下來打油茶的習俗和熬制茶湯的要領技術。在此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新和改進,她熬制的茶湯既秉承了傳統油茶製作工藝,口味更加適合現代生活的需求。她炒制的茶料酥脆油亮,她打的茶湯色澤金黃,清香四溢,數里之外就能聞到油茶的香味。2007年,她和從縣文化局副局長職位上退休的丈夫楊光清一起,在自家辦起了全縣第一家農家樂---新鋪里農家樂,每年要接待縣內外遊客數萬人次。很多縣內外領導、遊客及外國友人都慕名而來,到她新鋪里農家樂吃苗鄉油茶、品苗家美食、賞苗族風情。2009年6月她還到邵陽市參加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專家和觀眾都稱讚她打的苗鄉油茶風味獨特,很有苗族飲食文化的代表性,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顆撒落在民間的珍珠。2012年,劉仁秀被認定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鄉油茶”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時令節日
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為過大年,要耍龍燈,舞獅子、舞拳棍、踢毽子球同,串戶拜年,正月初二用鞭炮、鐵炮迎接出嫁女,新姑父回家拜年,本房族家家喊飯請新姑爺吃酒。
三月初三,家家戶戶要做水米花粑粑,有"少尖(秈稻)莫少糯少糯是場禍"之說,如果沒有糯米做粑粑,女人們會找男人鬥氣的。"立夏"節也要用碓踏粑粑,有"立夏不踏粑,蛇咬腳趾丫"之說。
四月初八這一天有兩個節,一是烏飯節,是紀念藍國公,傳說藍國公等七姓隨"飛山蠻"楊再思老令公最先開發城步,占山為王,插標為界時,部落之間經常紛爭,藍國公每次頭顱被敵人砍斷,能自己提頭回家請老母接上。有一次他又提頭回家請母親接上,不巧,其母正在用腳碓踏米,沒空接,要他暫且將頭放在一籮谷上,等其母踏熟那臼米才記起兒子的頭還沒接,她提起兒子的頭一看,血已流盡,皆染浸那籮穀子,無法再接,兒子死掉。後來藍姓人為祭奠藍國公,將這籮子作谷種拋撒秧田,種出的稻米為紅色,煮出的飯為烏紅色,所以現在下團、太平的藍姓人仍然保留那些稻穀,每年四月初八日要吃烏飯,殺豬宰羊,接姑娘回家過節。第二種是四月八這天是牛的生日,因為苗族人是崇拜牛的民族,這一天即將插田了,無論田裡犁耙工夫多么緊急,也要讓牛好好休息一天,還給餵米酒或酒糟,餵泥鰍或狗婆蛇,都是營養極豐富的食品。
五月端午節,一般人是過初五,而下團楊姓人是過初四,稱為"餓碌節",傳說我們祖先在宋朝時期為保大宋江山,抵禦外來侵略,原定過了端午就出兵,誰知軍情有變,接令提前出兵,楊家將人只好提前一天過端午,吃飽棕粑好殺敵。
六月初六曬衣服,據說六月初六這一天,如果是晴天的話,太陽大而很辣,這天曬過的衣服不受潮,不受蟲,不霉變,聽說京城的皇帝這天要曬龍袍。下團村的人們有個習慣,因為過去人的壽命比較短,"人上七十古來稀"了,一般人在40-50歲就將壽老材、壽老被、壽老衣、壽老鞋做好了,這一天都要拿出來翻曬。
七月半過中元節,下團的村民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二日起將已仙逝的上三至五輩的老祖宗接回來,擺上三牲祭禮,新鮮採摘的自己還沒敢嘗的新鮮蔬菜、水果、薯類、五穀類做的食品擺滿一桌,恭請先輩們首先品嘗受用,一日三餐都要請到敬到,哪怕是清茶油茶都一樣。有人說得好:"仙人吃吃,凡人打牙祭",趁熱敬過十來分鐘,凡人就可以動筷吃了。只怕陰人在另一世界沒錢花,要用草紙做上許多包封,寫上稱謂,寄包數量於農曆七月十四晚放大路旁燒掉,讓仙人們拿上紙錢去揚州看戲。
八月中秋節,這一天村民們要買月餅擺瓜籽、糖果敬月光菩薩,當初升的月亮照到某家時,將上述果品用小桌子擺上,戶主念念有詞:請月光菩薩接受凡人的果品、十幾分鐘之後,凡人才可以吃。九月九重陽酒,初九這天基本家家要釀酒,老人們說:這天做的酒又好吃又經熬,酒又多,酒又香,九月九,照螃蟹,下團流傳一句話"九月九,螃蟹爬上手,十月十螃蟹爬進氣(去)",這天晚上拿木皮火把、竹篾火把下到河去照(捉)螃蟹,一照就出,一捉一準,它不爬不動,一抓到手。到了十月十以後,螃蟹就進洞了,捉不到了。
臘月初八臘八節,有的殺年豬,有的打豆腐,炕臘肉,做臘菜,總之,從這天起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三,灶王菩薩上天,傳說這天掌握凡間煙火的灶王菩薩要離凡間回到天庭,家家要在火塘、灶邊插點香燭,敬上米酒,念念有詞,要灶王菩薩上天庭匯報時,要盡講好,莫講壞話,要保佑凡間家家興旺,薪火相傳。
下團文化古蹟
蓮花橋、紅軍烈士墓
戰事:1934年9月9日,紅六軍團將士突破國民黨軍設在城步橫水界的四道防禦工事。9月11日,紅六軍團召開動員大會,準備在綏寧以東地區展開兵力,側擊由城步向綏寧方向前進的敵軍,並安排第五十一團為後衛,掩護軍團主力西進。下午4時左右,三營營長周仁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南海艦隊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帶領的一個偵察連和兩個機槍連在蓮花橋頭與兩個團的追擊敵人發生遭遇戰。
蓮花橋,又名天心橋,始建於明朝威化年間,系石墩木質風雨橋。橋南是一片開闊的稻田;橋北不遠處是大山,山與橋中間有條土路通向山外。
傍晚時分,周仁傑率領紅軍向敵人發起猛攻,將敵人擊退。深夜,敵人從橋南開闊地向紅軍瘋狂反撲過來。周仁傑率領紅軍埋伏在蓮花橋頭,乘夜色發揮重機槍、步槍優勢,等敵人靠近後,發起突然襲擊,不到10分鐘,打得敵人屍橫遍野,狼狽逃竄。12日早晨,根據軍團首長指示,周仁傑率部撤出戰鬥。
52年後,周仁傑回到蓮花橋,對撤離時的情景回憶得一清二楚:“接命令後,我營迅速打掃了戰場,帶不動的重傷員送到民眾家中,將犧牲的烈士遺體埋葬在蓮花橋的西側,大家向長眠在這裡的戰友揮淚告別。我凝望著蓮花橋西側新堆起的墳包,心中發出了誓言:戰友們永別了,只要我能活到**勝利的一天,一定來悼念你們。”
見聞:蓮花橋坐落在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下團村。1972年,大火把木質結構的蓮花橋燒毀。1987年,根據周仁傑的建議,當地政府重修了蓮花橋,不過已經由原來的5孔木橋變成了現在的兩孔水泥橋。原來順著山崖蜿蜒而行的山道,也已經被寬敞的馬路取代。但立在紅軍墓邊的紅軍戰鬥紀念碑,卻在時刻提醒著後來者,這裡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
在紅軍戰鬥紀念碑上,刻著“蓮花獻英雄恢宏先緒,碑文撰偉績傳裕後人”兩行字。從碑往上走出三五步,懸崖下面,是紅軍墓所在地。又有兩行碑文:“萬里征程紅軍功垂史冊;千秋壯烈英雄血沃中華。”這個紅軍墓和紅軍戰鬥紀念碑,已經成了城步縣青少年**傳統教育基地。
遠山吐翠,稻穗金黃,一派和諧寧靜。“紅軍墓里埋葬了多少紅軍,這些紅軍叫什麼名字,再也無從得知,但是,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紅軍,更不能忘記那些為**勝利而流血犧牲的先烈們的不朽功績。”城步縣黨史辦主任楊小勇說。
槍聲,又是槍聲
戰爭,尋橋,修橋,護橋。光陰如梭,紅六軍團蓮花橋一戰已過去70餘年。在湖南南部邊陲的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民間仍散落著關於這一戰無數的故事和記憶。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縣誌記載,1934年7月,湘贛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紅六軍團根據黨中央命令先行突圍西征。9月8日,紅六軍團第十七、十八師9700餘人在軍團長肖克、黨中央代表任弼時、軍團政委王震、參謀長李達率領下,由廣西資源翻越湖南界分兩路進入城步縣境。此時,敵人調動大量兵力向城步集結。11日晚,擔任後衛防禦任務的紅六軍團第五十一團第三營在丹口蓮花橋與敵發生激戰。紅軍扼守蓮花橋,以3個連迎擊敵人8個團,打退敵人3次進攻。戰鬥從當晚9時打響,持續至次日拂曉結束,3名紅軍戰士在此犧牲。
墓碑成愛國教育基地
在蓮花橋邊,現在修了一條寬闊的馬路,這條路叫城丹公路,有中巴車從城步縣城到丹口鎮,人們進出很方便了。馬路的對面,一塊墓碑立於巍巍山下,令路過的人肅然起敬。
石壁上有毛主席的親筆悼文,墓碑前擺放著一些黃色的野菊花。不時有當地人前來掃墓,或者附近的中小學生來這裡,把這裡當作學習和紀念**的地方。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村民把五角星和墓碑上的字漆紅。撫摸著墓碑上的紅色五角星,向墓前望去 ,墓前有一塊很大的岩石,顯然是從上面掉下來的。自從墓碑修好後的十多年間,已經有兩次從墓上面的頂上掉下岩石,然而,很奇妙的是,兩次從正頂上掉下的石頭,沒有一塊砸在墓碑上,甚至連墓的邊沿也沒砸到。當地的老百姓都說,這是英雄烈士的英魂在保護著這個地方,而老天爺也在保護著紅軍的墓,在護著當地的老百姓。
---------------------要了解紅軍長征在城步境內的歷史,那就一定要去蓮花橋,那裡的每個村民都能說出一些關於長征的記憶。
春鳴樓
又名“春鳴雷”、“藍家朝門”。
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是鄉鄰們三月三對山歌和飯後歇涼下棋的地方。原為兩層全木結構,蓋青瓦八角挑檐,魚頭象鼻,前有一對麒麟石,樓內四圍木壁上有出自當時民間畫家的山水田園畫作,建造的非常精美。後年久失修毀於大火。公元一九九六年由民眾投工投料,並請民間木工大師掌墨在原址上重建了“春鳴樓”,因這次新修的樓實際只有一層加上中間天花板畫有雷公電母--------又名“春鳴雷”。
新鋪里農耕文化博物館
鋪里,是曾經之古驛站,也是一座農耕文化博物館,現館藏文物520餘件,免費向海內外遊客開放。
自強圖書宬
由從下團走出的老幹部楊光勛創辦。“下團自強圖書宬”占地200平方,藏書五萬多冊,在全國村級藏書是最多、最全、最齊的一家,而且有十六名義工天天值班,義務為全社會讀者提供讀書學習場所和服務。
人口經濟及教育
人口經濟
全村180戶、人口1000餘人,95%為苗族,2%為侗族,3%為漢族,是一個多文化、多民族雜居的村落。現常居人口800多人,耕地面積約475畝,山林面積8650畝(以楠竹、杉木、雜木為主)。
下團以楊姓、藍姓為主,楊姓占48%,藍姓占47%,其他雜姓只占5%。
2006年6月,我國開始在14個省的28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開展“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的試點工作。2009年,下團村成為湖南省城步縣的一個互助資金試點村。這一舉措給貧困村民送來了福音,自此,村民們擺脫了哪怕只借2000塊錢都無門的窘境。
2009年6月5日,環境秀美的下團村迎來了互助資金試點會的召開。按照相關的政策要求,國家財政為村子配套15萬元的試點資金,村民自己需要配套15萬元,以此組成一個額度為30萬元的貸款資金庫,用以促進當地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凡入股者,都可以享受到一個月4厘的優惠貸款利息,以及年終利息的分紅。
下團村有1000多口人,其中兒童200多人,外出務工人口100多人。依據互助資金成立的相關政策規定,國家財政每一股配置500元,因此村民入股時也按500元一股來入。下團村當時只有15萬元的自籌配額,因此村委會依據村民的數量和意願,最終決定每戶入股量不超過4股,即一戶可以入2000元的股份,這也意味著一戶可以貸出4000元。
遵循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在召開互助資金成立大會前,村委會成員會入戶向村民宣傳入股的方法和好處。而村委會的大喇叭在那幾天也不斷播放著加入互助資金合作社的注意事項和用途。為了保證15萬元資金能成功自籌,下團村村委會還規定凡大會當天不入股者,今後將失去入股的權利,除非入股者有自願退出的,方可替補。大會當天,村委會門口人山人海,想擴大產業發展的村民紛紛加入到入股人潮中,當天入股金額就達到15萬元,如今加入互助資金合作社的村民已超過200人。
初秋的苗寨,青山滴翠,果木飄香。一輛輛滿載西紅柿、紅茄等延季蔬菜的卡車歡快地駛向山外,奔向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
華聲助學基金
2008年7月下旬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華聲線上的新聞工作者,冒著酷暑來到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下團村,向這裡的“自強圖書宬”捐資一萬元成立“華聲助學基金”。
捐贈儀式上,華聲線上副總編王亞奇表示,之所以千里迢迢來到這裡捐建成立“華聲助學基金”,主要是被自強圖書宬創立者楊光勛老先生的事跡所感動。他說:“五年前,楊老自費為農民創建了自強圖書宬,並在我們的華聲論壇發表了文章《放下麻將,拿起書本》,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楊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情操不但感動了網友,也感動了我們這些新聞工作者。此次向自強圖書宬捐建成立‘華聲助學基金’,正是感沛於楊老的義舉,也是為了弘揚我們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同時表示,此次基金成立只是一個開始,以後還將繼續關注和支持城步苗鄉的農村義務教育和農民文化建設。中共城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夏社旗致辭向華聲線上的義舉表示感謝。
隨後,楊老從華聲線上副總經理文湘暉手中接過“華聲助學基金”的啟動資金1萬元和兩箱圖書,並當場將善款轉交給協助管理自強圖書宬的下團村村主任丁仁義,同時向華聲線上回贈《受贈證明和榮譽憑條》:“先生/女士之義舉、愛心、社會責任感,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堅信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高尚情操將彪炳史冊,您情深意切、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將光耀千秋!並鄭重承諾絕不辜負捐贈者的殷切期望,一定將自強圖書宬不斷鞏固、壯大、發展,薪火相傳、惠澤萬代,將華聲助學基金管理好、使用好。捐贈儀式現場響起久久不息的掌聲。
在一片歡騰聲中,楊老當場創作一副對聯贈給華聲線上的新聞工作者:“情深深,意切切,心繫苗寨,百年樹人建基金;日炎炎,火辣辣,汗灑老區,千里忘我送食糧。橫批:功德無量!”
蝴蝶翅膀已在煽動,而這僅只是千千萬萬愛心人士捐書的一個縮影。知識改變命運,同時也拉近了這裡與世界的距離。相信再過幾年這片土地將會被帶來欣喜的變化,而那些愛心人士的愛心將被銘記,並在這片土地開花結果。
發展規劃
下團苗寨是城步苗族自治縣文化事業發展先進村、苗族文化特色村、民眾文化活躍村,經常主辦婦女文化活動、黨員“七一”活動、廣場舞、村民春節文藝晚會等民眾文化活動,還建成了藏書達兩萬餘冊的圖書城,圖書城實行村民義工管理。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村支兩委帶領全村人們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精心編制發展規劃,穩步推進產業發展,全面啟動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村民人均收入增幅超過兩位數,躍居全縣先進行列,相繼被評為“國家科普興農惠村先進單位”、“邵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縣雙文明村”、“全縣計畫生育模範村”、“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15年又被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旅遊局認定為大湘西地區生態文化旅遊精品線路之五“生態丹霞之旅”沿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旅遊局、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務院扶貧辦等六部辦委納入國家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下團苗寨正趁著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的東風,大步向前,昂首闊步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陽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