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背景
下一代通信網提出背景主要來自以下三方面:⑴
現有的通信網無法滿足用戶對未來通信服務的要求。隨著無線通信和Internet套用的普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對通信服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作為用戶,希望通信網能夠提供更方便(隨時、隨地、以任何方式)、更快速、價格更便宜的通信服務,特別是渴望能夠在單一通信環境中提供話音、圖像和視頻等綜合業務,如網上點擊800號。現有通信網繼續發展很難滿足用戶的上述要求。現有的通信網是由多個獨立向用戶提供專項服務的業務網路組成,如PSTN網以提供話音業務為主,分組數據網主要提供數據傳送業務,還有無線移動網、尋呼網等,各種業務網路間只是在承載層互聯,沒有實現控制和業務層面的互通。⑵
通信運營商為了降低網路建設運營成本,使自身具有持久競爭力,迫切需要改變現有網路模式。由於政府管制的放鬆,準入門檻的降低,今後運營商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通信資費會進一步下降。資費的下降會進一步刺激通信業務量上升,這就需要更多的網路資源來支持。面對現有多個獨立提供專項服務的業務網路,作為通信網運營商在網路建設時,如局限於某一業務網路規模的擴大,則會進一步增加各個網路的投資和維護運營成本,而且無法提供綜合性通信服務,最終失去持續發展的能力。而在現有的各個業務網路基礎上實現網路間控制和業務層面互通,在技術和改造成本上都存在很大風險。⑶
對於信息、傳媒服務商,今天的通信網仍是一個封閉的網路,他們很難直接利用通信網向他們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新業務,這也造成目前通信網上業務種類的相對貧乏,網路利用率不高。正是基於上述背景,人們希望構建下一代通信網路來代替現有的通信網,以期解決現有通信網的弊端,因此下一代通信網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 網路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低;
● 多業務統一控制;
● 業務快速提供。
下一代通信網的結構和特點
SG:信令網關MD:媒體網關
NAS:網路接入伺服器經過近幾年爭論和探討,隨著大容量傳輸技術、IP/ATM網路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對下一代通信網路的總體架構業界人士已基本達成共識。下一代通信網路具有以下特點:
⑴
採用開放的、分層的網路構架體系下一代通信網路從邏輯功能上可劃分成4個層面:接入層、傳輸層、控制層和業務層。● 接入層負責多業務的綜合接入,主要完成編碼格式變換、壓縮解壓、信令協定適配等。在物理實體上包括各種用戶駐地網、寬窄帶綜合接入設備和媒體網關;
● 傳輸層是一個基於IP/ATM網路的公用寬頻數據傳送網路平台,大容量WDM傳輸網路、高速IP路由器/ATM交換機將構成下一代網路的傳送層物理實體;
● 控制層是下一代網路控制核心,它採用Softswitch技術,通過標準的API(開放式應用程式接口)與業務層進行信息互動,根據業務層的要求處理各種信令,控制傳輸層完成業務信息包和相關控制信息包的路徑交換。交換控制層同時還負責部分公共基本業務控制。通常Call Server是交換控制層的物理實體;
● 業務層負責用戶鑒權,提供各種業務流程的控制、服務性能以及智慧型化過程。各種Feature Server和第三方Server構成業務層。下一代通信網路的層次化網路結構不僅實現了業務控制與網路連線的分離,而且實現了連線控制與傳輸媒體分離,解決了現有通信網路中的業務與設備緊耦合,提供新業務需要對眾多的設備進行更新,周期長,反應慢,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另外,各層次間基於標準的協定接口互通,可以各自獨立發展,分別採購,可增加網路靈活性和穩定性,降低採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