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已成為我國南方地區最具實力的冶金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擁有“鋼鐵冶金” 、“材料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鋼鐵冶金”、“有色金屬”、“材料加工” 碩士學位(含工程碩士)授予權,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崗位等,實驗室一直以適應冶金大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需求為目標。
目前,實驗室在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科學院院士周國治的帶領下,擁有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名、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3名、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作者3名、省市人才計畫入選者22人次等優秀人才組成的學術研究梯隊。研究團隊分別於2003年入選上海市“優秀啟明星創新團隊”和2007年教育部“創新團隊”。
實驗室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養,不斷提升學生科研能力水平。四年共累計培養博士後21名、博士研究生78名( 2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碩士研究生229名。
幾年來,實驗室承擔國家項目60項,國際合作項目12項,以及167項省部級和企業項目;發表論文533篇(EI、SCI、ISTP收錄310篇次),專利 100餘項,課題經費1.2億元;獲國際相圖委員會年度工業獎1項,省部級獎6項。相比十年前,國家級課題數量上升81%,論文數量上升96%,收錄的論文數量上升536%,專利上升554%。
學科點的科研工作正向更廣和更深的層面發展。
實驗室科研工作的特點
面向實際:與國內知名鋼鐵公司共同承擔國家重大攻關課題,實現研究成果產業化。
重視基礎:齊備的冶金基礎實驗平台,為系列的前沿研究打下堅實的實驗基礎。
注重創新:圍繞綠色冶金和材料製備新技術,提出了系列的創新理念和思路。
接軌國際:邀請國外專家長年定期來實驗室交流、工作,在特色領域已經形成較大的國際影響。
相關詞條
-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 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 其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套用基...
總體規模 建設發展 總體要求 歷史沿革 財政支持 -
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武漢理工大學,實驗室屬於新材料領域, 1987年由國家計委批准、建於武漢理工大學,1990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對外開放。主...
科研領域 學術團隊 交流合作 國家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基地,在高校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培育國家級科研基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
項目介紹 實驗室名單 省部共建 2008年新增 項目調整 -
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政府通知 十二五規劃 產業現狀 中心思想 發展重點 -
鋼鐵冶金
“鋼鐵冶金”學科是國家及上海市重點學科,學科代碼為080602。
基本情況 學科概況 鋼鐵工業運行情況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始建於1978年,現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電子封裝技術4個本科專業及材料科學與...
學院簡介 系所介紹 -
熱科學與動力工程實驗室
熱科學與動力工程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熱學與熱力學、燃燒科學與技術、氣動力學與多相流動、燃氣輪機關鍵技術基礎、節能熱技術與理論、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
基本簡介 歷史沿革 研究領域 研創團隊 科研方向 -
環境友好化學與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966年至1988年,任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1989年畢業於湘潭大學化學系。 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實驗室簡介 學術委員會成員 -
shu
歷史沿革民國時期 江澤民同志為上海大學題寫校名 1922年3月18日,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在上海閘北青島路青雲坊(今青雲路2...
歷史沿革 學術研究 辦學實力 校園文化 學校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