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信鴿協會

上海市信鴿協會

上海市信鴿協會,是在60年代初,經合併為4個信鴿組織,當時的會員已達1500人。然後由於信鴿活動的發展需要,在信鴿愛好者的要求下,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的協調和批准,1964年10月24日,原有的4個信鴿組織自行解散,統一成立“上海市信鴿協會”,主管單位為上海市花木公司。1984年10月,上海市信鴿協會直接由上海市體育運動委員會(現上海市體育局)直接領導。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市信鴿協會上海市信鴿協會
上海市信鴿協會歷經六屆委員會(第一屆主席:吳瑛;第二屆主席:金永昌;第三屆主席:劉師余、劉學武;第四屆主席:郭海泉、金永昌;第五屆主席:金永昌),第六屆委員會委員88人,常務委員會委員46人;主席為金永昌,副主席分別為牛小琦、孫龔林、陳建良、張建平、錢為實、俞漢勤(兼秘書長);副秘書長為陳光甫、俞桑雲;日本國岩間明和比利時國菲利普·賀伯特被受聘為顧問。協會下設辦公室、產業服務部、競翔委員會、裁判委員會、諮詢委員會、科研委員會、賽鴿俱樂部、老年鴿友聯誼會、《上海信鴿》雜誌社、明和園種賽鴿基地和網站。擔任協會專職工作的有9人。下屬區、縣、行業信鴿協會總計20個。上海市信鴿協會現有會員9000多人,年發行足環37萬枚。

發展歷史

上海,中國現代賽鴿運動的發祥地,迄今已走過了76個春秋。
76年來,經幾代人的艱辛努力,培育出了“李鳥”、“吳淞鳥”、“上海西翁”、“培爾琴”等“國血”品系,創造了富有特色的長距離和超長距離競賽的輝煌業績。
1984年以來,上海賽鴿運動納入民眾體育項目,實行賽制改革,參與國際賽事,發展對外交流,漸與國際接軌,在現代化、規範化、科學化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上海人有著悠久的養鴿歷史。幾個世紀前,本地鴿種“松江灰“早已具備了幾百公里歸巢的能力。上海於1843年開埠後,海外賽鴿隨著湧入的西方僑民在上海安家落戶。1929年,由西方僑民組成的“上海信鴿俱樂部”(S.H.C)成立,由此拉開了上海現代賽鴿活動的序幕。1935年,上海人李梅齡、黃鐘、周昌善出任上海信鴿俱樂部的正副會長,並更名為“上海信鴿會”,繼而給這項運動帶來的普及、繁榮和迅速發展以及信鴿比賽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吸引了越來越多各階層人士的積極參與。
新中國成立後,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信鴿活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上海市已有大小信鴿組織共9個。60年代初,經合併為4個信鴿組織,當時的會員已達1500人。由於信鴿活動的發展需要,在信鴿愛好者的要求下,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的協調和批准,1964年10月24日,原有的4個信鴿組織自行解散,統一成立“上海市信鴿協會”,主管單位為上海市花木公司。1984年10月,上海市信鴿協會直接由上海市體育運動委員會(現上海市體育局)直接領導。

賽事

信鴿競翔比賽是賽鴿運動的核心,是上海市信鴿協會的中心工作。除了各區、縣行業協會舉辦的短距離(200-400公里)、中距離(500公里-700公里)和長距離(800公里-1000公里)的比賽以外,上海市信鴿協會每年春、秋兩季所舉辦的市級比賽共達10餘次。其中全市500公里級聯翔賽、1000公里級和2000公里級比賽,會員參賽踴躍,參賽羽數多,歸巢穩定,賽績突出,社會影響大,已成為頗具特色的品牌賽事。
每年秋季的幼鴿特比環大獎賽和春季的一歲鴿特比環大獎賽,自創辦以來,隨著參賽羽數的逐年遞增,參賽者投入大,獲獎面高,競爭越來越激烈,已成為上海市信鴿協會的精品賽事,其影響和吸引力已遠遠超越了上海市的範圍。
除此以外,每年由上海市信鴿協會組織會員參加的信鴿國家賽和國際比賽,使上海信鴿能在不同的比賽環境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在不同地區與不同的競爭對手同台競技,尋找差距,不斷超越,從而極大地調動了會員的積極性。

相關事件

2017年4月底,兩名男子通過作假取得上海信鴿大獎賽的前4名,但最終因怕案發而沒敢領獎金。
2018年8月,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對這起詐欺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龔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並處罰金兩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