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上海 新加坡 國際學校漸成外國家長首選林琬緋(上海)(2003-10-01)
新加坡小姑娘林秋雅(6歲)、法國 小王子 馬成(5歲)、韓國小帥哥文禎彬(6歲),原本都在地球的不同角落生活,卻在 中國上海機緣巧合成了 同班同學。他們全是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學生。
打著 新加坡教育模式的旗幟,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成了輸出新加坡教育品牌的最佳代言,遺憾的是,學校卻因為缺乏官方的資助和支援,無法更好地為 新加坡人子女服務。(林琬緋攝)
上海的國際學校不下25所,新加坡人開辦的就此一家。走進上海市郊 閔行區的新加坡國際學校,感覺像是進入小小聯合國。放眼望去,金髮黃髮黑皮膚白皮膚,偶爾聽到一陣嘰哩呱啦聽不懂的語言,原來是一群韓國學生、又或者是非洲孩子,正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國際學校錄取外國學生並不稀奇,但是這所新加坡國際學校里,像馬成和文禎彬一樣的外國小朋友,卻占了整整八成;只有區區20%,是新加坡學生。
新加坡 上海國際學校1996年由我國 “元立國際集團”在 上海太陽島投資創辦,純屬民辦性質。第一年才收了18個學生,三年後翻了三倍;到了2001年,學校遷入距離市區較近的閔行新校舍,開始增設中學課程,學生人數一下子增加了兩百個;到了這個新學年,學生總數激增到650人。
其中,以台灣學生聲勢最浩大,甚至超越了新加坡學生總數。韓國學生在外國人當中排第二,人數也近百個。其他來源地還包括美加、香港、印度、澳洲、英德意、東南亞各國,甚至遠至東歐保加利亞、南美巴西、非洲 辛巴威等等。
越來越多旅居上海的外國人把新加坡國際學校當成首選,校長 張龍晉歸納出學校的四大優質特色: 雙語教育、紀律教學、課輔活動、學費合理。
在教程方面,學校提供的模式和內容,跟新加坡的制度緊密掛鈎,確保新加坡學生回國後能順利融入主流教育。從國小起,著重中英文、數學和科學的紮實基礎,升上中學再細分為文、理、工三個科系。而無論中國小,校方都非常講究課輔活動,落實新加坡全面教育的宗旨。
“多功能”雙語課程
不過,張校長說:“要怎么在符合新加坡學生需求的當兒,也能配合外國學生的不同背景,真正發揮國際性的 教育功能和角色,這就真是一項挑戰了。”
例如,該怎么設計一套完整的雙語課程,既能教會歐美非孩子說華語,又能讓台灣韓國孩子在中國生活也懂得英文?學校因此得在正規課程之外,分別開辦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強化班。英語強化班對準亞裔學生,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跟上以英語為媒介的主流教程。而歐美非小朋友,則得接受中文特別課程,通過生動有趣的方法,學說標準華語。
採訪當天,我們特地到洋小朋友的中文課去參觀。只見小朋友一筆一畫地跟著當地的中國老師學筆順、念拼音,都從 字正腔圓學起, 南腔北調很自然地全沒了。輪到單獨做訪問,一個八歲美國小男孩用帶點京腔的中文很得意地 告訴我,他的名字叫賈編德,“喜歡學校因為學校里有很多豬,我 最喜歡豬!不是 真豬啊,就是作業上的那個豬!有時候是Mathematics的,有時候是English的。還有一隻真豬呢,住在外面的籠子裡,是其他 Class養的,我很喜歡。”
讓孩子能用中文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哪怕是“豬”,說得如此流利,想必是美國爸爸媽媽捨棄美國學校選擇新加坡學校的最大收穫吧?
對家長來說,數理、雙語並重,既同國際接軌,又不失亞洲傳統的紀律 教學法,再加上學費是上海所有國際學校中最合理的,難怪許多旅居上海的外籍人士,都爭相把孩子送進新加坡國際學校;卻也使新加坡國際學校,間接地在海外,成了輸出教育 國際品牌的最佳代言。
一位在新加坡旅居了六年的上海家長,回國後不假思索地就直接把孩子送進新加坡國際學校:“孩子在這裡受的英文教育能同國際接軌,即使將來不再回新加坡 發展,到其他地方去也不會有問題。孩子在這裡上課我比較放心。”
另一位才剛到上海的印度父親,就是考慮到“新加坡學校的教學制度和內容同印度相當接近”,而讓7歲的兒子報讀新加坡學校。“還有,他們說會從最基本的中文教起,就可以減輕我兒子的負擔,讓他更容易掌握中文。這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