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兩個著名的拜觀音道場,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山是國際性的進香道場,而杭州的上天竺寺是地方性道場。
上天竺寺建於10世紀,是中國白衣觀音的起源地,已有一千年以上歷史。
天竺,在靈隱寺南,群山環抱之中,有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座古寺,均供奉觀音大士。還有翻經台、七葉堂、三生石等許多文化勝跡。
下天竺創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餘年,創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歷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為“法喜寺”、“法淨寺”、“法鏡寺”,並親題寺額。天竺三寺歷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觀相同,興衰與共,歷史上被譽為“天竺佛國”。靈隱、天竺諸峰,總稱“武林山”,據《漢書.地理志》:“錢唐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靈山志》稱:“宋時定地,以飛來峰之南為天竺,以飛來峰之北為靈隱。因北麓為靈鷲寺,故峰為異其名。”靈竺佛教文化為隨同杭州歷史千古流傳。
杭州佛教的傳播的寺院的興建,都與西印度和尚慧理有關。《天竺山志》載:“東晉鹹和初,慧理來靈隱卓錫,登武林警日:“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何年飛來此地耶?”由此,山名“天竺”,峰稱“飛來”;後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稱“天竺寺”,分上、中、下三竺,慧理遂成靈懈、天竺開山祖師。至今龍泓洞口有理公岩、理公塔,塔內葬有慧理骨灰。古時,靈、竺山間猿猱居多,峰上有“呼猿洞”,相傳系慧理蓄猿處。南朝劉宋時(420——479年),靈隱寺住持智一禪師亦曾養猿山間,他能呼嘯招猿,人稱“猿父”。古代詩人也有“施飯聚猿鳥”、“猿猱擾鐘聲”、“猿啼一聲松子落”等詩句。“冷泉猿嘯”成為古代錢塘十景之一。
天竺三寺深藏林間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壯麗,景色清幽,高僧輩出,佛學與詩文並茂。據《湖山勝概稱》“由月桂峰迤西入佛國山,自下竺,過中竺,至上竺而止,上竺則觀音靈感。下竺則古蹟為勝,三竺之間,雲影天光,泉聲松籟,岑寂島空,香凝鍾靜,耳目心神之會,覺其迷極其光者,豈不超三界外乎。”《武林舊事》亦稱:“三寺相去里許,皆極宏麗,晨鐘暮鼓,彼此間作,高僧徒侶,相聚梵膚,真佛國也。”從上天竺可東至龍井,南至琅鐺嶺,左通五雲山,下止梅家塢。天竺,鍾靈毓秀,山嵐雲影,佛學教觀,源遠流長。慧理、寶掌、道翊三天竺開山祖師,之後,能詩善文,佛學造詣很深的名僧層出不窮,正如蘇軾所說:“天竺禪師有作家”。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也贊天竺稱:“地是佛國土,人非俗交親。”天竺三寺始於晉,興於唐,盛於宋,為我國東南名剎。南宋時中天竺寺曾被評定為“禪院十剎之首”,上、下天竺寺同被列為“教院五山前茅”。
上天竺寺位於白雲峰下,由下眺望峰頂,常有白雲籠罩,猶如幢蓋覆頂。山上產茶,名為“寶雲”與下竺,“香林“並稱佳品。故蘇軾的《和茶詩》中有“白雲峰下兩槍新”之句。白雲峰右下雙檜婆娑,寺僧常在樹下盤膝養神。峰稱“雙檜峰”,岩稱“雙檜岩”(即百丈岩)。山上岩穴甚多,古時常有虎豹出沒。樹木森森,花草爛漫,朝融夕凝,以致泉脈眾多。古寺前後左右有大悲泉、夢泉、蜥蜴泉、冽泉、孫公泉水、幻應井、示現井等,坐禪井等,其中乳寶泉水“懸乳如脂”,其峰遂名“乳實峰”。古寺院後有成片古桂飄香,故稱“天香岩”。寺前白雲峰餘脈,其岡如琴,故稱“琴岡”,岡上修竹成林,宋時在中印峰、白雲峰間名優土成岡,取“愚公移山”之意,命名“愚岡”。古人贊上天竺景色稱:“萬竹參霄,碧蔭數里,寂然空谷,惟聞泉聲。”為古杭城又一名勝區。後晉天福初(936年),僧人道翊在白雲峰下結蘆修行,稱“大名山房”。他在山中見有奇木發光,遂請名匠刻成觀音像。據志書稱:時吳越王錢弘叔夢見白衣人求其修建住所,於是在上天竺開路築基,建“觀音看經院”,於後晉天福四年(939年)五月建成,這是上天竺最早的寺皖。至後漢乾祐年間(945——950年),有僧人從洛陽帶來,古佛舍利,置於觀音像頭頂,是“妙相莊嚴,端正持好,書放白光,士民崇敬”。為此,後入將道翊稱為“白雲開山祖師”。由於上天竺以觀音靈驗相專,歷代帝王都信奉觀音,“凡郡中旱勞,必請入城”。故《七修類稿》稱:“杭上天竺廣大靈感之號由宋世所加”。北宋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一1074)和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年)蘇軾兩度守杭,因杭城多災,開倉廩,浚水利,但“三吳之災,連歲不稔”,蘇軾曾自責“雖某等不德而召災”,希望能“念斯民無辜而受憫”,擔擾,難免飢殍,將有流離之懼”,表達了愛民憂災之情。仳後,明清兩代帝王也因襲南宋先制經常至上天竺“祈晴”、“祈雨”。明崇禎十四年(l641年)杭城大旱,餓殍遍道,時有訛傳觀音大士在上天竺救濟餓民,於是蜂湧而至,在上天竺掘土三尺,取粉狀泥土充餓,從此江南一帶遇有災荒,饑民常以“觀音土”充飢。
由於宋真宗崇佛道,繼而宋仁宗推崇佛教,因此,當時杭州官如蘇軾、蔡襄、沈文通等均與杭州佛門密切交往,也使靈竺趨於興盛。宋仁宗天聖初年(1023年)有銑和尚在白雲峰、獅子峰之間建觀音殿,一時香火甚盛,“眾山環拱,煙雲瓢渺,時聞鐘聲,恍然天官”。皇祐元年(1049年),宋仁宗曾將秘典5330卷賜予看經院,作為教藏,為此專門造了藏經殿。至嘉祐中(1059——1060年),杭州郡守沈文通認為“觀音以聲音宣佛力,非禪那所居”,提出“以教易禪”,將禪寺改為教寺,並命寺僧辯才(即元淨)主持築室,殿加重檐,宋仁宗親書“靈感觀音院”寺額。至治平中(1065年前後)蔡襄守郡,由宰相曾公亮出資修建寺皖,並將其所贈佛經5230卷藏於院之西廡。元符三年(1100年)十六觀堂落成。
宋室南遷後,金兵於建炎四年(1130年)入侵杭城。當時金兀朮(即完顏宗弼)曾謁上天竺,得咒觀音像始末,遂將觀音像及大藏經載於轎車內運往北方,寺僧智完率弟子跟隨至燕京西南五里的玉河鄉建寺供奉。紹興二年(1132年),宋高宗命住持惟日建藏經樓和應真閣,並於紹興五年親臨進香。隆興二年(1164年),宋孝宗又命臨安府尹曹澄督建五百羅漢堂。乾道元年(1165年)二月,宋孝宗專門召見上天竺住持若納,並封為“右街僧竺”,後又封“左街僧竺”,賜“白雲堂印”,命若納管轄禪、教、律三宗和江南佛教事務,由此,上天竺寺名重京師。乾道三年(1167年),宋孝宗還視往察看,賜絹錢二萬,命重建十六觀堂。至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又下詔重修寺院,改院為寺,御書“法輪寶藏”額,將曰月珠、鬼谷珠,貓眼等內宮珠寶賜予該院。淳熙元年(1174年)又將福州印造的藏經500函賜藏該院。翌年,宋孝宗到上天竺進香,正式改院為“靈感觀音講寺”。當時,凡帝王上山進香都在白雲堂進齋。至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改名為“天竺教寺”,評定為教寺“五山之首”。梵谷麗等國使者僧人來朝,都至上天竺交驗書牒並予接待。開禧二年(l206年)七月燈火成災,十六觀堂被毀,住持妙蛙竭力建設,一年完工。南宋後期,上天竺菩薩被朝廷奉為“治國安邦”的主宰。宋理宗趙昀在《天竺靈感觀音大士贊》中稱:“神通至妙兮隱顯莫測,功德無邊兮應感奚速。時和歲豐兮豐佑我民,兵寢刑措兮康此王國。”
宋末鹹淳二年(1266年),寺院盡毀,於五年由寺僧慶思募建,乃改為“天竺教寺”,至元末時,上天竺寺院又毀,直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高僧宗泐人京任僧侶左善世師,奏請重建;明太祖遂下旨建觀音菩薩殿,並下令杭城駐軍停操二月為建寺搬運磚木。明正統十年(1445年)明英宗朱祁鎮將本山《北藏經》5048卷賜藏該寺左右,同時附有《護藏敕諭》一道。在明朝統冶二百七十餘年間,上天竺完全靠僧人募化等辦法整修寺院。清朝前期,清帝信奉觀音大士“奇術妙相”、“靈感顯應”,對天竺寺恩寵有加。康熙玄燁,六巡江南,五到上天竺。康熙五年(1666年)發朝廷內庫“重為周色”,並賜《金書尊經》,官員們盛讚此舉使“湖山動色,草木回光,美哉聖乎!”玄燁先後賜御書《金剛經》石刻一部、御書“法雨慈雲”匾額、金字《心經》、墨刻《藥師經》、御製《重修上天竺寺碑記》等。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弘曆初到南巡進兩到上天竺,除題詩外,並定名上天竺寺為“法喜寺”,御書寺額和“寶陀飛觀”、“普甘露門”等匾額,題寫柱聯有:“繞座法輪明寶月,盈階甘雨散花天。”此後,他每到上天竺,必有賞賜或有卸書題字,先後該觀音像、佛像,石刻《蓮華經》,御書《華嚴涇》、《蘭亭圖石刻手卷》,並題寫“色空不二”、“印真闡諦”匾額等,他手書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經》石刻一冊曾刻石19塊嵌於法喜寺羅漢大士殿。
正是由於朝廷的提倡和眾多佛徒信眾對“觀音靈驗”的信奉,故明清時,浙江蘇南各地的鄉民村姑都紛紛來天竺進香,成為每年一度的“香市”。據《武林舊事》、《仁和懸志》稱:“方奉時,鄉民扶老攜幼,焚香頂禮大士,以祝豐年,香車寶馬,絡繹於道,更有自遠方負擔而來者,名曰香客。凡自普陀院回向,未有不至此者。”“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誕辰,三吳浙東士民,齋至藝香,舟車絡繹,晝夜不絕。”每年新年剛過,“春服既成”,而養蠶尚早,於是“銜舟打槳,進香天竺,結舫為鄰,棲至於此”。每逢香市自武林門、松木場、經昭訂寺到天竺,沿途擺滿各種貨攤,販賣各種用具、土產、玩具等,為時一月有餘,延綿數里,道為之塞。“天竺香市”被列為“十八景之一”,直至1949年前,三竺路旁仍建有相連平房供香客宿夜。50年代後開始衰落,70年代末開始重又興盛。
重修後的法喜寺現有天王殿、圓通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毗盧殿、方丈樓、齋堂、五觀堂、白雲堂、客房、山門等主要建築。尤其是大雄寶殿的五百羅漢山,其雕塑造型藝術融全國各地寺院五百羅漢造像風格。寺內還有生長歷史已有五百多年的古玉蘭和方竹,其中古玉蘭只每年二月十二開花,二月二十即凋謝,開花期僅八天,故爾有緣睹其花者甚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