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東連譚家嶺村,南毗梨洲街道三溪口村,西與石婆橋村接壤,北與蘭墅橋村唇齒相依。村黨總支部有黨員85人,下設工業、農業、老年3個支部。 2005年全村社會總產值2.1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1450萬元,集體可用資金1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8650元。為餘姚市級文明村、衛生村、民主法制示範村。 該村屬姚江平原與四明山南麓丘陵交接地,南部群山環抱,東西北一片平疇。小溪眾多,匯成三溪,注入市區最良江。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228天,土壤有黃泥土、石砂土,水田以黃斑田、小粉田為主。
村史沿革
宋代建村。2001年4月由原溪鳳橋、許家山二村合併,定名三鳳橋村。原溪鳳橋村,以村內溪鳳橋得名,清光緒《姚江菖蒲塘徐氏宗譜》載:宋末(1279)徐氏自上虞官溪(今下管)遷居於此,在野菖蒲叢生的塘里開墾建村稱菖蒲塘,宋代至清時期屬雙雁鄉,民國初為雁燕鄉。1950年為長丹鄉五村,1956年為肖東鄉第二高級社,1958年屬長丹管理區,1961年分屬長豐公社菖蒲塘、勤豐二個大隊,1966年並為勤豐大隊,1981年更名溪鳳橋大隊後改稱村。原許家山村,宋時,朱姓卜居定居,以境內山得名,至民國時期一直屬雁燕鄉,1950年稱長丹鄉二、三村,1956年為肖東鄉第二高級社,1961年為長豐公社許家山、黃郎閘二個大隊,1966年為勤勝大隊,1981年為許家山大隊,後改稱村。原二村1992年後屬肖東鎮,2001年屬西南街道,2006年1月為蘭江街道。
產業經濟
三鳳橋村農業歷來以水稻為主業,有毛竹、竹筍、木材、水果等山林經濟,現有農田750畝。工業起步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社隊工業,發展至目前有企業20家,湧現紅馬紡機有限、三星儀表廠、恆達電器廠等主要企業,目前以房地產為主的三產商貿興起。
村莊建設
制訂新農村發展規劃,整理分散自然村土地,整治拆遷公路邊舊宅,現已建立鄭家、下橫埭2個農民新村。配套村級公共設施,近年來先後建造村綜合辦公樓,完成“連心公寓”二期工程,實施村莊道路硬化、綠化工程,建立許家山農民公園,水、電、有線電視入戶率100%。
社會事業
清至民國期間有私塾多處,民國初年菖蒲塘學堂為現境最早學校,新中國成立後稱為藤山國小,建國初期還有鳳雁、甘露庵、樓巷畈等國小,後合併為檀樹廟國小、西山國小,1999年新建的三鳳橋國小。鄉村文化活躍,民國時有泉水社、鼎新社等文體組織,菖蒲塘舞龍、樓巷畈鑼鼓、鄭家銃會小有名氣。新中國成立後,有長丹五村業餘劇團,六十年代農村俱樂部。中西醫、內外科有挑痧、疔瘡、婦科、小兒科譽稱“百科郎中”,目前全村推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有村衛生室1家醫生4人,做好村民健康檔案、計畫生育工作。
風景名勝
有菖蒲塘、三鳳橋、許家山、黃浪閘、石家跳景點;有檀樹廟、甘露庵,徐祿耀故居文化遺存。黃浪閘,位在溪鳳橋江下游入蘭墅橋江處,是三溪口(箬岙、桃花嶺、馮村)溪水匯集此處,溪水夾帶黃沙浪滾水急故名,又控制姚江漲潮建閘,歷經重修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