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讀書

三餘讀書

三餘讀書(sān yú dú shū)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基本信息

成語出處

三餘讀書三餘讀書
三國志·魏志·王肅傳》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裴松之注引《魏略》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漢獻帝的侍講官董遇很有學問,被稱為“儒宗”,很多書生想拜董遇為師,跟他研究學問,董遇不肯收徒,認為書本是最好的老師。“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書生說沒有時間,董遇教他們利用冬天、夜晚及陰雨天這三餘時間讀書。

成語舉例

余嘗以三餘讀書,講習之暇,讀其文。·陶潛《感士不遇賦序》

故事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穭(lǚ)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閒習讀,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從學者云:“苦渴無日。”
遇言:“當以‘三餘’。”
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由是諸生稍從遇學。

故事譯文

董遇,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榷等人作亂,(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處。(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來賣幾個錢(維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總是帶著書本,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誦讀,他哥哥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董遇對《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釋;對《春秋左氏傳》也下過很深的功夫,根據研究心得,寫成《朱墨別異》。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請教的人說:“我竭力渴望(學習),但苦於沒有時間。”
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時間。”
有人問“三餘”是什麼?董遇說:“三餘就是三種空閒時間。冬天,是一年裡的空閒時間;晚上,是一天裡的空閒時間;雨天,是臨時的空閒時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