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虢國墓(第一卷)

內容介紹

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一個呈東西狹長、北高南低的台地上。台地緊鄰黃河,黃河河道與岸邊台地形成高達百餘米的峭崖。市區北隔黃河與山西省平陸、垣曲、芮城三縣相望;南與河南省西峽縣,東南與河南省欒川縣,西南與陝西省洛南、丹鳳、商南縣為鄰;西與陝西省潼關縣為界;東臨河南省宜陽和洛寧兩縣。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位置使三門峽自古以來便是東、西部的交通咽喉之地。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哺育了這塊土地上的人類。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活動地點在今市區會興鎮、青龍澗河,陝縣的三岔溝、侯家坡,澠池的南村,靈寶的邢家莊、孟村、朱陽、營里、衛家磨,盧氏的雷家村一帶均有發現。進入新石器時代後,人類在此地區的活動範圍則更加擴展,六千年前的裴李崗類型文化遺址,著名的仰韶村遺址和廟底溝遺址,靈寶北陽平大型遺址群都是此時的典型代表。夏、商時期這裡是王朝統治的中心及重要活動區域。周人滅殷封邦建國之初,此處成為東西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稍後,這裡又先後成為焦國、虢國的屬地。春秋早期晉滅虢後(公元前655年)屬晉,戰國時期隸魏。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設三川郡。公元前205年改三川郡為河南郡。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置弘農郡。魏文帝時改弘農郡為恆農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郡治遷陝城,郡屬陝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弘農為陝州,置虢州。唐貞觀八年(公元643年)廢鼎州人虢州,領弘農、盧氏、朱陽等六縣。宋時陝州領七縣,虢州領虢略、盧氏等四縣。元代至元八年陝州屬河南府路,廢虢州。明時陝州屬河南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陝州為直隸州。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設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七縣。1945年1月,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豫西第二專員公署。1957年3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三門峽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