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橋遺址

三里橋遺址

三里橋遺址發掘區位於三門峽市開發區三里橋村東南青龍澗河北岸二級台地上,溝狀堆積位於發掘區西部,平面走向較為曲折,發掘區內的保存部分略呈曲尺形,剖面呈口大底小的喇叭狀。長 50 余、開口寬 10--14 、溝底寬 4.5--7 、深 5.6--7.5 米 。兩側溝壁上半部斜下內收,下半部較直,溝底不甚平,南高北低,溝底中央有一條寬 O.9--1.4 、深 0.5--0.7 米 的小溝。在發掘區內溝的西部,小溝變寬加深,形成坑狀。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有少量的彩陶和夾砂灰陶,器形有小口尖底瓶、折沿或卷沿盆、斂口缽以及少量的彩陶盆。其他遺物的數量較少。根據出土遺物推斷,該溝狀堆積為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存,其用途及性質尚需進一步研究。

三里橋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里橋村東南部。北臨崤山路抄,東南為南家莊,南部青龍澗河自東南向西北流過自,在遺址西約數千米處注入黃河。遺址位於青龍澗河北岸東西狹長的二級台地上互,由於河水常年的沖刷,原台地南部形成較高的斷崖動。隔約 1.5 公里的青龍澗河床,對岸為著名的廟底溝遺址。三里橋遺址發現於 20 世紀 50 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進行過發掘,發現比較豐富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區位於上次發掘區東約 300- -500 米 ,從其文化遺存的特徵、年代來看,二者應該屬於同一個遺址。但其仰韶文化遺存從其特徵看,似和 50 年代發掘的仰韶文化遺存有年代上的差別,此次發掘者似晚於上次發掘者,近於廟底溝遺址一期者;發掘的龍山文化遺存年代大體一致。根據此次發掘情況看,仰韶文化遺存分布在遺址西部,在仰韶文化溝狀堆積東部,未發現仰韶文化遺存;龍山文化遺存在發掘區內東西皆有分布。溝狀堆積的存在應該和該遺址仰韶文化遺存的分布範圍有關,它應是三里橋遺址仰韶文化聚落的環壕的‘部分。在 2 次發掘區之間,由於破壞嚴重,文化遺存幾近無存。該次發掘及所獲文化遺存,豐富了三里橋遺址的文化內涵,尤其是仰韶文化環壕的發現,2 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發掘三門峽市三里橋遺址的同時,對遺址所在的青龍澗河兩岸進行了細緻的調查,在三里橋遺址東南 500 米 處的青龍澗河北岸、南家莊村南台地上,發現殘存面積約 5600 平方米的南家莊遺址。遺址西部因取土破壞形成長約 80 、寬 5--35 、高 2.5- -3 米 的條形台地,其餘部分被夷為平地;遺址東部被現代房占壓。在遺址斷 壁上,發現並清理灰坑 20 余座,窯址 2 座,殘房基 1 座,灰溝 1 條,墓葬 1 座。從清理所獲遺物看,遺址時代包括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宋代等幾個時期,以二里頭文化為 主。二里頭遺存文化遺物以陶器為主,還有不少製作精緻的石、骨器和少量的蚌器等,另有部分鑽或灼痕排列較整齊的卜骨。從陶器中的夾砂罐、甑、盆、大口尊、瓮等的特徵看,其文化年代為二里頭文化二、三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