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三環村](/img/1/b5f/wZwpmLygDOzkjMxUDOw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g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環村位於曹村鎮最北部,北與江蘇銅山相連,206國道與301省道在
村頭相匯,京滬鐵路貫穿該村,全村共9個村民組,711戶,。埇橋經濟開發區落戶該村,2
008年村人均收入3900元以上,集體收入238萬元。
風景名勝
在“安徽北大門”三環村頭,有一座古老的三環橋和一株巧成奇趣的古樹楓楊樹。據當地村民世代相傳,這座橋建於明中後期。清乾隆年間(1736年),是時水利不興,皇藏山區洪水順淝河東下,阻隔南、北二京主要通道。清廷使兵部侍郎楊三公督建此橋,並於橋東北角樹碑三座以鎮之。數年後,橋縫中生楓楊一株,年深日久,橋樹交融,形成中原一絕。來往過客,望之無不噓唏。
![此圖為位於該村南部的“橋馱樹 樹駝橋”](/img/3/0c0/wZwpmL0ITMwUTOwkTOw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k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在三環橋下,橋寬3米許,長10米許,橋三孔,南北走向,橋中孔東側上有一楓楊樹,高十二三米,枝葉繁茂,虬勁斑駁的樹幹刻滿滄桑,主根則由第一座橋墩的東面盤旋而上,在橫穿橋面以後,再從第二個橋墩的西面蜿蜒而下,深深扎入橋底,牢牢護住了石橋,因而石橋歷久不塌。“橋馱樹、樹馱橋”,聞名千里。
“三環橋曾經被坦克部隊拉練時從上面經過都安然無恙。那個年代,建築物是沒有鋼筋水泥的。楓楊樹就這樣紮根石橋的縫隙中,頑強不屈服於環境的氣韻,葳蕤地生長了三百餘年,成為歷史留給後人的重要文化遺產。
村容村貌
綜述
三環村小區於2008年投入建設,截止2016年共完成2期的建設,現超過150戶居民居住在三環小區。
![三環村](/img/0/01e/wZwpmLzcjMzAzM2IDMx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A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冬天的三環村
三環村雨熱同期,冬季濕潤寒冷,最低溫度一般為-5℃以下,夏季高溫多雨,最高氣溫超過35℃。
![合併圖冊](/img/8/f60/wZwpmLzcDM1MDM2cDMx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A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