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鄉三愛村,位於古達鄉東部,距鄉政府駐地10公里,森林覆蓋率60%。全村國土面積3.5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組,416戶,1676人,其中有勞動力980人,外出打工460人,赫納從村穿過,村境內交通便利。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維修通組路7公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和信息建設工程,實現全村戶戶通電,組組通電話。共實施灌溉溝渠防滲處理11500米,維修灌溉溝渠1500米,組織民眾實施防滲清淤16000多米。
按照“樓房景觀化、設施現代化、生產無害化、庭院生態化、布局規範化”的要求,依託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和農村危房改建工程,不斷加強村莊整治力度。目前,已完成嚴格按“黔西北民居”風格亮化房屋33幢,建沼氣池22口,改廁10個,改圈10個。完成三愛村寨門建設,徹底改造完成三愛組14戶茅草房,全面提升了三愛村的村容村貌大力發展綠色環保工業。
貧困狀況及貧困原因
全村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土地面積3.5平方公里,有耕地867畝,退耕還林地1336畝,經果林10畝,荒山荒地900畝,林地1000畝,森林覆蓋率達60%。到2009年底,三愛村全村人均純收入為1260元,人均占有糧食140公斤。經濟結構單一:三愛村經濟結構還停留在以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產品單一,季節性強。
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條件勞動力豐富,有比較寬闊的林地草坡,有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宜種、養殖業;
不利因素1、房屋建築得以改觀,但缺乏地方特色,大部分農戶沒有庭院硬化綠化,環境景觀較差。
2、村域綠化景觀主要以自然林地景觀和作物季節景觀展現特色,需打造鄉間文化風貌,展現當地自然特色。
3.生產機耕道路建設滯後,給大規模發展農業生產帶來不便;
4.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農產品商品轉換率低,小農經濟意識是阻礙生態文明建園建設最大的問題;
5.部分民眾對生態文明建園建設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認識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
6.部分農戶思想意識沒有轉變,房屋改建了,但周邊環境衛生“髒亂差”現象依然嚴重;
7.部分農戶仍以柴作為燃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森林植被,因此,需制定和完善村內相關規章制度,強化自我約束和保護意識;進一步加強新能源的推廣和使用,積極保護森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