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垛鎮(江蘇消防科技產業園),201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鎮、2016年被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976位 ,是全國重點鎮、全國千強鎮 、國家級生態鄉鎮、江蘇省重點鎮、江蘇省綜合規劃示範鎮、江蘇省衛生鎮、揚州市重點鎮、揚州市環境優美鎮。 三垛鎮地處高郵市東部,高郵城市副中心 ,也是東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由原二溝鄉、三垛鎮、司徒鎮、武寧鄉合併而成,面積188.6平方公里,人口8.24萬人,其中集鎮常住人口2萬人,轄21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 三垛有史可考1800餘年,因南朝梁簡文帝之子武寧郡王之割封地而馳名,也因北宋婉約派詞宗秦觀(字少游)之故里而出名,又因南宋民族英雄 岳飛在此抗金“三戰三捷”而得名。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1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4.7億元 三垛交通發達。東達興化、西靠高郵、南連江都、北依寶應,區位優勢明顯,省道高興東公路、安大公路,國家南水北調三陽河、省級河道北澄子河縱橫交匯於鎮區,呈“井”字形布局,西距連淮揚鎮鐵路、京滬高速公路18公里,南至揚州泰州機場25公里、長江口岸50公里。 三垛先後招引特重大項目有:總投資10億元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總投資10億元深能風力發電

基本信息

新興鎮區

三垛鎮重點中心鎮建設與江蘇消防科技產業園的園區建設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努力將三垛鎮、省級園區建成基礎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新興鎮區。

綜合實力

三垛先後招引特重大項目有:總投資10億元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總投資10億元深能風力發電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1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4.7億元。實現工業開票銷售18.8億元、工業入庫稅收7000萬元、規上工業產值45.7億元、設備抵扣稅865萬元,分別增長12.8%、14.5%、23.3%、5.1%。

旅遊

護國龍王寺、光福寺、三垛鎮少游文化中心、少游村的秦觀宗祠、鎮區的二街古建築、岳飛抗金紀念碑等一批歷史文化景點已融入到高郵旅遊圈。

城鎮化建設

2014年主鎮區人口增加到3.5萬人,建成區面積拓展到8平方公里。連續四年實施城鎮化建設“十大工程”,累計投入2.5億元。

簡介

高郵市委、高郵市人民政府召開 高郵市行政區劃調整動員大會 將原三垛和司徒合併設立新的三垛鎮

撤銷司徒鎮、三垛鎮,將原司徒鎮、三垛鎮行政區域合併設立新的三垛鎮。鎮人民政府駐原三垛鎮少游路西側(光明社區境內)。

鄉鎮榮譽

國家榮譽

•全國重點鎮

•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全國千強鎮)第976位

•國家生態鎮

•中華詩詞之鄉(從中華詩詞學會傳來訊息,高郵市及界首鎮、臨澤鎮、三垛鎮和菱塘回族鄉獲得中華詩詞之鄉稱號,為我市再添嶄新的文化名片。高郵市在中華詩詞之鄉創建過程中創新工作模式,以全市創建帶動鄉鎮創建全面展開,此次“一市四鄉鎮”創成中華詩詞之鄉,成為全國範圍內的一個特色做法)

江蘇省榮譽

•江蘇省重點鎮

•江蘇省綜合規劃示範鎮

•江蘇省衛生鎮

市級榮譽

•高郵市城市副中心

•揚州市重點中心鎮

•揚州市環境優美鎮

•2015年9月10日第五屆高郵市運動會鄉鎮部拔河比賽在市體育館拉開帷幕,全市部分鄉鎮代表隊參加比賽。三垛鎮男子代表隊選手榮獲季軍,女子代表隊選手榮獲亞軍。

活動

2017年1月9日揚州市暨高郵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在高郵市三垛鎮舉行。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龍,高郵市委書記勾鳳誠,高郵市人民政府市長潘學元,高郵市委副書記張新鋼,高郵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部長潘建奇等參加活動。

農村環境

我鎮立足“星級康居鄉村”創建,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鎮322個自然村莊、561公里河道、210公里公路全部實現“五位一體”長效管護,先後創成環境整潔村莊298個、“一星級康居村莊”12個、“二星級康居村莊”10個、“三星級康居村莊”2個。

著名人物

文學界:秦少游

軍政界:姜恩柱、任文清

名人介紹

秦觀,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著名《鵲橋仙》。

官員

姜恩柱,我國著名外交官,是外交部原副部長、第十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原主任、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原主任

任文清,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一級軍士長

原三垛鎮

地名由來

三垛,據《金佗續編》卷30、《高郵軍紹興三巨公祠記》、《讀史方輿紀要》卷23等介紹,原名為“三墩”,蓋因此地原有三座大土墩。此說始建於王存等編著的《元豐九域志》,該書成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岳飛在此抗金時,仍舊稱“三墩”。後因避宋光宗趙惇名諱,改稱“三垛”,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行政區劃

三垛鎮,位於高郵城東,距離高郵城25公里,與界首、臨澤同為高郵三大古集鎮,位於著名的“里下河平原“核心地帶。現在的三垛鎮由原二溝鄉、武寧鄉、三垛鎮“三鄉一鎮”合併而成。下轄東樓、盪樓等26個行政村,前進、光明等5個社區委員會,198個村民小組。面積113.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人,其中集鎮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近2萬。

地理位置

三垛鎮,是高郵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2006年該鎮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鎮。該鎮東達興化、西靠高郵、南連江都、北依寶應,區位優勢明顯,省道“高興東”公路、“安大”公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引水幹道——三陽河,京杭大運河支流——北澄子河,兩路兩河相互呈“井”字型交匯於鎮區。揚州泰州機場距離該鎮僅有十多公里,驅車僅耗時20分鐘。

社會經濟

農業狀況

三垛農業資源富有豐饒。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豐富的水源,造就出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初步形成了以特種水產養殖、良種禽畜繁育、商品糧三大國資項目為主的特色產業。該鎮”少游牌“羅氏沼蝦、”黑鏇風牌”黑大豆、”銀珠牌“稻米等一批綠色農產品走出國門,遠銷歐美,聲名遠揚。

工業狀況

三垛鎮2011年全部工業產值實現7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5億元,銷售20.2億元,利潤53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32%、30%和14%;規模以上企業數達21家;完成工業投入10.5億元,同比增長31%,經濟建設欣欣向榮。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經濟融入大生產、大流通、大循環、大市場之中,農業調整成效顯著,工業經濟蓬勃發展,私營經濟異軍突起,建築大軍勇闖全國,集鎮面貌日新月異,商貿活動輻射周邊,投資環境日益改善,為三垛贏來了“歷史名鎮、工業大鎮、農業大鎮、建築強鎮、文明新鎮”的美譽。

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文化教育

高郵市三垛中學坐落在人傑地靈、交通便利的江蘇省重點中心鎮三垛。學校創建於1956年,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昔日的完中,今日的騰飛;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蘇省三星高中”、“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理科實驗合格學校”、“揚州市文明單位”、“揚州市收費規範學校”、“揚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高郵市教育工作目標管理先進高中”、“揚州市體育傳統項目(田徑)學校”、“揚州市藝術特色學校”、高郵市四輪綜合督導均為“優秀學校”、學校團委被評為“揚州市‘五四’紅旗團委”等。三垛生源每年考上省重點中學揚州中學和高郵中學的數目並不少,這也是使得三垛每年重點大學新生的入學率維持一個相對不錯的水平,這也延續了三垛作為蘇中重鎮的優良教育傳統。

三垛國小,有悠久的歷史,進入21世紀後,原來的將近百年的校舍被逐漸廢棄,搬入了原三垛中學的校址,並新建了一部分校舍,更新了教學設備,包括信息科學技術的教學設備。儘管近年來存在市級國小對當地較富裕階層的兒童生源的競爭,三垛國小仍然保持了生機勃勃的辦學風氣,這與校領導班子認真負責,嚴謹治校的措施是分不開的。

文化景點

光福寺 光福寺

光福寺,始建於唐貞觀23年(公元649年)。南宋淳熙年間(1237—1240)僧人海雲重建改稱光福寺。據傳此寺與山東的光福寺同時開工,同時建成。清光緒十四年(1888)僧人持志又建。寺內有聞名全國的懸空泥木浮雕觀音海島,所造神物,形象逼真,姿態各異,工藝精湛,並為高郵八大名寺之一。光福寺現在原址上重建大雄寶殿已開工興建,建成後的光福寺融宗教文化、古文化、水文化為一體。

秦觀故居,位於三垛鎮少游村,清末明初的老式四合院,為秦觀後人在舊址上重建而成,當地人稱“秦家大院”,在秦觀故居南面有一條河,叫“秦家垛河”。據秦氏後人介紹,當時秦觀出門拜會朋友必然坐船,“時復扁舟循邗溝而南,以適廣陵”。蘇轍在《簡秦觀》中寫道:“茫茫細雨濕邗溝,蒼地無眠盡擁裘。知有故人家在此,忙展詩書洗窮愁。”

秦觀故里 秦觀故里

岳飛像

岳飛像 岳飛像

在揚州當地民間流傳著不少岳飛抗金的傳說。據史書記載,建炎四年(1130年)春,從黃天盪逃出的金兀朮攻陷揚州,為占有運河通道有攻擊承州(今高郵),完顏昌也率軍從山東南下楚州(今淮安)接應。在此危急關頭,宋高宗趙構立刻命令岳飛率兵保衛承州,援救楚州。岳飛接到詔令後,輕騎先入泰州,接著率兵移屯三墩(今三垛),一個月內和金兵三次交鋒,三戰三捷,在此之後岳飛又率兵在南通、泰州、揚州等沿江一線接連打敗金兵,粉碎了金兵再度南下的陰謀,從而確保宋政權能在南方立足,由於這一系列的戰鬥起始於承州,所以史稱”承州之戰“或”三墩伏擊戰”。

1991年,當地人為紀念岳飛,在該鎮東首塑立了一座岳飛塑像。該雕像面北被南,銀盔銀甲,手按寶劍,威風凜凜地挺立著。

文學作品中的三垛

《三垛》——王敬之

至今遺父老,猶說岳家軍。故壘迷前代,中原記舊勛。去帆張片片,寒葉下紛紛。何處尋猿鶴,晴煙似陣雲。

王敬之,字仲恪,號寬甫,江蘇高郵人。清代著名學者王引之弟,清嘉慶增貢生,著有《枕善居詩詞》、《小言集》等。

《三垛鎮》——高谷

嘉木陰森結草堂,亂雲連屋水連莊。

人家說盡秋成好,七月西風早稻香。

汀草薰濃野樹疏,水禽時傍釣船呼。

誰言此地無佳趣,高掛香簾待客沽。

高谷,明朝首輔,字世用,江蘇興化人。生於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後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後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高回鄉後,仍住的是簡樸房屋,死於1460年,享年70歲。歷官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由中書舍人升至內閣大學士,故被尊為“五朝元老”。《明史》有傳。

《八千歲》——汪曾祺

……一囤晚稻香粳——這種米是專門煮粥用的。煮出粥來,米長半寸,顏色淺碧如碧蘿春,香味濃厚,是東鄉三垛特產,產量低,價極昂。這兩種米平常是沒有人買的,只是既是米店,不能不備。另外一邊是櫃檯,裡面有一張帳桌,幾把椅子……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京派小說的傳人,代表作有《大淖記事》、《受戒》等。

地方特產

方酥

方酥 方酥

方酥是三垛特產,傳統美食。方酥外形呈正方形,平底,上面隆起,密敷芝麻,口感酥脆香甜,風味獨特。方酥不含水、不滲油、不變形、不散碎,耐存放。舊時是若干只方酥裝入一個半球狀的大眼篾撇(蘆柴製作),上面再罩一個篾撇,相互吻合成一個球體,倘若外出,與衣物放在一起亦無大礙。其攜帶、食用或作為禮品遺贈,給人的感覺就一個字:爽。

方酥與酥透飣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可謂歷史悠久。相傳南宋建炎四年(1130),岳飛奉詔馳援楚州,屯兵三垛,與據守高郵的金兵對壘。當時的情勢誠如岳飛所云:“所有士馬瘡痍尚新,嬴弊方甚,芻菱糗糧,一一窘乏……”百姓聞訊後,簞食壺漿,傾囊相助。酥透飣是三垛一帶流行的家常食品,它以麥面加“老肥”發酵後烙制而成(亦可用餿粥代替“老肥”發酵),攜帶、食用都很方便,遂成為勞軍支軍的首選,百姓日夜趕製。岳飛令士卒將一些酥透飣置於轅門內的土墩上(三垛時稱三墩,境內有三個土墩)。金兵的探馬遠處一看,墩上黃燦燦一片,猶如無數金蟾蟄伏,鳥雀盤鏇啄食,以為岳家軍糧草豐足,嚇得金兵不敢貿然出擊。從此,酥透飣有了一個俗稱:蛤蟆酥,土墩也被稱作蛤蟆墩了。

蛤蟆酥

蛤蟆酥正式以方酥的名義面世,始於1923年姜慶宏先生。姜慶宏15歲外出學藝,在外面闖蕩了一圈,24歲歸來,決定從地方特色著手,對蛤蟆酥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開始作坊式生產。首先是選擇主料,對麵粉、生油、白糖、芝麻等,從品牌、質量諸方面嚴格把關。比如麵粉,限用泰縣錄三羊牌;芝麻要去雜、揚淨、淘清、曬乾,再擦皮去衣,料料飽滿亮麗。其次是增加輔料,如陳皮、金桔餅、桂花、果料等。第三是嚴格操作。各種原輔材料按配比和次序加入後,從繾肥、捶疊、敷芝麻、貼爐、控火直至出爐,道道工序一絲不苟。比如捶疊,內餡包入皮面後,要用擀杖穿心滾捶,反覆舒捲摺疊,疊成32層;敷芝麻也十分考究,敷後好要用手來回摩挲輕抹,做到密實而不脫落;控火則是秘技,方酥在爐內12小時,既要焙乾水分,又不能焙焦,必須是黃燦燦而有光澤。

方酥可充飢、可佐茶、可作休閒食品,有乾吃和沖泡兩種吃法。年輕人,牙口好,整塊啃咬,咯崩脆響,恰如汪曾祺所云:“嚼之聲動十里人。”一般乾吃是用掌心將方酥輕輕摁碎,信手拈碎片入口,細喟慢品。盡顯斯文風雅。當然乾吃得就一杯清茶,或花間邀月,神遊太虛;或三五知己,海闊天空,那絕對是一種享受、一種愜意、一種境界、一種品位。食用齒頰留香,三日不忘,肥厚生猛之物不可同日而語。沖泡則將方酥置於碗內,徐徐倒入開水,只聽“ 口茲 口茲 ”有聲,清香四溢,熱氣氤氳中,但見整塊方酥借水而發,層層疊疊,盡情舒展膨脹,那種恣意,那種張狂,似要撐破大碗,待要舉箸,眼前已是一幅“翠影落群岫”的立體山水畫了。若以雞湯或肘子湯沖泡,絕對是上佳的滋補品,有口福者保管大快朵頤。

方酥源於尋常百姓的酥透飣,可謂出身卑微。它沒有顯赫的身世,更沒有“御用”的光環和“貢品”的虎皮,甚至沒有標識、沒有包裝、沒有一句廣告詞。但是它棄圓取方,似有君子之道;它佐茶尤佳,亦與君子之交淡如水結緣;它素麵朝天,坦坦蕩蕩,在喧囂的塵世中固守一份內心的寧靜和平淡,更是君子品格。台灣有位作家說:“知音不如知味。”紅塵滾滾,物慾橫流,知音難覓,但知味者終究還是有的。因此,在追逐時尚和新潮的今天,三垛方酥這個傳統食品大概還會占一席之地。

地方風俗

尚犼

三垛民間有尚犼的習俗,每年陰曆五月十八的“都天廟會”都有迎犼的民俗表演。都天廟會實際是祭祀張巡的宗教活動。唐安祿山叛亂,張巡起兵討賊,困守河南商丘,後糧斷城破,36人同時殉難。三垛人感義,立廟祭祀,謂都天廟。廟會三聲炮響,都天菩薩出宮巡遊,三班六房衙役執事前呼後擁,鑼聲震天,旌旗蔽日。但這種習俗在解放後卻逐漸地消失了,三垛最後一次“迎犼”是在解放初期。

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三垛鎮[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

犼,是三垛先民信奉的一種圖騰。犼乃北方獸名,似犬,食人。俗稱“望天犼”、“朝天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述異記》中記載:“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斗,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斗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余,蓋即犼也。”

原司徒鎮

第三產業發展

司徒鎮三產發展迅速,尤其是華東建材市場,是鎮江境內最大的專業建材市場。占地面積120餘畝,經營戶達200餘戶,主營陶瓷類衛生潔具、各種牆地磚、大理石、水暖五金、油漆、燈具等建築裝潢材料。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交通優勢和規範的市場管理,年交易額達5億多元,是丹陽市最大的專業市場之一。近年來投資180餘萬元新增門面房1000平方米,場地2400平方米,同時在建材市場北端投資600餘萬元新建成占地達3公頃的華東木材市場。由於市場帶動,周邊閒置資產得到了充分開發利用,一批餐飲、運輸、娛樂休閒行業在市場周邊迅速興起。

氣候

司徒鎮地勢平坦,河渠成網,土地肥沃、具有美麗的田野風光和顯著的水鄉特色。處於北緯 33 度,江淮平原南端,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年平均氣候15℃;年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7%,無霜期217天。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無霜期長等特點。

地質

境內土地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2-2.3米之間。土質主要為粘土,土層較厚,地壓力8噸/平方米,工程地質條件較好,一般建築無需打樁。

水文

正常設計水位1.4米,最低設計水位重米,最高洪水位3.6米,防洪標準採用百年一遇水位4米。

資源環境

高郵市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藍天碧水的環境、優美秀麗的風景。全鎮境內水網交借,資源蘊藏豐富,水產養殖面積達2.5萬畝,耕地面積達6.5萬畝。

交通

公路:京滬高速公路與寧靖鹽高速公路和市內外的公路網使交通順暢便捷,密度每平方公里達0.8公里,年公路貨物運輸量超過5000萬噸。驅車至北京960公里、上海300公里、南京200公里、鎮江100公里、揚州80公里,分別只需8小時、2.5小時、2小時、1.5小時、1小時。

機場、鐵路:距南京祿口機場約需2小時,距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約需2.5小時。距離寧啟鐵路揚州火車站約需1小時。

水路:

高郵港口碼頭為揚州港分港區,有500-2000噸級泊位22個,年吞吐量為1000萬噸

大運河貫穿南北,高郵湖連線蘇皖,北澄子河和東平河橫貫東西,第一溝、第二溝和大啟河縱貫南北,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