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隋朝王昚詩作]

牛郎織女這個美麗的神話,自《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一詩之後,屢屢見諸歌詠。這些遐想低吟,和我們祖先的原始構思一樣,大都是以人世間的眼光去看待碧空的星象,借星象的故事,展開想像的翅膀,或隱或顯的表現人們對愛情生活的感受和體驗。王眘的這首《七夕》也不例外。

作品全文

天河橫欲曉,鳳駕儼應飛。

落月移妝鏡,浮雲動別衣。

歡逐今宵盡,愁隨還路歸。

猶將宿昔淚,更上去年機。

作品賞析

“天河橫欲曉,鳳駕儼應飛。”這兩句是說,銀漢橫斜,天色將曉,是織女整備車駕,飛渡天河,復歸自己居處的時候了。

開篇即從分別時分將至落筆,此前的過程,概付闕如。不過,由於牛女雙星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因而,雖然起始突兀,倒也不至於給讀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

“落月移妝鏡,浮雲動別衣。”這兩句是說,月兒西沉,猶如織女梳妝已罷,移開明鏡;浮雲舒捲,猶如微風吹動告別路上織女的依據。

這兩句進一步寫到分別,出語自然而有致,藉助貼切的聯想,不僅把織女的形象寫得宛然可見,又寓時間的推移在描寫之中,語言更見簡約精練。

下半部分,預想別後情景。

“歡逐今宵盡,愁隨還路歸。”這兩句是說,難得的相聚之歡隨今夜而盡,一路上將與愁作伴而歸。

“猶將宿昔淚,更上去年機。”這兩句是說,還要帶著往日長流的眼淚,再上織機,去“札扎弄機杼”。

全詩按照時間順序,次第寫來,由愁而淚,寫足了織女的傷離意緒後,詩也就結束了。

這首詩不追求鋪排和漂亮的辭藻,也不追求使典用事,語言流麗清新,對仗精工自然,音律婉轉和諧,這些都表明了“永明體”對它有著深刻的影響,全詩除“歡逐”句失粘外,其餘與唐人五律毫無不合,這又顯示了它是五言近體形成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鏈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